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使至塞上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一生·仕途
名将之后·出生 699年生于名门,祖父王瑾为隋末唐初的名将,其父王处廉,官至汾州司马。
金榜题名·入仕 721年,进士及第,为官太乐丞。
“舞狮”受牵·被贬 伶人擅舞黄狮子(只准舞给皇帝观看)而受到牵连,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名相赏识·拔擢 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名相遭贬·出塞 737年四月,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节度使殁·归都 738年,崔希逸病殁,王维返回长安任侍御史。
主持南选1·南下 740年,以侍御史的身份知南选,并到了襄阳。
官途辗转·调动 742年,官左补阙,迁库部郎中。743年,丁母忧而离开了长安。 746年,还朝复职。 752年,为文部郎中。 755年,官给事中。
安史之乱·被俘 756年,安禄山反,玄宗出走,王维扈从不及,被拘禁在菩提寺;后即押往洛阳授以伪官,但仍遭囚禁。
叛乱平定·升迁 758年,责授太子中允,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又拜给事中。759年,转为尚书右丞。
王维的一生·隐居
隐居嵩山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嵩山作》)
隐居终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王维的一生·成就
诗歌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擅长写五言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与李白并存“盛唐诗坛双子星”,存诗400余首,以写景诗最负盛名,诗歌风格清丽自然,多赞美田园风光,表达闲适心情。代表诗句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等等。
绘画 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音乐 曾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注释:1.南选,为唐朝针对南方偏远地区实施的科举制度。因为进京参加考试山高路远,费用颇高,很多南方举子不愿意进京参加考试,官员任期结束时进京铨选也比较麻烦,故而唐朝统治者特辟“南选”。
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单车:单车独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居延:古县名,在今甘肃张掖北。
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泛指远行的人。
归雁:向北飞的大雁。
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长河:黄河。
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官名。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赏析】
诗句 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结构 首联
内容理解 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地点“关塞”及事由“出使慰问”。
抒发情感 关塞迢迢,山高路远,此时诗人形单影只,内心感到孤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结构 颔联
内容理解 紧承首联,用“征蓬”和“归雁”两种意象,诗人自我感觉既像征蓬又似归雁。
手法 意象使用,“征蓬”指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归雁”指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抒发情感 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结构 颈联
内容理解 此联为转折,由个人的小心情转写自然大境界,写出了广袤沙漠中,一缕烽烟直上,蜿蜒黄河上,一轮落日浑圆的大漠壮丽景象。
炼字 “直”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茫茫大漠中烽烟孤单直立的苍凉景象,突显了大漠既孤寂荒凉又壮观、刚劲、坚毅的奇异特点。
“圆”字既形象地描写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给人的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柔和的奇特感受。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抒发情感 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熔铸诗人的孤寂落寞情绪。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结构 尾联
内容理解 继续叙事,写边关战事紧张。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抒发情感 呼应首联,总结情感。个人失意在大漠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中心思想】
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叙事,交待了地点和诗人使至塞上的缘由。
B.诗人在颔联里以蓬草、归雁自比,写出了自己的飘零之感。
C.颈联描绘了大漠奇美壮丽的景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尾联借“燕然”典故,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2.古诗鉴赏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颔联中的“征蓬”“归雁”有何表达效果?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语:边塞诗自唐代兴盛以来,写者众多,题材丰富,蔚为大观。【甲】诗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诗,他看似身负慰问之任,实则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借“ ”和“ ”自比,表达了此时的抑郁激愤之情。
小文:是的。但李白却是豪迈之人,他在【乙】诗的尾联中借“ ”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 的雄心壮志。
小语:这两首诗不但在感情上不同,而且在描写塞外的景物上也各有特色。王维在【甲】诗中着眼“大漠”“长河”等景象,写出了塞上景色 的特点;李白在【乙】诗中借“雪”“寒”等具有季节性的景色和特征,表现了塞外环境苦寒、凄冷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在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全下面的空格。
5.王维作完此诗后,希望友人称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请简要分析王维希望友人称赞这一联的原因。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草,本义指茎秆比较柔软的草本植物,古诗中常引草入诗,表达情感。因此,诗文中带有“艹”字头的汉字大多都意蕴丰富,各具情韵。请认真阅读两首诗,补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说文解字》里关于“艹”的解释为:百卉也,从二中,凡舛之属,皆从艸。 带“艹”的字的意象 出处 寄托的情感
①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②
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
7.“小桥流水人家”与“枯藤老树昏鸦”描绘的景象并不协调,请说说作者将两种不协调的景象放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8.在大唐不夜城感受到浓郁的盛唐文化后,同学们准备制作唐诗诗集,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同学们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了分类,准备制作成不同的诗集。请你根据下面这类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相近点,给这个诗集命名。
