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4 12: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认识“希、痒、鳄、零、肠、醋、馋”这7个生字,会写“状、狐、狸、腰、零、巧、克、肠、继、续、抬、烦”这1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继续、丁零”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哪些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的有趣和奇妙。
2.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的另一边》,跟随作者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文中的主人公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解决生字词
1.出示词语
希望 痒痒的 鳄鱼 丁零
香肠 糖醋排骨 馋猫
(1)正音“痒痒的”第二个痒字要读轻声。
(2)“丁零”中“零”字也要读成轻声,像“丁零”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再读拟声词时,读的节奏要快一点。课文中还有几个像这样的拟声词,你找得到吗?
预设:“嗵嗵”、“咕噜噜”
(3)读着“香肠、糖醋排骨”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想吃、感觉饿了、这些食物都很美味。
师:“醋”字是“酉字旁”,“酉字旁”的字一般都和酒有关,醋就是用酒或者酒精发酵制成的。
(4)齐读这些词语。
(5)识字游戏:一起来种树。
2.生字词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表,指名学生读生字,齐读生字。
(2)生字归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哪些生字是左右结构?哪些生字是上下结构?
预设:“状、狐、狸、腰、巧、肠、继、续、抬、烦”是左右结构;
“零、克”是上下结构。
(3)这些字中哪些字是你认为容易写错并需要提醒同学们的?
预设:“状”字的右边是一个“犬”字,“零”字的下面是“令”字,不是“今”字,“烦”字的“火”字旁中,最后一撇要变成一点。
【设计意图】生字词是课文的基础,采用生字归类、识字游戏、齐读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并记牢生字。
(三)再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很长,一共有23个自然段,让我们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这个故事,这一遍我们要把这个故事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预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2.思考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的内容。)
预设:(1)英英不想吃饭。
(2)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追问:英英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没有?让我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预设:“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朗读指导:让我们读出惊喜的语气。
3.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师: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呢?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按顺序来梳理一下情节。
预设:先写了英英想变成一棵树,然后是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鸟窝,接着是小动物们住进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妈妈给小动物们分食物,再接着是英英馋的流口水,小动物们谈论英英的口水,最后是妈妈知道树是“我”。
【设计意图】先对故事情节有个整体的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课文、掌握课文的重点。
(四)课堂演练
1.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香喷喷 了解 奇怪 津津有味
(1)跟平时不一样。
(2)形容香气扑鼻。
(3)知道得清楚。
(4)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2.选择题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A.“我”想变得更漂亮。
B.“我”不想吃饭,只想玩不被打扰。
C.“我”想让小鸟来住。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演练,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练习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自主认识了课文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归纳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下节课我们具体去看看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作者为了躲避打扰变成了一棵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作者变成树后,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二、课文分析
过渡:你认为哪些想象有意思?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认为有意思的地方多读几遍,说一说它有趣在哪里?
1.“我”变成树的过程有意思。(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预设: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预设:“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板书:变成树:痒痒的 冒出来)
师:在变成树的过程中,英英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预设:先是渴望,然后是奇怪,最后是惊喜。
朗读指导:让我们读出这种情感变化,谁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读句子“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说一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场景?
预设1:我仿佛看到树叶正从我身上长出来。
预设2:我仿佛看到自己正变成一棵树。
2.树上长满鸟窝有意思。(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
预设:树上的鸟窝有各种形状的很有意思。
师:我们看这个省略号,说明后面还有很多形状的鸟窝,同学们想一想,还可能有哪些形状?
预设:心形、月牙形、梯形……
3.各种小动物住进鸟窝里有意思。(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
师:这么多的鸟窝,作者请了哪些小动物住进了鸟窝里?
预设: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
师:想一想小动物们是怎样进窝的?
预设:小松鼠轻轻一跳就进去了。小鸭子可能要别的小动物把它拉上去。
师: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出示9-12自然段)
师:“我变成大树后,看到妈妈到来,有何反应?
预设:紧张、高兴、失望。
4.妈妈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有意思。(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预设:妈妈和小动物们一起在大树上吃东西,边吃边聊,真是太有趣了。
追问:他们在大树上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学生自由发挥,可能会围绕食物、天气、景色说。
追问:看着树上一起分享美食的他们,“我”是怎的反应呢?
预设:“我”饿了,肚子发出了“咕噜噜……”的声音。
师: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师:没有人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因此没有人和我分享食物,“我”馋的流口水了。
5.小动物们讨论“我”的口水有意思。(出示课文第15-20自然段)
师:小动物们将水珠当成了什么?
预设:雨、牛奶、尿、眼泪。
师:小动物们的对话也很有意思,谁来扮演小动物读一读这段对话。
6.英英这么饿,妈妈知道吗?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找一找。
预设1:知道。理由是:……
预设2:不知道。理由是:……
师总结:妈妈知道我贪玩的小性子,了解我最爱吃的食物,于是故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引我回家吃饭。同学们现在明白妈妈是如何知道“我”的秘密的吗?
预设:因为妈妈最爱英英,了解英英。
师:对了,就是因为母爱,这个世界上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英英的妈妈很了解她,也舍不得她挨饿,因此端来美食引诱她回家吃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并引导他们思考,有趣的想象有趣在哪里。师生合作,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二)结构梳理
1.课件上出示本课的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一起梳理课文的结构。
(三)主题概括
1.课件上出示本文的主题内容,让学生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再次梳理课文的结构和主题。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主旨大意。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师小结: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同学们,故事中的英英给自己的大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领我们经历了一次有趣的阅读之旅。老师相信你们和英英一样有许多奇思妙想。
1.课件出示,给自己大脑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有趣的事?
2.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体会想象的魅力,热爱想象。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文中的生字词,并积累摘抄一些好词、好句。
2.发挥想象,想一想、说一说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之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