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配套教学设计(76)

文档属性

名称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配套教学设计(7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7 13:18: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使学生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3、让学生明白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证据的重要性。
2重点难点
1、理解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1、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导出课题。
活动2【讲授】教学新知
一、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
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
2、学生分组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
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改变形状重量、体积改变了吗?
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浮
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教师选出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三、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
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
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
③出示实验要求:
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把模型沉入水底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4、学生分组实验。
5、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6、综合各组的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7、得出探究结论:①发现能浮起的形状的共同特点。②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8、学生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数据小的重要性。
9、尝试解释: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