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回顾上一课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形特征
工具、
生产生活
社会组织
元谋人
170万年
云南省
元谋县
会制造工具
使用火
?
70-20
万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保留了猿
的某些特
征
打制石器和木棒
狩猎、采集
使用火保存火种
原始
人群
3万年
周口店龙
骨山山顶
洞穴
与现代人
基本相似
磨制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采集、狩猎、捕鱼
氏族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回顾上一课
?
想一想: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体质进步:
2.工具制作
及技术进步:
3.生活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
温馨提示:先自己阅读,组长组织核对答案,组员轮流发言,决定派代表回答
尖状器
刮削器
砍砸器
用于刮削木棒或兽皮
用于割剥兽皮或挖取树木和昆虫、地下的根茎
用于砍伐树木和狩猎用的木棒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掌握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2、知道河姆渡人的生活区域和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半坡居民的生活区域和生产生活状况
4、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的差异
学习目标
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仅仅靠野外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你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受季节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自己种植农作物
导入新课
什么是农业?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内容讲解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等
那么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目录
1、原始种植业
2、原始畜牧业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1、原始种植业
采集野生植物
栽培植物
采集
粟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
北方地区
1、原始种植业
稻
粟
黍
(2)地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3)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ěi sì)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猜一猜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呢?
1、原始种植业
2、原始畜牧业
猎取野生动物
驯化野生动物
饲养家畜家禽
狩猎
——家畜的饲养开始出现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小结
2、原始畜牧业:
3、重要标志:
4、意义: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ěi sì)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家畜的饲养开始出现。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原始种植业: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次惊人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原始农耕居民生活的神秘面纱。
遗址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堆积厚度4米左右,包含了大量遗存、遗骸、遗迹,以及数以千计的各式器具。
遗址上生活着的就是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居民。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年代
生活地区
房屋建筑
原始 农业 农作物
生产工具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南方长江流域)
水稻
磨制石器、骨器,以骨耜最为典型
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陶器、玉器、简单乐器、
雕刻、天然漆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名称:
原因:
干栏式房屋
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通风防潮。
河姆渡居民
开始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
地位: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七千年前的古水井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
地位: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这说明河姆渡居民已掌握凿井技术,他们饮水更方便了。
木结构水井
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水稻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河姆渡人的农作物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河姆渡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耜(sì )、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磨制石器、骨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
狗头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居民不仅制陶,而且开始原始畜牧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牛肩胛骨
河姆渡人的畜牧业
河姆渡的出土陶埙,埙身呈鸭
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
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玉璜
玉玦
扁腹釜
说明河姆渡人
会制作陶器、玉器
和简单的乐器。
河姆渡人的原始手工业
又称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牙雕,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具有极珍贵的历史价值。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出土的“朱漆碗”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质,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它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河姆渡人的原始手工业
一、河姆渡遗址中几个中国或世界之最:
随堂检测
1.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2.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4.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
二、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随堂检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类别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距今年代
生活地区
房屋建筑
原始 农业 农作物
生产工具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南方长江流域)
水稻
磨制石器、骨器,
以骨耜最为典型
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陶器、玉器、简单乐器、
雕刻、天然漆
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北方黄河流域)
粟
(1)农业: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猪、狗等
(2)渔猎:弓箭、长矛、石球、
渔叉、渔钩、渔网
陶器(彩陶)、装饰品、乐器、
纺织、制衣
黑陶
复原图
剖面图
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冬季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遮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房屋建筑
它性喜温暖,耐旱,适应性强,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
农作物
粟
北
公共墓地
窑场
半坡聚落遗址内部结构
公共活动场所
壕沟
房屋建筑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遗址骨铲
半坡遗址角锥
石网坠
生产工具
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鹿纹彩陶盆
从这些图案你能看出什么?
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品味,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陶器上刻画的符号
陶器
牙饰、蚌壳饰
陶环、石环
装饰品
出土的骨锥
纺织
出土的骨针、骨梭
出土的纺轮
原始 居民 距今 年代 生活 地区 生产 工具 粮食作物 房屋 样式 饲养 家畜 陶器 其他
河姆渡
居民
半坡
居民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磨制石器,耒耜
磨制石器,
骨器、角器
水稻
粟
干栏式
半地穴式
制作黑陶
彩陶,出现刻画符号
猪、狗、水牛
猪、狗
制作玉器和乐器
纺线织布制衣
原始农业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课堂小结
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定居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粮食
建造房屋
饲养家畜
手工业制造(陶器)
相同:
1、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异同?
(1)都使用磨制石器
(2)都开始了原始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
(3)都开始了定居生活(建筑类型不同)
不同:
(1)所处地域不同(河姆渡居民处于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处于黄河流域)
(2)建筑类型不同
(3)种植作物不同(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
(4)使用陶器不同(河姆渡居民使用黑陶,半坡居民使用彩陶)
随堂检测
2.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
4.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C
B
A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