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07 09: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掌握长调、短调音乐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能够对蒙古民歌有初步认识
3、情感与价值目标:感受蒙古民歌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被动的学习披上一层主动的接受色彩,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和手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调、短调的基本特征。聆听《辽阔的草原》和《牧歌》《森吉德玛》《嘎达梅林》
教学难点:主动探究民族歌曲与生活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独特的民族风
1、兴趣导入:教师活动:播放马头琴演奏家贺西格的《摇篮曲》和草原风光图片引入,并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1: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题2:你知道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音乐风格?
学生活动:聆听并思考。
设计意图:引出蒙古族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独特的民族风
2、介绍蒙古族
A、你们知道蒙古族的民风民俗吗?
B、蒙古是什么意思?
C、这个民族的食俗、服饰有什么特点?
D、他们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展现一下蒙古族的习俗。
设计意图:了解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活动3【讲授】独特的民族风
3、播放《辽阔的草原》、《牧歌》介绍歌唱家宝音格力尔。
总结:长调特点: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直接审美经验对蒙古长调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概括总结歌曲音乐特点:节奏自由舒缓、漫长;旋律延绵起伏。
活动4【讲授】独特的民族风
4、播放《森吉德玛》《嘎达梅林》
总结:短调特点: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设计意图:了解短调特点并能与长调区分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介绍长调伴奏乐器(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活动5【活动】独特的民族风
教师活动:播放《呼麦》视频,提出问题。
问题:它有几个声部,是怎样发声出来的?
学生活动:聆听并思考。
教师活动:介绍呼麦。呼麦是一种特殊的演唱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技巧,可以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而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在今年08年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原生态演唱比赛中就有“呼麦”的演唱,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喜爱。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目录。
教师活动: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继续探讨民族音乐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