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4 10:2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市2023—2024学年
初三级第五次学情调研语文科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试室号、座位号、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呜呼!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7)请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皓月东移,伤心客留海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国忧民,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守边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从《卖炭翁》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找出表现内心矛盾的句子,并仿照示例说说内心矛盾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2分)
知识卡片 内心矛盾是指人物内部存在的不同欲望、情感或观念造成的冲突。内心矛盾可以起到增加情节的紧张感、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揭露深刻的人性或社会问题、帮助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示例:《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功业未成与思乡欲归的内心矛盾,衬托了他们杀敌报国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学科节设立的【A】初衷,是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①学生能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享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核心素养。今年的学科节开展了多种项目活动,学生们都(1)yǒng yuè( )参与其中。
【项目一:制作粤剧花灯】②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粤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为目的。一些花灯的设计,虽说不上【B】巧妙绝伦,却也(2)bié chū xīn cái( ),生动有趣,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项目二:绘制书画团扇】③学生通过绘制团扇切身感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学习到包括扇面的半圆形、扇骨的弧线等与团扇结构相关的基本几何知识。数学与美术两个学科融合协作,(3)xiāng dé yì zhāng( )。参加这个【C】附庸风雅的活动,④不仅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内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延伸拓展,还可以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和书画技能。
【项目三:制作“二十四节气”小摆件】学生们【D】辨识每个节气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并了解相应的民俗活动,动手制作一系列节气小摆件,更深刻地理解了节气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领悟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yǒng yuè( ) (2)bié chū xīn cái( ) (3)xiāng dé yì zhāng( )
4.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初衷 B.巧妙绝伦 C.附庸风雅 D.辨识
5.下列选项中对语段画线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①:把“增强”改为“提升”。
B.句②:删掉“为目的”。
C.句③: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后加上“的魅力”。
D.句④:“延伸”与“拓展”互换位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中国鼓,最早是以陶土烧制的“土鼓”,始现于陶器时代。周朝制定了一套完备的鼓乐制度。从那时起,鼓就已经规范地用于古代中国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
由于鼓声似雷霆,人们认为打鼓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鼓顺理成章地成为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与神灵“沟通”的方式。各朝各代,皇帝都会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
鼓在战争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至唐宋时期,社会欣欣向荣,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真正走入了大众百姓的生活各处,鼓声为人们生活带来欢庆和希望。
如今的中国鼓,已然有数十个鼓种。例如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向往的“太平鼓”,展现黄土高原气概,西北农民豪迈性格的“安塞腰鼓”;有豪迈大气的河南开封“盘鼓”等。鼓文化的繁荣,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安定繁荣,正如千百年来,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必然伴随着鼓乐齐鸣的盛景。
6.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鼓的作用。(2分)
7.你的学校正在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会主席围绕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行“中国鼓文化”主题班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6分)
阅读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认识 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儒林外史》) “他”是:(1)__________(1分)
评价 《水浒传》塑造侠义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又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的不同之处是:李逵:(2)__________(1分)鲁智深:(3)__________(1分)
