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专题:04比与比例-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不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5.4 B. C.15 D.20
2.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约是30厘米,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约是( )千米。
A.15 B.150 C.1500 D.15000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度是0.5毫米,画在图上的长度为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
A. B. C. D.
4.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华华的年龄与他的体重 B.看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C.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面积 D.打一份稿件,平均每分钟打的字数和完成稿件需要的时间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5,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6.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按6∶1的比例放大,照片长与宽的比是( )。
A.不变 B.变了 C.6∶1 D.1∶6
二、填空题
7.如果的与的相等(、都不为0),那么∶=( )。
8.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9.小圆的半径是0.4厘米,大圆的半径是0.9厘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 ),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 )。
10.甲、乙两杯牛奶质量同样多,甲杯喝去,乙杯喝去后,甲、乙两杯喝去牛奶的质量比是( ),剩下牛奶的质量比是( )。
11.如图,在地图上量得观光塔和喷水池图上距离是3厘米,喷水池在观光塔( )偏( )45°方向上,实际距离是( )米。这个圆形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π取3.14)
12.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大齿轮半径是2dm,小齿轮的半径是8cm,如果大齿轮转200周,小齿轮要转动( )周。
三、判断题
13.做种子发芽实验,发芽的和未发芽的数量比是23∶2,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98%。( )
14.在一个圆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2∶π。( )
15.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数之比是4∶5,表示苹果树比梨树少20%。( )
16.若100克糖水里含糖10克,则糖与水的比是1∶9。( )
17.5厘米∶5千米的比值是1。( )
四、计算题
18.先化简,再求比值。
300∶125 0.45∶0.9
19.求未知数。
五、解答题
20.王老师从洛龙区回涧西家中,为响应绿色出行,她先乘坐公交车,然后换乘地铁。已知这段路程约12千米,乘坐公交车和地铁的路程比是2∶3,她乘坐公交车和地铁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
21.比例尺是一个用于测量和绘制地图的工具,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人们估计和表示地理现象及地图上的物体大小。如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从A城到B城长是8厘米。如果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A城出发行驶几小时能到达B城?
22.“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约为5∶3,夏至这天北京地区白昼和黑夜分别约是多少小时?
23.把1.8米长的圆柱形钢材按截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平方厘米,最短的那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
24.画画,填填。
(1)把图①绕点逆时针旋转,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把图②按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图形的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 )。
(3)图③中点是圆心,是圆的直径,。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2厘米,那么点在点的( )偏( )方向( )厘米处。
参考答案:
1.D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用各组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相乘,剩下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它们的积相等,就可以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详解】A.5.4×10=54,6×9=54,两组数的乘积相等,所以6、9、10与5.4能组成比例;
B.6×10=60,9×=60,两组数的乘积相等,所以6、9、10与能组成比例;
C.6×15=90,9×10=90,两组数的乘积相等,所以6、9、10与15能组成比例;
D.20×6=120,9×10=90,两组数的乘积不相等,所以6、9、10与20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2.C
【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1千米=100000厘米,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详解】(厘米)
150000000厘米千米
即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500千米。
故答案为:C
3.D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将单位化为一致,1厘米=10毫米,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10厘米∶0.5毫米
毫米∶0.5毫米
即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故答案为:D
4.C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华华的年龄与他的体重不是相关联的量,所以华华的年龄与他的体重不成比例;
B.已经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和一定,所以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不成比例;
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底(一定),商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面积成正比例;
D.平均每分钟打的字数×完成稿件需要的时间=稿件的总字数(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平均每分钟打的字数和完成稿件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5.B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题意可知,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总份数是份,每一份的度数为,再乘5份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如果最大角大于90°,则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如果最大角小于90°,则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如果最大角等于90°,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详解】
112.5°>90°,所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把长方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扩大相同的倍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长与宽的比是不变的,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得: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按6∶1的比例放大,照片长与宽的比是6∶1,即照片长与它的比不变。
故答案为:A
【点评】原图形某两条线段的比与放大或缩小后相对应的线段的比不变,改变是大小,即改变的是图形的面积。
7.5∶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改写成比例式,再化简比即可。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详解】=,那么
∶=∶
=(×20)∶(×20)
=5∶4
所以,∶=5∶4。
8.60
【分析】已知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上尺寸,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以及进率“1千米=100000厘米”,即可求出实际距离。
【详解】2÷
=2×3000000
=6000000(厘米)
6000000厘米=60千米
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千米。
9. 4∶9 16∶81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可知,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知,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半径的平方比;
据此写出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面积比,并化简比。
【详解】0.4∶0.9
=(0.4×10)∶(0.9×10)
=4∶9
0.42∶0.92
