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导学案
(原卷+答案)
知识点1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
1.背景
(1)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
(2)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他的同乡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
2.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洪秀全称天王。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________,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4)天京变乱:________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5)后期防御:________、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________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枪队进攻下,________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性文件
文件 内容 评价
《天朝田 亩制度》 (1853年) 提出了“________,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资政新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件都未能实施
《资政新篇》 (1859年) 提出了新的____________,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开始了国家建设的新探索
4.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________,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知识点2 洋务运动——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
概况 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人民反抗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________
目的 “自强”“求富”
代表 ________、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 军事 创办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民用 开办__________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海防 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教育 开办培养________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评价 进步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________的尝试
局限 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________,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知识点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惊醒东方睡狮
1.西北—收复边疆
内乱外侵 1864年,________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________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收复新疆 1875年,________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有效治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西南—中法战争
背景 ________在1883年8月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经过 ①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________,当地军民在刘铭传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 ②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________,法军败退
结果 签订了中法《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3.东南—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②日本通过________壮大了国力; ③1894年,________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经过 ①丰岛海战:日本舰队在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②黄海海战: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队。但也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________”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 ③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结果 清军战败,签订《________》:割地、赔款、开市、通商、设厂
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的破产; ③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________
知识点4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列强勾结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________”
瓜分中国 划分势力范围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强租租借地 俄国强租旅大,英国租________,德国租________,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争夺路矿权 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大肆向清朝贷款 列强以高额利息向清政府________
1.【概念阐释】 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2.【学习情境】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思考:材料认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关系?
试答:
3.【图解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4.【学术情境】 “天国”梦碎的原因
李大钊曾指出: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思考:材料中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试答:
5.教材P104“学思之窗”
阅读上述史料,你能理解洋务新政的目的吗?
试答:
6.【学术情境】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思考:俾斯麦实际上指出了洋务运动的什么局限性?
试答:
7.【名师点拨】 中法战争“中国胜而不胜”
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8.【图解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9.【学术情境】 黄遵宪评述的马关条约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思考: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对材料信息进行解释。
试答:
10.【图解历史】 三国干涉还辽的内在斗争
探究主题一 求索求变——早期国家出路的探索
[史料实证]——洋务运动
史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于是在奕?、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倡导和主持下,洋务运动因此兴起。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史料二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导读] (1)史料一从要学西方技术,总理衙门的设立,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阐述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及特点。
(2)史料二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影响。
[探究]
(1)依据史料一指出洋务运动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历史解释]——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思想上: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科技人才,开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启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唯物史观]——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因阶级矛盾激化而起
起义形式 吸收天主教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创立拜上帝会
革命任务 反封建专制和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指导文件 《资政新篇》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以往农民运动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探究主题二 阵痛国殇——19世纪晚期列强侵略的加剧
[史料实证]——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史料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摘编自袁村平《觉醒的国殇:甲午战争120年祭》
[导读] 史料主要从清政府和日本的现状阐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概括晚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释]——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分水岭
角度 表现
列强侵华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社会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经济结构变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关系变动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唯物史观]——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大大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倒向半殖民地化境地。
(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下表为洋务运动期间推行的重要举措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 )
时间 事件
同治元年(1862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京师同文馆
同治四年(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 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发展近代工业以自强
D.洋务运动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尝试解答] ________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2.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立福州船政局
3.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4.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地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
A.主张与中国平等往来
B.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
导学案
2.提示:材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外在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4.提示: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5.提示: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镇压人民革命斗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
6.提示: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9.提示:“敲骨吸髓”指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输此巨款”指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知识点1
1.(2)拜上帝会
2.(1)太平天国 (2)南京 (3)北伐 (4)1856 (5)洪仁玕 安庆 (6)天京
3.有田同耕 社会经济政策
5.权力下移
知识点2
船坚炮利 奕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 翻译 现代化 封建统治
知识点3
1.英国 俄国 左宗棠
2.法国 台湾 镇南关大捷 越南条约
3.明治维新 朝鲜 避战保船 马关条约 洋务运动 反割台斗争
知识点4
赎辽费 威海卫 胶州湾 借款
导研案
探究主题一
[史料实证] 提示:(1)特点:注重西方先进科技的引进;由地方重臣主导;具有阶段性;持续时间长。
原因:内忧外患;维护封建制度需要;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地方势力的增强。
(2)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
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局限性: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探究主题二
[史料实证] 提示:落后的封建制度(未变革政治制度);政治腐败;军备松弛;缺乏战略预见,准备不足;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提高,准备充分。
导练案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C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使广东失业劳动力转入广西;《南京条约》签订后,抗英乡勇团解散后进入广西;英国海军控制广东海域使广东海盗转入广西;这些人加入拜上帝会,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故选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广西自然灾害严重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之一,但材料不涉及,排除C项;土地兼并加剧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A
2.解析:据材料“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为了自强,开办了一批官办军事工业,为了求富,开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故选B项。
答案:B
3.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列强在撕扯印有“China”单词的地图,体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对中国的瓜分狂潮,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体现在商品倾销,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主要体现在通商口岸逐渐向内陆延伸,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说明列强改变了侵华策略,从瓜分中国到以华治华,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列强若瓜分了中国,就会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形成贸易保护主义,这明显于“世界工厂”英国不利,故而其提出了“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地贸易”,从本质上讲这是维护其在华利益的体现,故选择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