思考 张明同学在阅读了《简 爱》中洛伍德学校、沼泽山庄相关章节后深有感触,写下这句话:“爱是关怀,爱是你我相互的付出和扶持。” 请你选择一个章节,联系相关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诠释这句话。我的回答:(4)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7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略无阙处( ) (2)素湍绿潭( ) (3)属引凄异( )
10.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选自《水经注·江水》)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东入西陵界/任意东西 B.其石彩色/秦王色挠
C.略尽冬春/略无慕艳意 D.泠泠不./来此绝境
1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山 水 纡 曲 而 两 岸 高 山 重 障 非 日 中 夜 半 不 见 日 月
13.我国长江三峡以险著称,但在三峡上却建了很多大型水电站,例如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为什么要选在这里建水电站?请你结合【甲】【乙】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材料一】①一条钢尺、一把剪刀,沿着皮料纹样的走势徐徐截开,打孔、缝合、封边、上蜡……一只手工皮包“新鲜出炉”。
②“从设计图纸,到找皮料,再到做包带,全部是我自己完成的,很有成就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皮具课学员叶女士说。
③叶女士是一位80后幼儿园老师,像她一样晚上在夜校“充电”的人还有很多。北京夜校,市民捣鼓起胶片制作;浙江绍兴,学员摆弄着草木花卉;内蒙古呼和浩特,唐卡课堂吸引一批批青年……各地夜校课程百花齐放,不仅有手冲咖啡、阿卡贝拉等时髦课程,还有越剧、相声等传统艺术,以及粤语、摄影等实操训练。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夏副院长表示,“夜校热”折射出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充实内心、追求梦想的精神需要。首先是年轻人对高性价比美育资源的需求。“在公益夜校,500元就能上12节课,这太划算了!”山东淄博夜校瑜伽课学员张女士表示,如果在商业机构报一个季度的瑜伽班,怎么也得上千元,相比之下夜校便宜不少。
⑤不过,年轻人上夜校不单是为了“薅羊毛”。许多网友表示,平时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下班后只想刷手机放松,已没有气力投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中。与之相对,夜校通过线下授课、点名签到等充满仪式感的手段,重新唤醒上班族的“文化体力”。
(摘编自《青年夜校在一些城市火热“出圈”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2024.01.29《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图片来源于“微博”)
【材料三】①资本嗅觉灵敏,在巨大需求面前,商业机构开始冒头。社交平台内,帖子只要打上“夜校”的标签,几乎不用推广营销,一夜之间便能吸引上百人关注。势头猛,起量快,面对热气腾腾的新产业,市场应该保持理性。
②当下,夜校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被中间商当成了一门生意,甚至出现了“夜校黄牛”。这也提醒我们,与少儿教育和老年大学的热火朝天相比,中青年艺术教育尚存空白。政府组织的市民夜校毕竟供不应求,如果市场化机构能够把握商机,推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未尝不是一件消费者和经营者双赢的好事。这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引导,商业机构可以创新思维,但要进一步增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后劲,就必须读懂年轻人上夜校背后的真正诉求。
(摘编自《上夜校究竟能学啥?读懂年轻人的真正诉求》,2023.11.25《经济日报》)
【材料四】①为确保课程质量,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聘请了一批行业专家担任青年夜校的专家导师,持续为青年夜校的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内容保障。课前,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授课导师进行充分沟通;课中,安排工作人员随堂听课;课后,组织青年学员进行教学评价,力求对课程质量的全过程把控。
②随着热度持续攀升,夜校场地和服务时间都接近饱和,“抢课难”的矛盾愈加凸显。“我们还私下建了群,一有课程放出,谁看到就赶紧转到群里。”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的中学教师谢老师透露自己在当地青年夜校的抢课妙招。“成都市文化馆总校的夜间培训课程抢课开始后第一秒,平台的点击迸发量就达到每秒26万次。”成都市文化馆艺术普及工作部的刘主任介绍,下一步文化馆将会在课程的可选择性、上课时间等方面做进一步调整,同时也会探索更多元的开课时间段,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③“从总体来看,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青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平台仍然比较稀缺。各地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金支持,依托街道、社区等,改扩建更多的活动场地和平台,同时招募高校退休教师、职校教师等力量,让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为更多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的尚副主任表示。
(摘编自《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各地夜校助力青年自我提升》,2024.01.01《人民日报》)
1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地夜校课程百花齐放,青年人上夜校,既可以学习工艺技术,也能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B.由【材料二】可知,“上夜校”这一社会话题在微博有超千万的阅读量,有上千的讨论量。
C.少儿和老年艺术教育资源丰富,未被当成生意用来盈利,而中青年艺术教育与之相反。
D.夜校的出现与发展,不仅能让青年再学习,提升自我,还为文化消费市场增添了活力。
15.青年夜校为什么能在一些城市火热“出圈”,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16.小粤所在的城市刮起了一股“夜校热”,政府向市民征询意见,怎样才能进一步呵护好这股“夜校热”,让夜校更长久地保持青春活力?小粤也想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帮小粤列出几条可行的意见。(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14分)
大雁快飞
申平
①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捡牛粪。
②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说:“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在家干活呢!”