=0.16∶0.81
=(0.16×100)∶(0.81×100)
=16∶81
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4∶9,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16∶81。
10. 6∶5 3∶5
【分析】已知甲、乙两杯牛奶质量同样多,甲、乙两杯分别喝去、,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杯喝的量的比,并化简比,即是两杯喝去牛奶的质量比;
把每杯牛奶的质量看作单位“1”,甲杯喝去,则还剩下(1-);乙杯喝去,则还剩下(1-);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杯剩下牛奶的量的比,并化简比,即是两杯剩下牛奶的质量比。
【详解】∶
=(×15)∶(×15)
=12∶10
=(12÷2)∶(10÷2)
=6∶5
(1-)∶(1-)
=∶
=(×15)∶(×15)
=3∶5
甲、乙两杯喝去牛奶的质量比是6∶5,剩下牛奶的质量比是3∶5。
11. 北 西 60 78.5
【分析】根据地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观光塔为观测点,确定喷水池的位置;
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求出喷水池与观光塔的实际距离,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90°-45°=45°
喷水池在观光塔北偏西45°(或西偏北45°)方向上。
3÷
=3×2000
=6000(厘米)
6000厘米=60米
3.14×(10÷2)2
=3.14×52
=3.14×25
=78.5(平方米)
在地图上量得观光塔和喷水池图上距离是3厘米,喷水池在观光塔北偏西45°方向上,实际距离是60米。这个圆形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78.5平方米。
12.500
【分析】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据此求出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周长,设小齿轮要转动x周,根据齿轮周长和转的周数的乘积一定,列出反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2dm=20cm
2×3.14×20=125.6(cm)
2×3.14×8=50.24(cm)
解:设小齿轮要转动x周。
50.24x=125.6×200
50.24x÷50.24=25120÷50.24
x=500
小齿轮要转动500周。
13.×
【分析】理解发芽率,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
=发芽率,由题意可知发芽种子粒数为23份的数,没有发芽的粒数为2份的数,种子总粒数就为23+2=25份的数,由此引式解答即可。
【详解】
=
=92%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考查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应用的等量关系式是: =发芽率。
14.√
【分析】画出的最大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圆的直径,以其中一条对角线为轴,将正方形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底×高÷2,由此先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圆面积=πr2,由此表示出圆的面积。将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做比,即可解题。
【详解】(2r×r÷2×2)∶(πr2)
=(2r2÷r2)∶(πr2÷r2)
=2∶π
所以,在一个圆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2∶π。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题意,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数之比是4∶5,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是4份,把梨树的棵数看作是5份,用苹果树与梨树份数差,除以梨树的份数,再乘100%,求出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5-4)÷5×100%
=1÷5×100%
=0.2×100%
=20%
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数之比是4∶5,表示苹果树比梨树少20%。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有(100-10)克,据此可知糖和水的比是10∶(100-10),再化简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详解】10∶(100-10)
=10∶90
=(10÷10)∶(90÷10)
=1∶9
若100克糖水里含糖10克,则糖与水的比是1∶9。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先统一单位,再求比值,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详解】5厘米∶5千米
=5厘米∶500000厘米
=5÷500000
=
5厘米∶5千米的比值是,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4∶3;;12∶5;;1∶2;;2∶5;
【分析】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做比的前项,分母做比的后项,把分数化成比的形式;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化简;
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据此解答。
【详解】
=28∶21
=(28÷7)∶(21÷7)
=4∶3
4∶3
=4÷3
=
300∶125
=(300÷25)∶(125÷25)
=12∶5
12∶5
=12÷5
=
0.45∶0.9
=(0.45×100)∶(0.9×100)
=45∶90
=(45÷45)∶(90÷45)
=1∶2
1∶2
=1÷2
=
=3.6∶9
=(3.6×10)∶(9×10)
=36∶90
=(36÷18)∶(90÷18)
=2∶5
2∶5
=2÷5
=
19.x=;x=;x=1
【分析】x-20%x=,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计算出1-20%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0%的差;
∶0.9=∶x,解比例,原式化为:x=0.9×,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x÷=,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再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x-20%x=
解:80%x=
80%x÷80%=÷80%
x=÷
x=×
x=
∶0.9=∶x
解:x=0.9×
x=0.6
x÷=0.6÷
x=×
x=
x÷=
解:x÷×=×
x=
x÷=÷
x=×
x=1
20.乘公交:4.8千米;乘地铁:7.2千米
【分析】把乘坐公交车和地铁的路程分成2+3=5份,用乘公交和地铁的路程÷总份数,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乘公交的路程和乘地铁的路程。
【详解】2+3=5(份)
12÷5×2
=2.4×2
=4.8(千米)
12-4.8=7.2(千米)
答:乘公交的路程是4.8千米,乘地铁的路程是7.2千米。
21.5小时
【分析】先根据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算出从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汽车从A城到达B城所花的时间。
【详解】8÷
=8×5000000
=40000000(厘米)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400÷80=5(小时)
答:从A城出发行驶5小时能到达B城。
22.15小时;9小时
【分析】把一天的时间(24小时)平均分成(5+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时间,再用乘法分别求出5份(白昼)、3份(黑夜)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24÷(5+3)
=24÷8
=3(小时)
3×5=15(小时)
3×3=9(小时)
答:夏至这天北京地区白昼约是15小时,黑夜约是9小时。
23.600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圆柱形钢材按截成三段”,最短的一段占总长的,用总长乘可以求出最短一段的长度。把钢材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个底面的面积,则80平方厘米就是圆柱的4个底面的面积,由此即可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最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求出最短的一段的体积。
【详解】圆柱底面积:(平方厘米)
最短的一段的高:
=1.8×
=0.3(米
0.3米厘米
(立方厘米)
答:这三段圆钢最短的一段体积是600立方厘米。
24.(1)画图见详解;(6,2)
(2)画图见详解;
(3)东;北;6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把图形①绕点逆时针旋转,结合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确定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确定图形②的边长,将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得到放大后的图形,再根据放大前后的面积的比等于边长的平方的比解答即可;
(3)根据题意得出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结合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图示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完成填空即可。
【详解】旋转和放大图如下:
(1)旋转后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
即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
(3)因为
所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即
(厘米)
即点在点的东偏北或北偏东30°方向6厘米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