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一:2.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必修一:2.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7 16: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19世纪后期,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对外扩张道路。
(3)导火线: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兵入朝。
2.经过
(1)丰岛海战: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
(2)平壤战役:清军退回国内。
(3)黄海战役:日本控制黄海。
(4)辽东战役:日占辽东。
(5)威海卫战役: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解读与点拨]
北洋舰队:也称北洋水师,是清朝后期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势力范围:是指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3.结果:中国战败,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教材互补]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刘邓林叶四管带,定致经靖舰同来。视死如归抗强敌,英勇不屈正气在。”
思考
(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次战争的情景?
(2)尽管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奋战,但清政府最终还是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清政府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
(2)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②日军武器装备先进。③清政府统治腐朽,国力贫弱。④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经费不足,战斗力差。⑤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清军作战被动,一败再败。
材料二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中英《南京条约》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
思考
(1)《南京条约》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了什么侵略权益?与前者相比,为什么说它更具危害性?
(3)结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五口自由通商。
(2)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剥夺中国人民。
(3)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二、义和团的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甲午战争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山东、直隶爆发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爆发
1900年,英国人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解读与点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在西方列强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兴起的,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维护了国家主权,捍卫了民族尊严,是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3.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和清军阻击敌人,取得廊坊大捷和杨村车站大捷。
(2)清政府:天津之战清政府被迫宣战,既无应战决心,也无坚决抵抗的部署。
4.结果: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特别提醒]
如何理解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1)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带有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
深化探究
材料 (瓦德西认为)“中国群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思考
(1)义和团运动导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有何变化?
(2)你认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不能实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帝国主义暂时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2.条约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
(2)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3)拆除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途的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解读与点拨]
《辛丑条约》虽然没有割地、开放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岸等内容,但增加了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以及在外交上加强对清政府控制的内容,反映了列强把清政府作为侵华的工具和维护其利益的代理人。
深化探究
材料 见右图
提线木偶
思考
(1)请概括说明漫画反映的主题。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
(2)《辛丑条约》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漫画反映了清政府成为受帝国主义控制的工具。最能体现的是《辛丑条约》中的惩办“首祸诸臣”等。
(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B.黄海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指挥军舰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
2.《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  )
①签订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③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④通商口岸已深入中国内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马关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反映出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对中国的危害更大了,①②③④均是《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特点。
3.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李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注意分析题干所述历史现象是八国联军驻扎北京时所出现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如下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
 英国营盘    德国营盘    意大利营盘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久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答案 D
解析 《辛丑条约》规定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题中各国驻兵符合《辛丑条约》的规定。
5.《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在北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该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A项错误;B项指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D项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产生的影响。
探究思考
1.提示 (1)经济上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
(2)政治上体现了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的愿望。
2.提示 (1)义和团运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盲目排外。(2)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镇压,力量强大。
3.提示 国际上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要求瓜分世界,实力强大;国内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高举反帝旗帜,掀起义和团运动,是爱国的,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义和团盲目排外,又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基础达标]
1.中央电视台在插播山东各城市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告时提到威海的刘公岛,说“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其实刘公岛还承载着一段民族耻辱的历史。它承载的“民族耻辱的历史”是指(  )
A.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首先在此挑起甲午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就是在此打响的
C.刘公岛见证了北洋海军由成立到全军覆没的惨痛历史
D.甲午战争中,清军曾在此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
2.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解析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康有为在诗中写到:“海东龙泣舰沉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相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诗歌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烈场面和签订条约及后果。①②③均正确。
4.清政府1895年5月20日电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即开缺来京觐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此电文对应了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具体内容(  )
A.割让香港岛 B.割让九龙司
C.割让台湾全岛 D.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1895年”“饬令陆续内渡”可知是割让台湾全岛。
5.右图为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
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们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答案 C
解析 将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镇压反抗、瓜分中国)与结果(廊坊受阻、退回天津防守)结合起来即可选出C项。
[能力提升]
6.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不割吾领土”,四个选项中只有《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的内容,故选D。
7.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C项是不可能的史实。
8.下面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及画面内容说明,这次战争结束后,“大饼”的主人(  )
A.“寿终正寝” B.“成为木偶”
C.“支离破碎” D.“日益强壮”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时间信息为“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饼”的主人是清政府。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B。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部队平定叛乱。于是,日本抓住协定的技术细节在仁川登陆。到达汉城后,日本人树了个傀儡“摄政”取代朝鲜国王,并要求中国人撤出朝鲜半岛。中国没有屈从这个要求,急忙从海上向朝鲜派遣部队。4艘巡洋舰从日本海军基地佐世保出动,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打烂一艘巡洋舰,击毁一艘炮舰,俘获一艘炮艇并击沉一艘满载的运输船。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常用的惯例——进攻在前,宣战在后,1894年8月1日双方宣战。——摘自E.B.波特[美国]《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材料二 早在1894年,赫德就预见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的热血,已被过去20余个世纪的思想训练的冷却凝固。但我坚信,这些重创总有一天会表现为最猛烈的怒火,到了那时,我们这些外国人都会被一股脑扫出北京”。——摘自乔纳森·斯潘塞[美]《改变中国》
(1)日本急于“为战争提供借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有利的外部环境?
(2)这场日本“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的战争后来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3)随后发生的试图将外国人“一股脑扫出北京”的“最猛烈的怒火”是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
答案 (1)为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列强的纵容、支持;朝鲜农民起义;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2)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3)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解析 第(1)问结合明治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外扩张的要求进行分析,并从列强、朝鲜、中国等方面归纳出有利的外部环境。第(2)问根据甲午战争的过程进行列举。第(3)问结合义和团在北京抗击外国侵略者以及失败的史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