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4 16: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乱世中的新机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通过绘制时间轴、解析地图等方式,知道东晋建立的时间、地点,东晋王朝统治特点,南朝政治的基本概况,明晰东晋、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史实,初步养成历史时序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地图、史料等材料的解析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认识到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史料探究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主要为政权更迭频繁,而中蕴含着新机(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得以开发)这一主线,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家国情怀)
目录

乱世:政权更迭之东晋的兴亡

乱世:政权更迭之南朝的政治

新机:江南地区的开发
壹 乱世:政权更迭之东晋的兴亡
壹 乱世:政权更迭之东晋的兴亡
结合教材目录并联系所学,完成以下政权更替的填写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单元时间架构
晋元帝司马睿
(一)东晋的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快速浏览课本P54,完成下面朝代知识卡片
观察以上两幅地图,对比西晋的疆域,东晋的疆域范围有什么变化。
疆域变小,拒守南方
公元317年
建康
司马睿
(二)东晋的统治特点
材料一: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东晋政权的扶持依赖的是谁;“王与马,共天下”反映的信息是什么。
王导(政治上);王敦(军事上)
反映的信息:皇族与士族共同掌握天下的现象
(三)东晋的军事行动
祖逖北伐
阅读P90页相关史事及以上图片,说说关于祖逖的故事,并从中归纳祖逖身上蕴含的精神品质。
图说历史
(四)东晋的衰亡
材料二:淝水之战后,北方胡族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东晋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立即趋于炽烈……经过复杂的斗争后……东晋朝廷的辖区,实际上只剩下江南一隅,赋税兵徭的沉重负担,就全部落到了江南八郡农民身上,江南农民除了起义之外,再没有别的出路了。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概括淝水之战后东晋面临着什么问题?
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420年,东晋灭亡
贰 乱世:政权更迭之南朝的政治
(一)南朝的概况
东晋灭亡后,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观察以上地图,说说疆域最大的是哪个,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疆域最大:宋;共同特点:都是南方政权,都城均在建康
(二)南朝政权特点
朝代 (南朝) 建立者 称帝前曾任官职 时间 都城
宋 刘裕 平北将军 420-479 建康
齐 萧道成 骠骑大将军 479-502 建康
梁 萧衍 总领中外军事 502-557 建康
陈 陈霸先 车骑大将军 557-589 建康
问题思考:
1.从时间和南朝几任皇帝称帝前曾任官职来看,四个南朝政权有何相似之处?其中反映了什么信息?
南朝政权一览表
相似之处:
存续时间较短;皇帝称帝前均为武将;
证明信息:
政权更替频繁;多是武将夺权
(三)南朝的社会局势
观察地图,东晋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相比于北方政权,有什么特点。
北方政局混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小组合作探究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始,将目前所学过的朝代和都城填入以上空格,并尝试从王朝更替和都城的变化中探寻历史规律

(咸阳)
西汉
(长安)
东汉(洛阳)
魏(洛阳)

(成都)

(建业)
西晋(洛阳)
十六国
东晋(建康)
北朝
南朝
(建康)

历史规律
1.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2.秦汉时期,都城集中在北方,表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仍处于黄河流域;
3.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持续得到开发。
叁 新机:江南地区的开发
在《史记》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以上材料中的楚越之地指的是哪里?描述的景象如何。
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还未开发,你和你的小组伙伴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你们打算合力开发这一地区,挣得第一桶金。现在你们开始了筹划……
任务:
1.讨论目前开发江南地区所遇困境;
2.寻找解决办法(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归纳总结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
3.说出你们期待的江南地区的改变。
小组合作探究
劳动力欠缺
水利设施不完善;
政府政策……
1
2
3
4
开发所遇困境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江南现状
生产技术落后
无先进生产工具
(一)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可以看出的人口迁徙的方向是什么;以上人口迁徙可以解决江南开发的什么困境?人口迁徙除了能够解决开发困境,还有什么影响。
图一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在南北生产工具中择善而用。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人口迁徙方向:从北到南;可解决的困境:人口南迁带来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影响: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一)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二:东晋南朝基于维护半壁江山的政治需要,不得不重视江南农业和水利的开发。
—王家伦《东晋南朝江南农田水利的发展》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
材料四:(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宋书》
以上材料可以解决江南开发的哪些困境?
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一)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归纳总结)
统治者的政策支持;使得江南农业和水利得以发展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优越的自然环境;
辛勤的劳动人民……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力,生产工具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江南地区开发图
观察江南地区开发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商业
冶铸、造船、造纸、制瓷、纺织有显著发展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建众多水利工程;农业多种经营
出现众多商业城市,尤其建康;
手工业
农业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如果国宝会说话: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有“青瓷之王”之誉。
南朝青瓷莲花尊
此件青瓷莲花尊的出土反映了哪些信息。
佛教盛行;制瓷技术发达……
材料五: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此时的江南地区现状
(三)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上图反映的是什么现象;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秦汉时期
北方经济发达
魏晋南北朝
南方经济发展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现象: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江南地区经济富庶,人民生活富足,手工业发达……
材料六:
东晋的建立: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政权的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王朝:宋、齐、梁、陈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的政治
东晋的兴亡
原因
影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东晋的军事行动(北伐、淝水之战)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战乱少、较安定……
课堂小结
东晋的灭亡:420年,东晋亡
政权特点
小试牛刀
1.《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A.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2.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小试牛刀
3.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5.“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