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选择题
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B.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C.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D.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2.[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1927年9月11日开始,宁汉双方代表在上海会谈,商讨合并等事宜,会议决定起草统一宣言,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合并,史称“宁汉合流”。20日,“新政府”在南京宣誓就职,“合流”后的政府依旧称“南京国民政府”,这意味着( )
A.北伐战争已获得成功
B.国共关系的正式破裂
C.国民政府身份合法化
D.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联考]1935年秋,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宋子文调集大量资金注入当时著名的侨资银行——广东银行。虽然他只认购了20万股,非最大股东,但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经过改组,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担任该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这段史实反映了( )
A.官僚资本的扩张 B.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C.国民政府的腐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4.[2023·江西吉安高一期末]1927年4月,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如下:
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兵士能否永久参加革命,亦即在土地问题解决。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必勇敢作战。
毛泽东此论( )
A.提出了发动农民保护革命的思想
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5.[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6.[2023·江苏徐州高一联考]1981年,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长征路”后,感慨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表明,他认识到( )
A.长征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
B.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新的“长征”
C.长征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D.长征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宝贵财富
7.1931年,毛泽东曾言:“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基于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大力发展工商业、农业、集体和个体经济,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这说明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
A.依靠经济实力主导战争胜负
B.努力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
D.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造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了武装起义。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9.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规程》,决议将教会学校列入私立学校,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立案。这意味着教会学校( )
A.自此完全交给中国人管理
B.认同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C.将逐步纳入政府监管体系
D.实现了宗教和教育的分离
10.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11.“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2.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红军长征的胜利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秦皇岛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工农武装割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选择题
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B.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C.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D.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后攻克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故选B项。
2.[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1927年9月11日开始,宁汉双方代表在上海会谈,商讨合并等事宜,会议决定起草统一宣言,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合并,史称“宁汉合流”。20日,“新政府”在南京宣誓就职,“合流”后的政府依旧称“南京国民政府”,这意味着( )
A.北伐战争已获得成功
B.国共关系的正式破裂
C.国民政府身份合法化
D.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和汪精卫派代表通过会谈,宣布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宁汉合流”的出现意味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北伐战争的成功,排除A项;国共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B项;早在大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已是合法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联考]1935年秋,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宋子文调集大量资金注入当时著名的侨资银行——广东银行。虽然他只认购了20万股,非最大股东,但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经过改组,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担任该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这段史实反映了( )
A.官僚资本的扩张 B.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C.国民政府的腐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解析:根据材料,官僚资本家宋子文入股民营的广东银行,并取得其控制权,这是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的典型案例,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广东银行改组前就已是采取股份制的近代银行,排除B项;担任国民政府高官的宋子文利用不当手段控制广东银行,直接体现了官僚资本的扩张,也间接体现了国民政府的腐败,但相比之下A项比C项更符合题意,排除C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主要体现在屈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江西吉安高一期末]1927年4月,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如下:
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兵士能否永久参加革命,亦即在土地问题解决。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必勇敢作战。
毛泽东此论( )
A.提出了发动农民保护革命的思想
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解析:材料表明毛泽东此论已经把农民问题同整个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主张保护革命必须发动农民运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A项正确;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注意“1927年4月”,当时国民党正在限制工农运动,革命统一战线趋向破裂,排除B、C项;“1927年4月”农村革命根据地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古田会议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等信息,说明古田会议强调无产阶级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这一规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D项正确;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排除A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江苏徐州高一联考]1981年,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长征路”后,感慨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表明,他认识到( )
A.长征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
B.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新的“长征”
C.长征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D.长征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宝贵财富
解析:根据材料“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可知,长征不仅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长征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7.1931年,毛泽东曾言:“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基于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大力发展工商业、农业、集体和个体经济,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这说明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
A.依靠经济实力主导战争胜负
B.努力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
D.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造
解析:根据题干毛泽东强调战争包括经济的竞赛,大力发展经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说明了国民党对农村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独立的经济体系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项正确;题干中“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不能体现经济是主导战争胜负的因素和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排除A、C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并非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了武装起义。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解析:依据材料“1927年8月1日”,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C项正确;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后的事件,排除A项;南昌起义并没有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排除B项;此时仍是走“中心城市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9.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规程》,决议将教会学校列入私立学校,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立案。这意味着教会学校( )
A.自此完全交给中国人管理
B.认同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C.将逐步纳入政府监管体系
D.实现了宗教和教育的分离
解析:根据“决议将教会学校列入私立学校,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立案”可得出教会学校要向政府备案,说明政府加强了对教会学校的监管,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纳入监管并不意味着认同政府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实现了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
10.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故选C项。
11.“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解析】材料中的歌词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故选B项。
12.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红军长征的胜利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指的是1927—1937年,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故C项正确;1927—1937年是国共对峙时期,排除A项;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下建立的政权形式,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排除B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一个成功例子,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秦皇岛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工农武装割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论述: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客观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到1930年夏,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毛泽东采取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在政治上进行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根据地还进行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总之,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壮大了自身力量,推动了革命进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