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24 21: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1.如右图,用手把一块木块压入水中,然后放手。
(1)请在右图中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刚放手时浸没在水中的木块的受力情况(请标出浮力和重力,并用不同长度的箭号表示力大小的不同)。
(2)在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重力。此时,木块运动方向   。 (选填: “向上”或“向下” )
(3)最后,木块的位置在   (选填: “水面”或“水底”),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重力。
2.观察完毕后,古小梦利用5个杯子开始了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记录表回答问题(单位:℃)。
组别 保温方式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A 不加盖 94 65 51
B 加盖 94 74 63
C 不加盖,包毛巾 94 71 56
D 加盖,包毛巾 94 84 80
E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 90 86
(1)如果想保证本次实验的科学性,E组的开始温度应该为   ℃。5个杯子的大小、材质应该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A、B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加盖能起到保温作用,比较   、   两组数据,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3)比较D和E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嵌入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比包毛巾要   ,说明泡沫塑料是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
(4)如果把5个杯子里的热水全换成冰水,15分钟后,温度最高的是   组的杯子,温度变化最小的是   组的杯子。
3.为了探究温度与水的变化,古小梦在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 150 克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去加热,一杯加热至56℃,另一杯加热至85℃,再各放置4分钟,再次称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编号 重量 初始温度 加热后的温度 放置4分钟后的温度 放置4分钟后的质量
A烧杯 150克 20℃ 56℃ 40℃ 148.8克
B烧杯 150克 20℃ 85℃ 41℃ 147.8克
(1)这个实验中为保证实验的公平,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
(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水升温越高,表示   越多。
(3)比较放置4分钟后的质量,古小梦发现(  )
A.水温越高,蒸发越慢
B.水温越低,蒸发越快
C.水温越高,蒸发越快
(4)下列各图中,能正确反映水从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5)如果在烧杯中加入45克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冰刚好全部融化,这个过程中测量混合物的温度,结果会是(  )。
A.保持 0℃不变
B.从 20℃开始上升
C.从0℃上升至 20℃
4.为了完成这个实验,乐小新对该实验进行了设计:
(1)为完成第1题的研究,乐小新应该选择方案(  )
方案 种子数(颗) 环境 温度(℃) 干湿状态
A 10 一盆透明,一盆不透明 25 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
B 10 一盆透明,一盆不透明 25 两盆浇相同量的水
C 10 两个盆都不透明 25 两盆浇相同量的水
(2)选择正确的方案进行实验后,乐小新观察到种子   (填“都发芽”或“都不发芽”),说明种子发芽不需要   
(3)如果在实验中,乐小新发现其中有1颗种子没有发芽,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B.这颗种子以后会发芽
C.这颗种子的胚坏了
(4)通过本次研究,乐小新发现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其实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例如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中。
5.一个晴朗的周末,上午9点时古小勇在阳台测量了一杯热水6分钟内的温度变化,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80 76 73 70 68 65 63
(1)这6分钟内,水温越来越   。
(2)水温的变化说明水的热量在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3)如果现在阳台测得的气温是23℃,那么5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会   2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热的研究。
每到夏天,茯茶的清香便溢满了温州的大街小巷。“温州茯茶”已经成了城市的靓丽风景线,茯茶用了金银花、甘草等中草药煎制,具有清凉祛暑的功效。天气渐热,梧田老街街口也准备设立一个“茯茶”点。
(1)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煮茶的时候最好用沸水,当水沸腾时,继续用炉子加热,水的温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2)煮茶的时候,会看到壶口附近冒“白气”。这属于   现象(填“蒸发”或“凝结”)。它与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里走到炎热的室外,眼镜上“起雾”的现象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
(3)请在图中画出煮茶时,茶水在杯中流动的方向。
(4)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用来装茯茶的桶有木质的、不锈钢的、塑料的,他们想研究哪种材料保温效果更好,分别拿来了木头、不锈钢、塑料三种材料制作的小棒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   等。他们分别在3根小棒上涂上感温油墨,用如图所示的材料进行实验,如果木头的保温效果最好,那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5)倒在杯中的茯茶放置久了会凉掉,在室温30℃的室外,茶水温度的变化曲线最符合下图的   (填序号)。请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茶水温度变化的原因:   。
7.下表是乐小新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
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法 10粒种子,保持瓶内干燥   10粒种子,较多的水,浸没种子 10粒种子,适量的水
室温
室温 低温
现象 没有萌发 萌发 没有萌发 没有萌发
(1)1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   ;3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   ;4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   