③翻过山岗,就到了草原。风更猛烈了,人哈出的热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
④天渐渐亮了,路两侧已经枯黄的草地上,开始出现了一堆堆、一溜溜黑乎乎的牛粪。爷俩各自走到路的一侧,开始捡拾那些湿的和半湿不干的牛粪,捡满一篓,就找个高岗倒出、摊开,接着再捡。这活儿李进老早就干过,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烧牛粪,牛粪成为人们争抢的东西。这几年包产到户了,庄稼的秸秆都烧不完,已经没人捡牛粪了。但是爹仍然在捡,他是要留着秸秆喂家里的牛羊呢。
⑤捡了几筐牛粪,身上已经开始发热了。李进忽然发现,在一处低洼的地方,卧着一片灰白色的东西,好像是一群羊。走近了才看清,哪里是羊,分明是一群大雁,一只只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咦,这群大雁,见人来怎么不飞呢?李进走过去,喊叫了几声,又用粪叉去碰,雁群依然不动。李进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大雁是被突如其来的寒潮冻死了。
⑥李进立即放下背篓,跑上高岗,挥手喊他爹。他爹快步走过来,看到一地死雁,立即高兴地叫起来:“啊呀,发财了!”他过去挨个踢着大雁,然后扔下背篓,对李进说:“你在这里看着,别让别人抢去。我回去赶车,咱拉回去,卖钱花!”
⑦看着爹连跑带颠地走了,李进的目光又落在那些大雁身上。大雁有的是两只靠在一起,有的是单独趴着;有的脑袋插在翅膀里,有的耷拉在地上。他弯下腰,用手摸着它们,小声嘀咕:“你们怎么就冻死了呢,真是太可惜了。”
⑧李进从小就喜欢大雁。听说这鸟生活在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到秋天来临,就可以看见它们一群群从头顶上空飞过。奇妙的是,它们有时会排成“一”字,有时又排成一个“人”字。有时候,它们也会在草原上歇歇脚,以前有猎人会乘机猎杀它们,但这些年提倡保护动物,已经没人敢捕杀它们了。望着这群大雁,李进心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想到大家在操场上走步、唱歌的场面。一场高考下来,他们有的展翅高飞了,有的也遭遇了严寒,比如自己……李进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
⑨他开始把大雁往一起堆。每捡起一只,都会仔细观察,他觉得这么大的家伙竟然可以在天上自由飞翔,真是不可思议。它们尽管死了,仍然那么美丽、迷人。
⑩一共35只大雁,李进把它们一只只抱到土坎下,挤挤挨挨地摆了一大堆。望着这堆大雁,李进想着它们很快就会变成爹手里的钞票,成为人类的口中食、腹中餐,竟然有点儿心疼。不过他又想到,反正它们已经死了,这也许是个机会,可以趁着爹高兴,和他商量一下自己去复读的事情。忽然,他发现一只大雁似乎动了一下。他急忙扑过去,伸手去摸它,透过羽毛,他感觉到它的身体似乎有了温度;再摸别的,好像也在回暖。哦,大雁并没有死,它们是冻僵了呀!现在它们被集中到背风的土坎下,就又缓了过来。李进心中一喜,但是心马上又是一沉:如果大雁跑了的话……
这时候,李进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上前去扭大雁的脖子。只要抓住用力一扭,大雁的小命就完了。家里人杀鹅、杀鸭就是这么干的。他提起一只大雁,比划了一下,却下不了手。这么美丽的鸟儿,怎么可以杀害呢!且不说国家提倡保护动物,就是没提倡,也不能杀生害命啊!而且它们的命运和自己是多么相似啊!
想到这里,李进把心一横,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盖在了雁群上面,他瑟缩着身子,跺脚大喊:“大雁大雁,快快醒来,快快醒来吧!”
