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习题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习题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4 09:37:2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认识《天朝田亩制度》的两面性;《资政新篇》颁布的目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解读: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但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但这场宏大的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势力联合镇压,陷于失败。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 的失败,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843年,洪秀全创立“ ”。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在广西桂平县 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 ”。
3.永安建制:洪秀全称“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 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 ,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 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鸦片战争
拜上帝会
洪秀全
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天王
杨秀清
北王
东王
定都天京
4.定都:1853年3月,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 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 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6.北伐和西征: 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时期。
【易错易混】 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 标志着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土地
反封建
1853
全盛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7.天京事变: 年秋,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 。
8.巩固措施:洪秀全封 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 》。
9.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0.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 和 。
1856
由盛转衰
洪仁玕
陈玉成
资政新篇
天京的陷落
规模最宏大
清朝的统治
外国侵略势力
1.如图是小华同学绘制的反映某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该事件是 ( )
A.大泽乡起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D
2.下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促使太平天国运动 ( )
A.开始兴起
B.达到顶峰
C.由盛转衰
D.最后崩塌
C
3.[教材素材题]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1861年安庆陷落。后来,李秀成率军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这表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
A.未制定正确的战争策略
B.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C.统治阶级内部贪腐严重
D.农民阶级自身固有的局限性
B
4.英国人将《南京条约》的中文本交给太平天国,目的是要太平天国承认这一不平等条约,这一举动遭到太平天国的严厉拒绝。太平军和英法两国的军队,以及由外国军官组织、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等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以上史实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具有盲目排斥西方的落后性
B.改变了近代中国落后的面貌
C.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D.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5.(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国梦始】
材料一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1)材料一中的歌谣是哪一事件发生的背景?(1分)后来从金田走出的新君是谁?(1分)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1分)新君:洪秀全。(1分)
【梦的实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文件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2分)图2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2分)
历史作用:图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2分)
特点:图2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2分)
(3)从图1到图2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6.★太平军在金田崛起并北上进军后,各地掀起抗清高潮。上海、福建、广西等地的小刀会起义,广东、广西的天地会起义和捻军起义等纷起响应。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激发广大人民的反抗意识
D
7.商务印书馆编《复兴历史教科书》(第2册)写道:“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所颁政令,颇多破除迷信,提倡人权,改正风俗之处。”该书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
A.深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体现近代中国发展要求
C.具有先进思想的指导
D.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B(共19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类别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发起国 英国 英国、法国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同点 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性质都是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1.概况:1856年10月,英军炮轰 ,挑起战争。 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 。
2.《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 、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等特权。
3.《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了 的合法化。
广州
1857
天津
天津条约
汉口
南京
自由航行
鸦片贸易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4.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 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5.《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 为商埠,割 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易错易混】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是《 》,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 》。
圆明园
天津
九龙司地方一区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6.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共割占了中国
和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 ,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 一带深入到 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程度进一步加深。
【易错易混】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不是英、法两国,而是 。
2.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
俄国
东北
西北
主权
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
半殖民地化
俄国
瑷珲条约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暂忍一时,满足现状
C.割占台湾,资本输出    D.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D
2.★1858年,美、英公使声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实现美、英外交意图的条款是( )
A.全面开放长江
B.增开通商口岸
C.公使进驻北京
D.割占香港岛
C
3.“(1858年)11月8日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其中重要规定有:鸦片弛禁,在通商口岸交纳每箱三十两的进口税。”据此可知 ( )
A.该条约为《北京条约》
B.英国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C.英国获得协定关税权
D.中国维护关税自主权
B
4.《沙俄侵华史》中写道:“沙俄就是用自己的血手,写下了侵华的罪恶史……沙俄确实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沙俄掠取的侵略权益最广。”材料中的“权益最广”是指 ( )
A.获得最多的赔款