《使至塞上》(王维) 《雁门太守行》(李贺) 《凉州词》(王翰)
(2)诗集的扉页需要写一段寄语,请回顾你记忆中的唐诗,仿照已给出的句子,完成创作。
寻梦唐朝
当月儿升起,我想起李白追随它的影子,思乡的情愫很长很长。
当雨声入耳,①
当花儿开放,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D.有误,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写作者从侦察兵的口中得知主帅镇守前线,此处“燕然”是对战争胜利的期待,运用汉代窦宪“燕然勒石”的典故,间接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选项“直接抒发”错误;
故选D。
2.诗人以“蓬”、“雁”自比,传达出内心漂泊无定的感受,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北归的大雁一般正朝胡人的天空飞去。此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地,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出使边塞)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征蓬、归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单车”形容轻车简从,借蓬草自况,写孤身出塞的飘零之感,抒发诗人的孤单寂寞。
3. 征蓬 归雁 楼兰(斩楼兰) 征战沙场、为国杀敌 苍凉雄浑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及诗歌内容。
①②【甲】诗“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这两句诗表面上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实际上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③【乙】诗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运用典故,借用傅介子出使西域,杀死楼兰王慷慨复仇的故事,虚实结合,表达了边塞将士赴身疆场,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④【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这句诗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的结合,写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突出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
4.抑郁、苦闷 赞叹、释然 5.示例:诗人用几笔雄健粗放的线条,不仅勾勒出塞外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也有力地表达了对此景色的强烈赞叹,还将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色描绘之中,所以他希望友人称赞这一联。
【解析】4.本题考查情感分析。
结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可知本诗首联诗人写自己轻车简从出使遥远的边关,表达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与失意。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而去的“征蓬”和振翅北上的“归雁”,流露出自己被排挤的抑郁和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苦闷。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由此,诗人看到大漠风光时的心情由孤独抑郁转为开阔豁达。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从侧面反映了戍边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情绪由此高涨,赞叹将士们以身为国的热情,也将个人失意的情绪消散在雄浑的景象中。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河流,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据此描述原因即可。
示例:诗句中的“直”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从孤寂到开阔的情绪转变,所以诗人希望友人称赞这一联。
6.①蓬②参考答案:感叹身世飘零,诉说孤寂之情。③参考答案:寄托羁旅行人的孤苦、惆怅之情。 7.(“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景象是温馨,“枯藤老树昏鸦”描绘的景象是悲凉的)作者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为了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解析】6.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和情感。
第一、二空,结合“带‘艹’的字的意象”的提示,可知这里指的是“蓬”。“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
第三空,《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枯藤:枯萎的枝蔓。寄托了羁旅游子的怅惘孤苦之情。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小桥流水人家”选取了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的温馨、美好、恬静的画面,这和“枯藤老树昏鸦”所展现的凄凉、萧瑟形成对比,游子看到的这幅温馨的画面越美好,越感受到独自漂泊在外的凄凉和孤独,这是以乐景写哀请,用温馨、美好的画面反衬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
8.(1)[示例]边塞集
(2)[示例]①我看见杜甫坐在春夜的窗前,脸上洋溢着欢喜的微笑。②我听见李白在花间月下,独自倾杯感叹知音难寻。
【详解】(1)本题考查唐代诗歌分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使至塞上》描述了使臣出使边疆的旅途所见,展现了边疆的雄浑景色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抒发了诗人对边疆安定的期望。《雁门太守行》通过描写边关战争的激烈场面,赞美了守边将士的英勇无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和对英雄的敬仰。《凉州词》则是一首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通过描写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此,将这些诗歌归类于一个诗集中,命名为“边塞集”是非常合适的,它能够准确反映这一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唐代边塞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唐诗的理解和仿写能力。仿写时,首先要回忆起自己记忆中的唐诗,并从中筛选出与“月儿”“雨声”“花儿”相关的诗句。然后,仔细观察例句的结构,理解其意思和表达方式。例句结构“当(某种自然现象或声音)出现,我(动词)(某个唐代诗人)(在某种情境)的(某种行为),感受或情感的描述”的句式,表达了对唐诗的怀念之情。最后,根据例句的结构和语法,仿写出与例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同时,要根据所选的唐诗,将“月儿”“雨声”“花儿”与诗句中的意象联系起来,并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使仿写的句子更加生动优美。
示例:①我看见王维在山间溪流旁,悠然自得地弹奏着古筝。
②我闻到崔护在桃花盛开的村庄,回忆着曾经的相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