啊,大雁真的开始一只只动起来了。醒来的大雁看见他,显得惊慌失措,开始四散奔逃,但是它们行动笨拙,一时无法起飞。这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野狗,扑过去追咬大雁。李进急忙拿起粪叉,喊叫着过去打狗,又扔石头把它们撵得远远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大雁已经全部苏醒了。它们聚在一起鸣叫,好像在商量事情。看见他来,忽然一起扇动着翅膀奔跑起来,接着一只只腾空而起。但是它们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在李进头顶上绕了两圈,嘎嘎地叫着,似乎在向他表示感谢。
李进从地上捡起羽绒服,一边儿在草地上奔跑起来,一边儿挥舞着衣服,喊叫着:“大雁大雁,快点飞吧,高高地飞吧,飞到南方去吧!”
跑着跑着,李进突然停住了。他看见他爹赶着一辆毛驴车,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他立刻蔫了,什么也没说,穿上衣服继续去捡牛粪。他知道,今天的一场打骂是避免不了了,复读的事情也别提了。他霎时感觉心里凉透了。
奇怪的是,这天爹什么也没说。晚上娘告诉他,爹同意他去复读了。【甲】看着惊讶的李进,娘又说:“你爹说你早上放飞大雁,在草地上又跑又叫的样子挺招人稀罕的。觉得也应该让你像大雁一样高高地飞。他知道你有意放跑了大雁,还夸你有爱心呢。”
【乙】李进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7.请按小说三要素梳理文章内容。(2分)
人物 李进、爹、娘
环境 寒潮过后的草原
情节 起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父亲看到“死雁”喜出望外,回家赶车准备拉去卖钱;李进把大雁集中放在背风土坎下,当发现大雁只是冻僵了,他脱下羽绒服盖在大雁身上;大雁醒来,野狗追咬大雁,李进把野狗撵得远远的;大雁一只只腾空而起,在李进头顶绕圈。 结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说中常常留有空白,文中【甲】【乙】两处有留白,任选一处,用第一人称补充李进的心理活动。(3分)
我选处______,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第⑧段看似多余,请分析原文没有删去的原因。(4分)
20.《时代新报》设有“人与自然”“青春底色”“人生感悟”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三、作文(50分)
21.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置顶”是放置顶端之意。将真情置顶,可见性情;将诚信置顶,可见品质;将勤奋置顶,可见理想;将奉献置顶,更可见家国情怀……正值青春的你,会将什么置顶呢?
请以“将__________置顶”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或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演讲稿观点要明确,记叙文内容要具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初三级第五次学情调研语文科答案
1.(10分)(1)朔气传金柝 (2)拄杖无时夜叩门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蜡炬成灰泪始干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夜阑卧听风吹雨(一空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2.(2分)示例一:《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0.5分)写出了卖炭翁希望天气暖和不再挨冻又希望天气寒冷多卖炭的内心矛盾(1分),表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0.5分)
示例二:《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0.5分)写出了词人向往天上,却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1分),这种矛盾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0.5分)
3.(3分)(1)踊跃 (2)别出心裁 (3)相得益彰(一空1分)
4.C【解析】“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学校活动,褒贬误用。
5.D【解析】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应把“学生们”调到“不仅”前。
6.(2分)示例:①古代祭祀天地,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②在战争中为军队助威:③在演出、喜庆集会、劳动竞赛中为人们生活带来欢庆和希望;④寄寓人们的美好愿望或展现地方特色(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写对一点0.5分,四点2分)
7.(2分)活动示例:举办“中国鼓文化”图片展、举行“中国鼓文化”诗歌朗诵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等(合理不重叠即可得分,一点1分)
8.(6分)①严监生(1分) ②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不讲究策略)(1分) ③粗中有细,豁达明理(处事谨慎)(1分) ④(3分)示例一:在洛伍德学校,简·爱因校长的示众侮辱陷入绝望,海伦的劝慰让她重拾生活信心(1分);海伦得了伤寒,简·爱深夜偷偷探望,陪她度过人生最后一夜(1分)。两人之间的爱是彼此的付出和扶持(1分)。
