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技能目标:尝试分析浮力与重力、压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能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较为严谨的科学结论
情感目标:积极尝试改进科学实验方法,促进科学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增强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四课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浮力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大概说出影响沉浮的因素、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浮力的应用等基本知识,但对于浮力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浮力与其他力(重力、拉力、压力等)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浮力有多大,这些问题对中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而对小学生来说要理解就显得更加艰难,但是本课只要学生能基本认识各力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改进科学实验方法能更加有利于进行科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
3重点难点
重点:浮力的计算和各平衡力之间的转化
难点:浸入水中物体浮力的测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环节
一、感受浮力及观察伴随的现象
师:创设情境1,(展示台上准备一个装了染成红色水的大水槽,一块大泡沫块,吸引学生注意力)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个力气大的同学,帮老师将泡沫块压入水中,请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泡沫板到了水中、水上升了、那位同学很费力。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水位有变化,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生:因为物体挤占了水的位置,排开了水。
师:你真会分析,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作排开的水量(板书排开的水量),这位同学,谈谈你刚才的感受?和大家所说一样吗?
生:向下压的时候感觉很费力、有一股向上顶的力。
师:这股力是帮助你还是妨碍你向下压泡沫块呢?
生:妨碍。
师:说明这股力量(手势,向上),同学们,这是什么力?
生:浮力(板书浮力)
师:正如大家所说,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种向上的力,我们将这种力称作浮力(点击ppt出示浮力定义),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浮力(板书课题,同时ppt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实验的导入,同学生动、形象的操作演示、水槽中水位的直观变化,这些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关注程度,能有效地向学生渗透浮力的方向以及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水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为后面实验研究排开的水量与浮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
二、分析静止浮在水面的泡沫块重力与浮力关系
师:点击ppt,创设情境2,回到刚才的实验,大家请看,现在静止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块除了受到浮力还受到什么力呢?
生:浮力、重力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两种力的?(引导学生)
生:物体与水接触,自然受到浮力,同时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吸引,所以泡沫块还受到自身的重力。
师:这两者之间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
生:重力大。
生:浮力大。
生:两者相等。
师:如果不相等呢?
生:会下沉或会上浮,反正不会静止
(小结: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否则不会平衡,借助跷跷板平衡巩固认识)
三、分析有压力介入后浮力、重力、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创设情境3,老师做一次刚才的实验,通过大屏幕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下,泡沫块浸入水中,(同时点击ppt显示压入水中的状态)质疑,现在浮力还等于重力吗?请小组讨论讨论,浮力、压力、重力三者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板书这三个力)
(小结:你们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小组说一说。)
小组讨论。
生:浮力=重力+压力
师: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和刚才静止一样,不然不会平衡
师:你真善于思考,请你用个数学式子表示这三者关系?
老师强调:也就是说,要测量浸入水中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只需要测量物体自身的重力和施加的压力即可。
(设计意图:层层推理,通过重力与浮力两种力的平衡过渡到重力、压力与浮力三种力平衡,强化推理过程,同时渗透力的转化,在第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自身受到的重力大小,而三力平衡中,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与压力的和,从而间接获得浮力的大小。)
可是压力是向下的,测力计能在水中往下拉吗?(引起学生思维冲突)
生:不能。
师:我们能想个什么办法改进一下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看大家能不能受到一些启发,小组讨论讨论。将你们测量浮力大小的设想在5分钟内画在实验记录单上,看哪一小组最快。
(学生思考画图,老师巡视,适时引导。)
汇报交流:(此时大部分小组已经画出了测量方法图,展示实验图并交流)
师:谈谈你们这样设计的理由,好在哪里?(语言引导)
生:将向下的压力转化为向上的拉力。
师:你们怎么使用材料客服困难的?
生:就像升旗一样,借助这个吸盘改变压力的方向,变成向上的拉力。
师:你们真会思考,现在浸入水中的泡沫块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和施加的拉力之和。浮力=重力+拉力(在ppt上重点显示)
师:重力我们可以借助测力计测量,拉力呢?
生:也可以借助测力计
师:测力计上显示的数据是浮力吗?还得怎么做?
生:不是,拉力加上重力才是物体的浮力
师:大家分析得很透彻了,动手实验之前,我们先看看几个温馨提示,同时请组长仔细观察实验记录单,给小组成员分配好任务,共同完成实验。
(设计意图:再次转化,将向下压力转化为向上的拉力,不仅方便测量,同时,只要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泡沫块所受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的操作、观察以及记录单的填写,得出排开的水量与浮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汇报交流:
师:请小组汇报员说说你们实验的结果以及得出的结论。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测出了哪些数据?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各种情况下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水量多受到的浮力大:排开的水量少受到的浮力小。
师:大家和科学家一样,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了解了浮力重要的奥秘,排开的水量多,浮力大,排开的水量少,浮力小(补充:板书完整)
六、学以致用,巩固所学:
师:泡沫块压入水中,松手,会怎么样?为什么会上浮?
生:浮力大于重力
师:那物体在水中下沉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下课。
(设计意图:留下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
中探究更多有关浮力的知识。)
活动2【导入】板书
浮力
多大
排开的水量 浮力浮力=重力+压力(拉力)
少小
活动3【导入】实验记录
泡沫块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记录表
第小组组员:
1、泡沫块受到的重力是()N2、原来量杯中的水量()ML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水的刻度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多少与浮力大小关系是: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