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4 07: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同步练习
1.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2.印度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用古代印度典籍《薄伽梵歌》论证民族派政治纲领的合理性,认为宗教是民族历史的依托,是使人民互相接近的重要手段,并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提拉克的这一做法意在(  )
A.谋求民族派的合法政治地位 B.弘扬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
C.引导民众参加民族解放运动 D.打击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
3.下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地区 国家 史实
亚洲 中国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尼 印尼民族大起义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拉丁美洲 阿根廷 反对外国资本大罢工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
A.结果都完成了革命任务 B.性质呈现出了多样性
C.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D.前提是资本主义发展
4.《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但他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该剧(  )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 D.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文艺特点
5.如表反映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这可用来说明(  )
国家 时间 事件 目标
印度 1905—1908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伊朗 1905—1911 立宪革命
中国 1911 辛亥革命
A.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B.出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C.亚洲实现了国家之间的联合斗争
D.都要求暴力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
6.1922年2月,由于乔里—乔拉村村民打死了22名向示威游行者开枪的警察,甘地认为没能制止暴力行动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并停止了全国的不合作运动。这表明了当时印度(  )
A.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B.用合法手段赢得独立
C.殖民者的残酷压迫 D.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7.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选项中,有关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地以国大党主席的身份领导运动
B.起因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C.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空前高涨
D.运动中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8.“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甘地“非暴力”这种特殊的力量,实际上就是(  )
A.政治的力量 B.军事的力量
C.外交的力量 D.道德的力量
9.20世纪30年代中期,墨西哥总统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贯彻宪法原则,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位总统是(  )
A.苏加诺 B.扎格鲁尔 C.桑地诺 D.卡德纳斯
10.“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材料中的“愚”(  )
A.带领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
B.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是非暴力的唯一途径
C.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
D.提出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食盐进军”
11.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形成了 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以下事件不属于此次运动的是(  )
A.中国的五四运动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阿尔及利亚的武装反法斗争取得胜利
D.20世纪30年代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3.1922年,甘地提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材料中甘地强调的斗争方式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暴力革命斗争
C.民族武装起义 D.工农武装抗争
14.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5.1914年9月,时任印度国民大会党主席巴苏提出:“在目前英国的危急存亡之秋,要与英国同舟共济。一个巨大机会已经来临,就是印度要借机要求在帝国内的平等地位,并证明它值得平等地位。”由此可见,巴苏主张印度参加一战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民族自治与自由 B.捍卫英国殖民霸主地位
C.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D.抗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美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 --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17.材料:1925年尼加拉瓜各政治集团间爆发内战。1926年8月自由党成立立宪政府。1926年,美国武装进驻尼加拉瓜并支持保守党建立迪亚斯政府,引起许多地方起义。1927年5月,自由党领导的立宪政府同美国签仃投降协定,其中参与起义的将军桑迪诺拒绝投降,在山区建立根据地,走上了抗美游击战争的道路。从1927年5月到1929年5月,是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的第一阶段,它标志着桑地诺依靠工农、独立进行抗战的开始。桑地诺在军队中实行严格的集中制和纪律,严惩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军队内部保持平等关系,官兵之间互称兄弟;出版刊物加强对军队的历史教育,军队和人民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干涉,引起世界舆论的抗议,1929年,桑地诺为了获得军需品和国外的支持,在墨西哥从事外交活动。在美国占领区内,学生用罢课形式反对美国强迫他们学英语,农民用各种方式来支援和参加桑地诺军队,市民积极响应桑地诺号召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尼加拉瓜选举。1933年,美国撤出尼加拉瓜,美国在尼加拉瓜进行了6年侵略战争,动员了美国海军陆战队1.2万人以上,六七十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最终仍以失致而宣告结束。
——摘编自(美)布拉德福德·伯恩斯《在尼加拉瓜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侵略尼加拉瓜最终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2.C3.D4.C5.A
6.D7.C8.D9.D10.C
11.B12.C13.A14.B15.A
16.(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2)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井反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每点2分,共8分)
17.(1)特点:采用游击战的方式进行;依靠工农、独立进行抗战;以捍卫民族主权为任务;注重对军队的管理和教育。
(2)原因:桑地诺领导的游击队坚持抵抗;占领区人民的各种反抗;世界舆论的抗议;国外的援助支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