(2)你认为他设置2号瓶的作用是   ;根据他的设计,你认为2号瓶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和   ,表中有3组对比实验,分别是   、   和   。
(3)从上述实验中,可以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4)像图中那样,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6粒刚刚长出根的绿豆种子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3~5天后,提起吸水纸,发现根向(  )生长。
A.下 B.水分多的一端 C.水分少的一端
(5)在与同学交流实验结果时,如果自己的实验结论(或数据)与同学的不一致,正确的做法是(  )。
A.把同学的结论(或数据)与自己的进行对照,分析原因
B.相信自己的肯定是正确的,不听别人的
C.相信同学的肯定是正确的,否定自己的
8.鱼在水中生存需要呼吸,如果水中缺少氧气,鱼就会浮出水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
(1)如图是乐小新所做的实验,这个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   。
(2)将生态瓶中的水倒去一半,生态瓶内的鱼产生的现象是(  )
A.一直在瓶底游动
B.一直在水的中部位置游动
C.浮到水面的次数变多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减少,导致   等。
(4)在这个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   。
(5)小鱼在生态瓶里要过得舒适,应该注意些什么 给合适的做法画“√”。
①(  )大量养殖水草。
②(  )养的动物的种类、数量要合理。
③(  )经常换新鲜的河水。
④(  )经常观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情况,并及时记录
⑤(  )生态瓶要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9.如图甲,小科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两个相同的小船。他准备用这两个小船来研究船的性质。
(1)将橡皮泥团成实心小球放入水中,橡皮泥小球会   (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
(2)橡皮泥小船浮在水面上时,小船受到的浮力(  )船的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如图乙,小科用两根细线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别牵引①号船和②号船在水面上运动。他这样做是为了研究   和船受到的阻力的关系,
(4)实验中,牵引①号船的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  )率引②号船的细线上挂的垫圈数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实验现象:   号船先到达终点。
(6)实验结论:   
(7)同样的材料,想让橡皮泥小船装载更多的货物,下列方法合适的是(  )
A.使船底更加宽阔 B.使船更大一些 C.使船更长一些
(8)如果用小船装载弹珠,弹珠会滚动,容易产生怎样的后果 应该怎样改进小船    
10.下图所示是验证花生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两粒花生种子所处的环境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通过一段时间观察花生种子发芽的情况。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   ,一部分露出水面的种子   
(3)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种子萌发   空气。(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11.在研究“蚯蚓的选择”时,小旭采用以下实验装置:将长方形纸盒里面涂黑,并铺一层湿润的土壤,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厚纸板。
(1)纸盒的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厚纸板,这样做纸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
(2)这个实验装置研究的问题是   。
(3)待选择的蚯蚓放在(  )比较好。
A.盒子明亮的一端 B.盒子黑暗的一端 C.盒子中间
(4)给蚯蚓选择的时间以(  )比较合适。
A.1分钟
B.5分钟或更长
C.只要有蚯蚓爬向哪边就可以停止了
(5)通过小旭的多组、多次实验,可以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6)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到湿润的土壤中。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
B.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
C.动物能够改变环境
12.小科同学为了探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请根据方案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这个设计中有一处明显的不足:   ,你的改进建议是   。
(2)改进方案后,如果要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应选择培养皿   和   来进行实验。
(3)用甲、丁两组进行对比,要探究的问题是(  )。
A.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B.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
C.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4)将发芽后的绿豆芽继续放在黑暗环境中,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可以推测三天后(  )。
A.绿豆芽已经死亡
B.绿豆芽长势良好
C.绿豆芽能继续生长,但茎和叶明显偏黄
(5)把一盆长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阳光下,用纸盒扣上,让纸盒的“窗户”朝向阳光。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所示。几天后,把纸盒拿掉,发现绿豆芽会(  )。
A.直立生长 B.向着“窗户”生长 C.背着“窗户”生长
13.奇妙实验小组正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现象如下图:
(1)根据这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绿豆种子发芽   (填“需要”或“不需要”)水分。
(2)求知实验小组的同学对这个结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的做法是:把绿豆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几天后绿豆只是胀大了一些,没有发芽。无水的绿豆种子也没有发芽。所以,他们认为绿豆种子发芽应该与水分   (填“有”或“没有”)关系。
(3)请你帮忙分析一下求知实验小组的水里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绿豆种子本身是坏的
B.水里空气太少了
C.绿豆种子吸水太多撑死了
(4)为了进一步研究求知实验小组新产生的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实验:两个盒子都滴水,A盒加封口袋密封,B盒不做处理。几天后B盒绿豆种子发芽了,A盒绿豆种子没有发芽。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能得到的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   。
