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专题:03式与方程-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a、b、c均不为0,若a×=b×=c÷,则( )。
A.a>b>c B.b>a>c C.c>a>b D.a>c>b
2.一个三位数,个位上是,十位上是b,百位上是c,则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3.李晓同学在计算错当成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A.17 B.16a C.16 D.17a
4.根据下边的线段图,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
A. B. C. D.
5.“王叔叔买来小鸭140只,买来小鸡的只数比小鸭多,买来小鸡多少只?”下面4个数量关系中,符合题意的是( )。
A.小鸡只数×(1+)=小鸭只数 B.小鸭只数×(1+)=小鸡只数
C.小鸭只数×=小鸡只数 D.小鸡只数÷=小鸭只数
6.周长都是3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长的,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7.a和b互为倒数,=( )。
8.如果,那么( ),a= ( )。
9.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宜居环境,凤瑞公园里要建一个直径是24m的圆形大花坛,在花坛的周围铺一条1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m2;但是这项工程现在需要提前3天完成,就要把原来的工作效率提高12%,原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用( )天。
10.一个半圆的周长是41.12m,这个半圆的直径是( )m,面积是( ) m2。
11.亮亮从家步行去学校,每小时走5千米。回家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3千米。骑自行车比步行的时间少4小时,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千米。
12.如图,摆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棒,第2个图形需要11根小棒,照这样摆下去,第4个图形需( )根小棒,用31根小棒摆出的是第( )个图形。
三、判断题
13.比例和方程都是等式。( )
14.在4÷a中,a可以是任意数。( )
1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米,它的周长就增加8米。( )
16.已知表示65,表示86,那么表示58。( )
17.小华今年a岁,小兰今年(a-3)岁,再过10年,小兰比小华小7岁。(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求未知数。
五、解答题
20.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一项科学研究表明,10岁到50岁的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单位:小时)与这个人的岁数有关:睡眠时间+岁数×0.1=11。试根据这个式子解决下面的问题。
(1)王玲今年11岁,她每天的睡眠时间是9小时,够吗?为什么?
(2)根据这个式子计算,李老师每天睡7小时就满足睡眠要求了。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21.在青岛乘坐地铁,如果刷IC卡可以优惠10%。张阿姨乘坐地铁从火车站到五四广场,刷IC卡扣费2.7元,乘坐该段地铁的原票价是多少元?
22.林场种植了桉树和杨树共132棵,已知桉树的数量是杨树的3倍还多4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23.甲、乙两个仓库一共储存粮食182吨,为了平衡两个仓库的储存量,从甲仓库调出的粮食到乙仓库,此时甲、乙两个仓库的储存量相等。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各有多少吨粮食?(先画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24.一个书架上摆着两层书,如果从上层拿走20%,下层拿走25%后,上下两层剩下的图书数之比为2∶3,已知书架的上层原来有60本书,这个书架的下层原有多少本书?
参考答案:
1.B
【分析】令a×=b×=c÷=1,从而利用分数乘除法求出a、b、c,再进行大小比较。
【详解】假设a×=b×=c÷=1,
a=1÷=1×=
b=1÷=1×=
c=1×=
所以,b>a>c。
故答案为:B
2.D
【分析】个位的计数单位是1,表示a个1;十位的计数单位是10,表示b个10;百位的计数单位是100,表示c个100。
【详解】c×100+b×10+a×1
=100c+10b+a
一个三位数,个位上是,十位上是b,百位上是c,则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100c+10b+a。
故答案为:D
3.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17a+×17,与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17a+×17
=17a+
=a+
17a+-(a+)
=17a+-a-
=17a-a+(-)
=16a
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16a。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梨树有16棵,枣树有x棵,梨树比枣树少;可得数量关系是:枣树的棵数-枣树棵数的=梨树的棵数,据此列式为:;如果把枣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梨树的棵数是枣树棵数的(1-),根据分析乘法的意义,列式为:或,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A.根据“数量关系是:枣树的棵数-枣树棵数的=梨树的棵数”可得:,故此项符合题意;
B.把枣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可得:,故此项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可得数量关系是:枣树的棵数-枣树棵数的=梨树的棵数;枣树棵数的是x,不一定是,所以,不符合题意。
D.把枣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梨树的棵数是枣树棵数的(1-),可得:,故此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B
【分析】买来小鸡的只数比小鸭多,则将小鸭的数量看作单位“1”,小鸡的数量占小鸭数量的(1+多的分率),小鸡的数量=单位“1”的具体量×(1+多的分率),据此列式。
【详解】将小鸭的数量看作单位“1”,由分析可知,小鸡的数量=小鸭的数量×(1+);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据此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据此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则宽为x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据此列方程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36÷4=9(厘米)
9×9=81(平方厘米)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则宽为x厘米。
(x+x)×2=36
x×2=36
x=36
x÷=36÷
x=36×
x=15
15×=3(厘米)
15×3=45(平方厘米)
45÷81=
则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
故答案为:B
7.
