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六)
第4章《代谢与平衡》综合测试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等质量的下列各种食物营养素中,在人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
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肠液 C.胰液 D.胃液
3.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营养物质 C.运输废物 D.以上都包括
4.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调节能力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胃
5.医生常常选择患者手背上的“青筋”作为输液针刺部位,这些“青筋”是(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毛细血管 D.小淋巴管
6.琪琪是学校闻名的“小胖墩”,平时一日三餐鸡鱼肉不断,各种巧克力应有尽有。可是他却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生物老师说他营养不良,你认为琪琪缺乏的营养主要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7.蘑菇适宜生长在通风良好且含腐殖质的培养基上,由此分析,蘑菇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分别是( )
A.异养,有氧呼吸 B.自养,有氧呼吸
C.异氧,无氧呼吸 D.自养,无氧呼吸
8.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囊或肝脏 B.肾小管或胰岛
C.肾小球或胰腺 D.肾小球或垂体
9.根据①蛋白质在体内每天都更新一部分;②蛋白质在体内不能长期储存;③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70%来自于糖类;④全面营养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等知识,推断下列早餐比较合理的组合是( )21·世纪*教育网
A.牛奶、苹果、橘子、葡萄干 B.牛奶、苹果、馒头、牛肉干
C.馒头、麦片、稀饭、西瓜 D.精肉、牛奶、鸡蛋、苹果
10.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
11.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B.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C.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 D.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12.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3.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若某人常常牙龈出血,那么该人平时应多吃的食物位于( )
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14.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动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静脉 D.②处血流速度最快
16.如图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 ) 21*cnjy*com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18.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来源:21cnj*y.co*m】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O
√
×
×
P
√
√
×
Q
√
√
√
A.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B.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19.小明得了肺炎,医生将青霉素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青霉素经过的途径是( )
①肺动脉 ②肺部毛细血管 ③肺静脉 ④上腔静脉
⑤下腔静脉 ⑥右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房 ⑨左心室
④⑧⑨①② B.①②④⑥⑦ C.⑤⑥⑦①② D.④⑥⑦①②
20.张叔叔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值
备注
单位
红细胞(RBC)
2.3
4.0~5.5
↓
1012个/L
血红蛋白(Hb)
90
120~160
↓
g/L
白细胞(WBC)
37
4~10
↑
109个/L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109个/L
A.显微镜观察张叔叔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B.张叔叔皮肤受伤出血后,其伤口会流血不止
C.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张叔叔可能身体有炎症
D.如果给张叔叔输液,针应该刺入他的动脉血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如图2所示是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图,图中①和②代表酶类,③和④分别指某种营养物质。回答:2-1-c-n-j-y
(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 ;图中②所指的酶存在于 、 中。
(2)图中④所指的物质是 。
(3)图中④在小肠内由 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2.如图所示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 ,C血管中流 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结构);
(2)若曲线表示空腹状态下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 周围的毛细血管;
(3)若曲线表示饭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是 内的毛细血管。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填图中数字)。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的是 腔(填图中字母)。
(3)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4)若乙图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则甲图中与⑦相连的血管是 (填图中数字)。
(5)某人小肠中的某一葡萄糖分子经过小肠吸收进血液,经肾脏形成原尿后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到达肝脏的组织液中,整个过程至少需要经过 层细胞才能完成。
24.如图是一盒250ml的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钙是 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21教育网
(2)脂肪在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 和 ,从而被吸收。
(3)人对食物中维生素的需求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能够防治夜盲症的 ,避免坏血病的 等等。www-2-1-cnjy-com
25.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本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g/100 mL),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式图(甲、乙表示过程,①~⑤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
(1)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样本C是 。
(2)据图分析,肾单位由 组成。(填图中序号)
(3)在图8中,由于过程(甲)肾小球和 的滤过作用,使得样本 变成样本 。【出处:21教育名师】
(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5)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种做法 (选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6.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所示。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3: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表: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
菌株编号
温度/℃
2
10
25
38
42
53
60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每毫升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 ;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7.在完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实验中装淀粉液和唾液(或清水)的两支试管要保持37℃的恒温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www.21-cn-jy.com
组别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时间
加碘液后的现象
甲组
淀粉液+2ml唾液
搅拌
37℃
10min
乙组
淀粉液+2ml唾液
搅拌
80℃
10min
变蓝
丙组
淀粉液+2ml唾液
搅拌
0℃
10min
变蓝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上述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选择的变量是 。
(2)操作时,兴趣小组成员用A、B、C三支试管各取适量且等量的淀粉液,用D、E、F三支试管各取2ml唾液。将D试管中的唾液倒入A试管定为甲组,E试管中的唾液倒入B试管定为乙组,F试管中的唾液倒入C试管定为丙组。搅拌均匀后将甲组、乙组和丙组的试管分别放入37℃、80℃、0℃的恒温保箱中10分钟。他们的操作有错误,请改正错误之处: 。
(3)滴加碘液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 。
(4)分析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淀粉在人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21cnjy.com
28.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请回答:
(1)图中 (填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是由[ ] 完成的。
(3)为探究胃的作用,1773年,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他由此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后研究发现胃液中包含了胃蛋白酶、盐酸和水等成分。为进一步探究肉片消失到底与哪种物质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2·1·c·n·j·y
甲试管
乙试管
丙试管
实验材料
a
一块肉块+4mL蒸馏水
一块肉块+4mL蒸馏水
对照设置
b
3mL盐酸
3ml蒸馏水
水浴温度
37℃下保温约30分钟
①先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丙试管中a处应加 ,乙试管对应的b处应加入 。21·cn·jy·com
②观察实验现象时,观察的指标是 。
③实验结果及分析:若出现现象 ,则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肉片有消化作用。
九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六)
第4章《代谢与平衡》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D
B
B
D
A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C
B
C
C
A
D
C
二、简答题
21、(1)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 (2)葡萄糖; (3)小肠绒毛;
22、(1)肺动脉; 动脉; 左心房; (2)肝脏; (3)胰腺
23、(1)⑥; (2)D; (3) B; (4)④; (5)7;
24、(1)氨基酸;骨; 小肠; (2)甘油; 脂肪酸; (3)维生素A; 维生素C.
25、(1)尿液; (2)②③⑤; (3)肾小囊内壁;B;A; (4)肾小球;
(5)不对;每天喝适量的水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每天喝适量的水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每天喝适量的水对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21教育网
三、实验探究题
26、(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
(2)异养;
(3)25℃--42℃; 8;
27、(1)温度;
(2)直接向A、B、C三只试管滴加2ml唾液;
(3)不变蓝;
(4)唾液只有在37℃才能更好的发挥活性;
(5)胰岛素;
28、(1) ⑦⑧;
(2)⑧;小肠;
(3)①一块肉块+4mL蒸馏水; 3mL胃液;
②肉块大小的变化;
③甲试管中的肉块消失了(变小了)而乙丙中的肉块不变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