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4 08: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2.如图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统计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  )
A.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
B.监察体系内部出现权力制衡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加强
D.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
3.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慎、公、勤等多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4.汉朝的察举制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据此可知,汉朝的察举制(  )
A.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统治集团的阶级基础
C.有助于选拔各类治国人才
D.实现了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
5.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6.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
7.汉末魏晋时期,荀彧曾任尚书令,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杨彪(杨修之父)及其曾祖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曾祖父司马量曾任东汉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任东汉颍川太守。由此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  )
A.有利于人才发挥特长
B.易使上层社会趋向固化
C.任用官员无固定标准
D.缓解了世家大族间矛盾
8.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战国时期,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9.《汉书》记载了对官员的“考课”情况: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由此可见,汉朝“考课”的直接功能在于(  )
A.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B.监察郡守不法行为
C.加强基层组织能力 D.考核政绩以定升降
10.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  )
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 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
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D.科举制的影响削弱
11.春秋时期,出现人才跨国流动现象。战国时,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客卿”的出现(  )
A.使人才异地任职成为惯例 B.有利于私学的发展
C.使“尚贤”思想成为主流 D.促进官僚政治形成
12.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B.法家思想的兴衰
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D.统治者个人喜好
二、综合题
13.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解析:考查唐代的选官制度。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既注重文章,又注重官员的司法判辞,即官员的实际治理才能,故选C项;材料强调唐代的选官文采与治理能力并重,并非趋向严苛,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程序,没有体现行政效率,且任何一种选官制度均无法绝对保障吏治清明,排除B项;这种选官制度对于世家大族和中小地主的子弟一视同仁,排除D项。故选C项。
2.如图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统计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  )
A.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
B.监察体系内部出现权力制衡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加强
D.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大多是进士出身,说明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权力制衡,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无法得知监察力度是否加强,排除C项;材料体现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大多是进士出身,但不能说明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排除D项。故选A项。
3.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慎、公、勤等多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解析:从秦朝到明代,中央政府重视对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通过政绩考核来强化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实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C项正确;不同时期对基层考核方式不同,因此不能证明管理水平的变化,排除A项;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属于监察内容,但不是实质,排除B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而非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4.汉朝的察举制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据此可知,汉朝的察举制(  )
A.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统治集团的阶级基础
C.有助于选拔各类治国人才
D.实现了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
解析:汉朝的察举制可以选拔出“德”“文法”“才能”为主的人才,说明察举制有助于国家选拔不同类型的治国人才,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人才的出身阶层的信息,无法体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排除A;B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没有实现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排除D。
5.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6.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
解析:材料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宋朝台谏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说明宋朝台谏官权力大;第二层是宋太祖的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说明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综合两层信息可知宋朝文官位高权重,这大大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故选B项;宋朝重文传统有助于政治清明,但起不到保证宋王朝长治久安的作用,排除A项;完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宋朝台谏官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权力,但起不到有效制约的作用,排除D项。
7.汉末魏晋时期,荀彧曾任尚书令,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杨彪(杨修之父)及其曾祖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曾祖父司马量曾任东汉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任东汉颍川太守。由此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  )
A.有利于人才发挥特长
B.易使上层社会趋向固化
C.任用官员无固定标准
D.缓解了世家大族间矛盾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察举制之下,魏晋时期官员的家族背景比较雄厚,说明世家大族把持了官位,社会阶层趋向固化,故选B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以门第背景选拔人才,不利于人才发挥特长,故排除A项;任用官员以门第高低为准,并非无固定标准,故排除C项;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度,不能缓和世家大族矛盾,故排除D项。
8.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战国时期,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解析】材料“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
9.《汉书》记载了对官员的“考课”情况: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由此可见,汉朝“考课”的直接功能在于(  )
A.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B.监察郡守不法行为
C.加强基层组织能力 D.考核政绩以定升降
【解析】材料“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说明汉朝“考课”是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分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故选D项。
10.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  )
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 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
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D.科举制的影响削弱
【解析】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是根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员,这是世官制的残存,故B项正确;宋代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士族不断衰落,排除A项;崇文抑武的国策与荫补制度无关,排除C项;荫补制度与科举制并行不悖,两者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D项。
11.春秋时期,出现人才跨国流动现象。战国时,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客卿”的出现(  )
A.使人才异地任职成为惯例 B.有利于私学的发展
C.使“尚贤”思想成为主流 D.促进官僚政治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任军政要职”可知,“客卿”推动了各国选拔贤能担任军政要职,打破了血缘政治,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故选D项。
12.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B.法家思想的兴衰
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D.统治者个人喜好
【解析】从秦始皇时期到唐代,不同的朝代选择官吏的标准均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不同,统治者按照社会需求制定了人才选拔的标准,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第(1)问紧扣“汉晋”,即可明确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两个,一个是汉朝的察举制,一个是晋朝的九品中正制。对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的考查,重在回答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首先明确回答的角度,“政治”“思想”及“整体”的功能,然后紧扣材料,“政治”方面强调的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思想”方面强调的是“儒家正统观念”,“整体”方面强调的是“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第(3)问紧扣材料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而展开具体阐述,难度不大,注意回答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