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科学课,本班共有学生四十六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导入:
巨大的铁块放入水中会怎样?(沉);如果把这块铁造成船放入水中会怎样?(浮)这是为什么?本 节课将通过探索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实验活动了解其中原因。二、引出概念,理解概念,学会排开的水量计算。
1、活动观察:未放入橡皮泥前量杯水面刻度为多少?放入橡皮泥团后水面刻度发生什么变化?(上升) 其水面刻度是多少?2、师相机引导出----排开的水量。板书教师进一步借助课件引领学生领会概念含义。
-----像刚才这样,进入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叫做物体排开的水量。
物体排开的水量计算方法。
3、衔接:是否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讨。
三、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器材汇报:量杯、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团N个,水,实验记录单等。特别强调----橡皮泥重量一样(生汇报:每一个橡皮泥团是由同一盒中两条弄成的)--量杯中刻度标签:每一小格刻度表示十毫升)。2、实验活动(一)将同一块实心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放入水中观察记录:橡皮泥沉浮状况和它排开水量的大小。(强调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实验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在刚才实验中同一块实心橡皮泥虽然改变了形状,但它们排开的水量未变,并且都是沉。
4、衔接:接下来大家想办法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老师做的形状仅供参考)着重观察记录能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5、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活动(二)6、汇报实验数据
四、数据对比,分析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回答,实验中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多少?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多少?沉的形状的橡皮泥和浮的形状的橡皮泥谁排开的水量大?2、实验中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多少和他们的沉浮有关吗?具体是什么关系?3、再次分析数据,解开橡皮泥浮起原因。
大家刚才汇报数据中同重量的橡皮泥,沉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为N毫升,浮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为H毫升,两者相比浮时比沉时增大了,所以橡皮泥浮起来了。
4、追问:根据上述原理相同重量的同种物体,改变它们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他们的沉浮状况会发生变化吗?相比较具体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
小-----物体容易沉
排开的水量
大-----物体容易浮
五、拓展延伸
同样重的两块巨大钢块,一块实心,另一块造成轮船为何前者沉后者浮?因为后者排开的水量比前者排开水量大大增加了,所以轮船浮而铁块沉。这就是轮船为何浮在水面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小--------------沉
排开的水量
大---------------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