B.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C.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
5.[探究性学习](9分)两次鸦片战争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为牢记历史,某校学生进行“19世纪中期清政府反侵略斗争之殇”的探究。
任务一 【殇·事】
(1)图1和图2反映的是哪两次“殇”事?(2分)两次“殇”事在入侵路线上有何异同点?(2分)
图1:鸦片战争;图2: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相同:都是沿着东南沿海由南向北入侵;(1分)
不同:鸦片战争没有攻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1分)
任务二  【殇·果】
(2)根据提示分别写出一例相应的史实,从而揭示“殇”事给中国带来的“殇”果。(3分)
①英国割占香港岛(俄国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分)②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1分)③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
任务三  【殇·因】
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的较量,而经济实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政治、军事力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道光帝不论在禁烟问题上还是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的坚定的方针……大刀、长矛,还有中弹则破的木帆船,如何拼得过先进的枪炮;八旗兵骄奢淫逸,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长期闭关锁国,边防驻守防御更是薄弱。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反“殇”事失败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两例即可)(2分)
经济实力落后;统治者昏庸愚昧且立场不坚定;武器落后;士兵作风败坏;边防防御薄弱等。(每点1分,共2分)
6.随着长江航运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南京、九江、汉口、牛庄、登州、天津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形成了以上海为枢纽的航运体系。这说明 ( )
A.开放新口岸阻碍了广州的近代化
B.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C.航运影响了近代城市的政治地位
D.列强侵略改变中国城市发展格局
D(共25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解读: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 ;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更导致 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
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财政
政治腐败
林则徐
中华民族
【易错易混】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 ,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直接原因)林则徐 (导火索)。
4.概况: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 。
5.抗争人物: 、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 、海龄。
6.失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再加上
,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关天培
陈化成
经济落后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
7.主要内容:开放 、 、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广州
福州
【易错易混】
1.《南京条约》赔款是2 100万 ,不是2 100万两白银。
2.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割占的是 ,而不是香港。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成为 的开端。
银元
香港岛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近代史
1.★[教材素材题]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从19世纪初的 4 000多箱,到19世纪30年代的35 445箱,鸦片输入量激增。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是 ( )
A.扭转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B.换取更多的丝绸和茶叶
C.逼迫清朝政府割让香港岛
D.用来降低中国进口关税
A
2.小历同学在学习《鸦片战争》课时内容时,围绕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状况绘制了如下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 ( )
A.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自然经济阻碍英国开辟海外市场
C.英国对茶叶生丝等商品需求增加
D.中国开展禁烟斗争抵制鸦片贸易
B
3.[五育·德育]小历同学准备为班级出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黑板报,在鸦片战争中率兵力战殉国的定海三位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可归入的栏目是 ( )
A.禁毒先驱
B.农民领袖
C.抗敌英烈
D.变法志士
C
4.《天朝的崩溃》中记载,“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调兵速度为邻省30— 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英国军舰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需60天;从印度开过来,需30— 40天;从英国本土开过来,也就是4个月。”根据材料可知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B.清朝国土广袤影响了调兵的速度
C.清朝在军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英国
D.英国在战略战术方面有明显优势
C
5.[教材素材题]下表是18世纪末以来中英两国之间的两次外交事件,中国对英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A.清政府大力发展外交事业 B.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C.中国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D.清政府重视海关税收
B
时间 历史事件
1793年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请求乾隆给予英国和大清同等的地位,加开通商口岸,制定固定公开的税则,设立英使馆及减免课税,遭到乾隆帝拒绝
1842年 清政府的谈判代表与英国人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与英国协议关税
6.观察表格,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变化反映了 ( )
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税率统计表
A.鸦片走私的冲击 B.纺织工业的发展
C.协定关税的影响 D.通商口岸的开放
C
货物 单位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担 24.19 5.56
棉纱 担 13.38 5.56
头等白洋布 匹 29.93 6.95
7.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B
8.[教材素材题]下面表格对比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由此可知鸦片战争 ( )
A.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使中外商品贸易量大幅增加
C.缓解了中英之间的矛盾
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
项目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观念 天朝上国 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
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条约”的名称。(1分)
名称:中英《南京条约》。(1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1分)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1分)
变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1分)原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和纺织品等。(1分)
(3)综合上述材料,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分)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每点1分,共3分)
10.《瀛环志略》是徐继畲撰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1844年初稿介绍英国时用了2 429字,其中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8年最后出版时,作者用了7 620字的篇幅介绍英国,通篇未见一个“夷”字。这说明当时中国 ( )
A.从仇视西方转向崇尚外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C
11.[跨地理](6分)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观察上图,请将下面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
对应的方框内。(2分)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土地
(2)[论从史出]历史老师根据此图给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得出了“至此而后,中国门户洞开”的结论,请你列出两条史实作为证据支撑这一结论。(4分)
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洞开;割香港岛给英国,使中国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