【分析】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1,再利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解,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a×b=1,
所以=,
即a和b互为倒数,=
8. 14 56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求出方程的解,再把a的值代入中计算即可。
【详解】
解:a×=35×
a=35×
a=56
当a=56时,14。那么14,a=56。
9. 78.5 28
【分析】小路的形状是个圆环,花坛直径÷2=小圆半径,小圆半径+小路宽=大圆半径,根据圆环面积=圆周率×(大圆半径的平方-小圆半径的平方),求出小路的面积;
设原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用x天,则现在需要(x-3)天,将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效率,原计划的效率是,现在的效率是,现在的效率是原来的(1+12%),根据原计划的效率×现在对应百分率=现在的效率,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详解】24÷2=12(m)
12+1=13(m)
3.14×(132-122)
=3.14×(169-144)
=3.14×25
=78.5(m2)
解:设原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用x天。
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宜居环境,凤瑞公园里要建一个直径是24m的圆形大花坛,在花坛的周围铺一条1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78.5m2;但是这项工程现在需要提前3天完成,就要把原来的工作效率提高12%,原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用28天。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圆环面积公式,本题的难度主要在求原计划天数,关键是理解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
10. 16 100.48
【分析】可设半圆的半径为m,则直径为m。根据等量关系:圆周长×+直径=半圆周长,圆周长=π×直径,列出方程解答,求出半径和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代入数据求出圆的面积,最后再除以2即为半圆的面积。
【详解】解:设半圆的半径为m,则直径为m。
×3.14×+=41.12
×+=41.12
+=41.12
=41.12
÷5.14=41.12÷5.14
=8
2×8=16(m)
3.14×82÷2
=3.14×64÷2
=200.96÷2
=100.48(m2)
所以这个半圆的直径是16m,面积是100.48 m2。
11.32.5
【分析】根据题意得:亮亮步行和骑自行车的距离相等,即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路程=速度×时间,可设距离为未知数x,则可计算出时间再相减得到相差的4小时,列出方程,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设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x千米,则可列方程:
即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2.5千米。
12. 21 6
【分析】看图可知,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正六边形,小棒根数=正六边形个数×5+1;正六边形个数=(小棒根数-1)÷5,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4×5+1
=20+1
=21(根)
(31-1)÷5
=30÷5
=6(个)
第4个图形需21根小棒,用31根小棒摆出的是第6个图形。
13.√
【分析】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则比例一定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则方程一定是等式;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比例中两个比是相等的关系,方程是等式,如:0.2∶0.3=2∶3,2x+1=3.6,所以比例和方程都是等式。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比例和方程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无意义,即a不能为0。
【详解】因为在4÷a中,a不能为0,所以在4÷a中,a可以是任意数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
15.√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设原来的边长为a米,现在的边长就为(a+2)米,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周长,再相减求出增加的周长,据此判断。
【详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