(5)综合分析两组实验结论,更为科学的表述应该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的水分。
14.乐乐想研究凉水放入热水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于是他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A.取一定量20℃左右的凉水装入试管中。
B.烧杯中倒入三分之二杯60℃左右的热水。
C.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人热水中。
D.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E.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温度计读数。
(1)通过实验现象可知.试管中的凉水的温度在   。
(2)实验中,乐乐观察到热水中的温度计的读数在下降,说明了   。
(3)最后,两支温度计的读数相同,都等于   的温度。
(4)实验中,温度计不能碰到   和   。
15.某科学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做了如下实验: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如图所示),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时间 初始温度 5分钟后 10分钟后 15分钟后 20分钟后 25分钟后
甲瓶温度(℃) 13 19.8 23.5 26 26.4 27
乙瓶温度(℃) 13 19 22.8 25 26 26.5
(1)该实验照射相同时间,比较表格中的数据,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2)有同学认为该模拟实验存在问题,你认为是   。
16.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和塑料杯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热水,比较它们的传热能力。
(1)刚倒入热水的时候,就用手摸一摸三个杯子的外壁,最烫的是   杯。
(2)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保温性能最差。
(3)将杯子盖上盖子会大大减缓杯子中的热水变凉,这主要是因为蓋盖子可以减慢热传递中的其中一种方式   。
(4)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三个杯子中的水温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5)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在制作单层保温杯时,应选一些   材料制作杯体。(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17.同学们在做“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如图,在一段铁棒上每隔一段距离套一个蜡环(用①、②、③、④表示),将铁棒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酒精灯在中间加热。
(1)在加热过程中,蜡环融化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2)从蜡环融化的顺序可以分析得出热的传递规律是   。
(3)热在铁棒上的传递方式是   。
(4)将铁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铜棒,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
A.长 B.短 C.一样
(5)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蜡烛会先后融化。请写出各点蜡烛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18.小明为了探究“如何让不锈钢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做了如下对比实验:同时在4个杯子中加入相同温度、等量的热水,测量和记录各个杯子中水的初始温度、10分钟后的温度和20分钟后的温度。结果记录在下表:
序号 方法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5 50
2 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72 63
3 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81 75
4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里的杯子 95 85 8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   号。
(2)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选择   号和   号。
(3)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选择   号和   号。
(4)我们知道:“保温”只能   物体温度的变化,而   保持原来的温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
(2)大于;向上
(3)水面;等于
2.【答案】(1)94;相同
(2)C;D
(3)好;不良导体
(4)A;E
3.【答案】(1)水的质量;水的初始温度
(2)吸收的热量
(3)C
(4)C
(5)A
4.【答案】(1)B
(2)都发芽;阳光
(3)C
(4)阴暗;潮湿
5.【答案】(1)低
(2)减少
(3)大于
6.【答案】(1)C
(2)凝结;一样
(3)
(4)三种材质小棒的长短;粗细;木质小棒的感温油墨变色
(5)③;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7.【答案】(1)缺水;缺空气;温度太低
(2)和其他组进行对比;0粒种子;适量的水室温;1号瓶和2号瓶;2号瓶和3号瓶;2号瓶和4号瓶
(3)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4)B
(5)A
8.【答案】(1)水量的多少是否影响生态瓶中鱼的生存状态
(2)C
(3)水量;水中氧气减少
(4)水草;鱼;泥沙(答案不唯一)
(5)②√ ③√ ④√
9.【答案】(1)沉入水底
(2)C
(3)船首形状
(4)B
(5)①
(6)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7)B
(8)船不稳定,导致侧翻;把船舱分隔开。
10.【答案】(1)温度相同;一颗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一颗种子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
(2)没发芽;发芽了
(3)需要
11.【答案】(1)明亮;黑暗
(2)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3)C
(4)B
(5)黑暗
(6)B
12.【答案】(1)种子数量太少;每个培养皿中放5粒种子
(2)甲;丙
(3)C
(4)C
(5)B
13.【答案】(1)需要
(2)没有
(3)B
(4)空气;足够的空气
(5)适量
14.【答案】(1)上升
(2)热水的热量在减少,温度在下降
(3)周围空气
(4)杯璧;杯底
15.【答案】(1)甲瓶比乙瓶升温快
(2)实验中使用的是纯净的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16.【答案】(1)不锈钢
(2)不锈钢
(3)热对流
(4)相同;三个杯子中 的水温最后都等于室温
(5)热的不良导体
17.【答案】(1)D
(2)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3)热传导
(4)B
(5)CDBEAF
18.【答案】(1)4;1
(2)3;4
(3)1;2
(4)减缓;不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