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6 年、月、日 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6 年、月、日 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4 11: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
备课组:三年级
“ 年、月、日 ”单元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课标中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涉及“认识年、月、日”的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年、月、日的秘密: 1.知道24时计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 3.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之法确定一年四季的,培养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生日是几月几日,儿童节是几月几日,暑假是几月份,过了12月又将开始新的一年等。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起对年、月、日的初步印象,一些特殊的月份、日子更是在学生心中积淀了特殊的情感。为此,教材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意识地精选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知识。例如,第70页的主题图,就直接在年历上标注了一些节庆的日子,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节庆的日子;第72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第75页的主题图,选取学生在一天24小时中生活、学习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配上相应的钟面表示时刻,引出24时计时法。这些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以及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掌握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掌握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任务】 1.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 知道24时计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 3. 学习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时安排】 (1)年、月、日(1) (1课时) (2)认识平年和闰年 (1课时) (3)24时计时法 (1课时) (4)利用24时计时法解决问题 (1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课时) 综合与实践 制作活动日历 (1课时)
单元评价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知识;另一部分是24时计时法的学习,学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学生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提升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年、月、日知识点多,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梳理得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然后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和发展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通过创设一些现实性情境,布置一些实践性任务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多途径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记录、猜想、交流、推理等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思维水平,发展应用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观察、记录、归纳等学习活动,也可以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任务驱动,以便更好地挖掘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