现在正方形的边长是:(a+2)米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4a(米)
现在正方形的周长是:(a+2)×4=(4a+8)米
周长增加:4a+8-4a=8(米)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由题干可知,外圈的图形表示十位,里圈表示个位,所以○表示6,△表示5,□表示8,所以表示85,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表示85,而不是58,所以原题错误。
故答案:×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找规律,解答此题关键是观察图形,寻找规律,用规律解决问题。
17.×
【分析】由“小华今年a岁,小兰今年(a-3)岁”可知,小兰与小华年龄相差3岁,两人的年龄差是永远不变的,原来相差3岁,10年后仍然相差3岁。
【详解】小华今年a岁,小兰今年(a-3)岁,因为年龄差不变,所以再过10年,小兰比小华小7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抓住年龄差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07;119.3;;90.1;
500;;0.011;;5a
【详解】略
19.x=18;x=;x=
【分析】∶x=∶16,解比例,原式化为:x=×1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x-30%x=0.9,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1-30%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30%的差即可;
2.4x+0.8=1.4,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0.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4即可。
【详解】∶x=∶16
解:x=×16
x=12
x÷=12÷
x=12×
x=18
x-30%x=0.9
解:0.7%x=0.9
0.7x÷0.7=0.9÷0.7
x=
2.4x+0.8=1.4
解:2.4x+0.8-0.8=1.4-0.8
2.4x=0.6
2.4x÷2.4=0.6÷2.4
x=
20.(1)不够,原因见解析
(2)40岁
【分析】(1)设睡眠时间应是小时,根据睡眠时间+岁数×0.1=11,列方程求出应该睡眠的时间,再和实际每天的睡眠时间比较,据此解答;
(2)设李老师今年岁,根据睡眠时间+岁数×0.1=11,列方程求出李老师今年的岁数。
【详解】(1)解:设睡眠时间应是小时,
因为9.9小时>9小时,所以睡眠时间不够。
(2)解:设李老师今年岁,
答:李老师今年40岁。
【点睛】列方程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根据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解答。
21.3元
【分析】
把原票价设为未知数x,IC卡可以优惠10%,就是按照原票价的(1-10%)出售,根据原价×(1-10%)=实际扣费,列出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出方程。
【详解】
解:设乘坐该段地铁的原票价是x元。
(1-10%)x=2.7
0.9x=2.7
0.9x÷0.9=2.7÷0.9
x=3
答:乘坐该段地铁的原票价是3元。
22.桉树种植了100棵;杨树种植了32棵
【分析】根据“林场种植了桉树和杨树共132棵”,可以提炼出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桉树的棵数+杨树的棵数=132棵,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杨树种植了x棵。
x+3x+4=132
4x+4=132
4x+4-4=132-4
4x=128
x=32
132-32=100(棵)
答:桉树种植了100棵,杨树种植了32棵。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桉树的棵数+杨树的棵数=132棵,列方程解答。
23.图见详解;104吨粮食;78吨
【分析】
设甲仓库存粮x吨,则乙仓库存粮(182-x)吨,如果甲仓库调出给乙仓库,两个仓库粮食吨数正好相等,甲仓库存粮-x=乙仓库存粮+x,据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甲仓库存粮x吨,则乙仓库存粮(182-x)吨,
x-x=(182-x)+x
x=182-(x-x)
x=182-x
x+x=182-x+x
x=182
x÷=182÷
x=182×
x=104
182-104=78(吨)
答:原来甲仓库有104吨粮食,乙仓库有78吨粮食。
24.96本书
【分析】设这个书架的下层原有x本图书;先把上层原有图书的数量看作单位“1”,从上层拿走20%,还剩下(1-20%),用上层原有图书的数量×(1-20%),求出上层还剩下图书的数量;把下层原有图数的数量看作单位“1”,下层拿走25%,还剩下(1-25%),用下层图书原有的数量×(1-25%),求出剩下的图书的数量;现在上下两层剩下的图书数之比为2∶3,列比例:60×(1-20%)∶x×(1-25%)=2∶3,解比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下层原来有x本书。
60×(1-20%)∶(1-25%)x=2∶3
60×80%∶75%x=2∶3
48∶75%x=2∶3
75%x×2=48×3
1.5x=144
x=144÷1.5
x=96
答:这个书架的下层原有96本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