示例二:简·爱把叔父留给自己的全部遗产分成四份,将其中三份送给圣约翰三个表兄妹,以报答三兄妹在她饥寒交迫时的照顾(2分),简·爱与圣约翰三兄妹的爱是彼此的付出和扶持(1分)。
9.(3分)(1)同“缺”,空隙、缺口。 (2)急流。 (3)延长。
10.(4分)(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分。“自”“亭午”“夜分”“曦”各占0.5分)
(2)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分。“虽”“奔”“御”“疾”各占0.5分。)
11.(3分)A
12.(3分)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断对一处1分,多断不给分。)
13.(4分)①水流湍急,“峡中水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地势险要,“两岸高山重障”“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③水量大,“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前两点每点2分,后边两点每点1分,最多4分,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
参考译文: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显凋零,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山松说:常听说峡中水流湍急,记录下来的或口口相传的都是拿恐惧相警戒,不曾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
14.(3分)C
15.(3分)①夜校课程价格便宜。②夜校课程内容丰富,能让青年人学到知识和技能。③夜校的出现与发展满足了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充实内心、追求梦想的精神需要。④夜校重新唤醒上班族的“文化体力”。(每点1分,三点3分)
16.(4分)①夜校及相关机构要深入探析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心理,读懂年轻人的真正诉求,推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②相关文化馆、青年文化宫等要不断完善夜校的服务供给,扩大夜校的地域范围,解决“抢课难”的矛盾,还要确保课程质量。③政府要加强引导,相关部门也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下足功夫。(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7.(2分)(1)李进高考失利,跟随他爹去草原捡牛粪,偶遇冻僵的群雁。(1分)(2)李进他爹看到儿子放跑大雁、奔跑喊叫的情景,被感动,同意让李进复读。(1分)
18.(3分)示例:选【甲】处:啊?爹同意我去复读?这是真的吗?我不会是做梦吧?爹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呢……(没有用第一人称0分,写出对父亲同意“我”复读的惊讶,不解,激动等心理即可)
选【乙】处:谢谢你,大雁!谢谢你,爹!我一定会像大雁那样勇敢追逐我的梦想,不让你失望!(没有用第一人称0分,写出对父亲的感恩心理即可)
19.(4分)①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李进看到“死雁”觉得可惜的原因(1分),李进从小崇拜大雁,熟悉大雁,知道大雁是受国家保护的动物。(1分)②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李进由眼前的大雁想到自己高考失利和同学,内心的酸楚。(1分)表现出李进渴望继续求学、追逐梦想的愿望(1分)③为后文写李进用羽绒服给大雁取暖、放跑大雁做铺垫。(1分)(最多4分)
20.(5分)示例一:“人与自然”栏目。(1分)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围绕人与自然选材。文章叙述了高考失利的李进看到一群冻僵的大雁后,以为它们被冻死了,先是惋惜,后发现大雁没有冻死,由此想到大雁和自己的命运相似,于是给大雁取暖、放跑大雁的故事。(2分)从主题角度看,选文赞美了李进关爱、救助动物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2分)(选其他栏目,从选材和主题上分析,有理有据都可得分。)
示例二:“青春底色”栏目。(1分)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围绕青春成长选材,叙述了高考失利的李进看到一群冻僵的大雁,想到大雁和自己的命运相似,于是给大雁取暖、放跑大雁,感动了父亲,得以复读的故事。(2分)从主题角度看,李进善良有爱心、积极进取、追逐梦想的形象,符合“青春底色”主题。(2分)
示例三:“人生感悟”栏目。(1分)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围绕成长感悟选材。叙述了高考失利的李进看到一群冻僵的大雁,想到大雁和自己的命运相似,于是给大雁取暖、放跑大雁,感动了父亲,得以复读的故事。(2分)从主题角度看,李进虽然高考失利,但他始终渴望复读,追逐梦想,最终得偿所愿,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梦,永不言弃。(2分)(主题答到我们要尊重保护自然,好人有好报,父爱深沉等可以给1分)
21.作文
【详解】此题考查半命题作文。注意演讲稿格式及文体的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