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24 10: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十三章 内能
(本试卷6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吸收热量,其内能也可能增加 B.热水一定比冷水含的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2.下列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相互搓擦,手感到暖和 B.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 D.热水器放在太阳下照射,水温升高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4..对于佟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棉花燃烧起来了,是由于活塞对棉花做了功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5.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在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那么,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和比热容不可能是(   )
A.m甲>m乙,c甲>c乙 B.m甲>m乙,c甲c乙
6.家庭主妇们常常“腌制鸭蛋”,将食盐和黄土以适当比例混合加水和成泥状,裹在鸭蛋表面,十天半月后鸭蛋变咸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 B.此实例可作为分子运动论的一个有力证据
C.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腐蚀,使壳变得十分薄 D.这种做法只能腌鸭蛋,不能腌鸡蛋
7.有甲、乙两个金属球温度和质量都相等,先把甲球放入装有100℃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10℃,再将乙球放入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10℃,则甲球比热容c甲和乙球比热容c乙大小的关系是(   )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确定
8.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内,分别用两个试管给10 g水和10 g油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 )
A.水的温度每分钟升高30 ℃
B.油的温度升高25 ℃需要6 min
C.水每分钟吸热1.05×102 J
D.油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三分之一
9.(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热量越多 B.一个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0.(多选)“过桥米线”是一种云南特色小吃,食材很多,包括一大碗上面浮着一层油的热汤、一碟鲜肉薄片、一碗熟米线等。如图所示,食用时,应先把肉片放进热汤内,等肉熟后再加入米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
B.米线还没入口,就能闻到米线的香味是分子热运动造成的
C.热汤的温度比较高,是因为热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D.将米线从汤中捞出,米线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夏天在操场的塑胶跑道上运动时会闻到塑胶味,冬天却几乎闻不到,其中的物理学原理是 。
12.端午佳节,粽香千里,煮粽子是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剥开粽叶时,总有米粒粘在粽叶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
13.北方的暖气大多用水作为散热剂,是因为水的 的特性;有质量为50kg的水流过暖气,温度下降2℃,放出的热量是 J。[]
14.2023年1月13日02时10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送入预定轨道。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已知冰的熔点为0℃,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的两倍,请在图中画出4℃的水凝固为-4℃冰的图像。
15题图 16题图 17题图
16.将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盛入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如图中的直角坐标系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水的比热为c水=4.2×103J/(kg·℃),c酒精=2.4×103J/(kg·℃),室温约20℃。
17.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对它们加热。甲从开始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乙的比热容和沸点均小于甲,请画出液体乙在相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
(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像,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匀降低
(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19.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时,使用如图A所示的相同的装置,分别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未知液体甲和乙物质水,同时进行加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酒精灯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应是 (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装置中使用石棉网的作用是 ;
(2)该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出了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液体甲,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比液体甲升高的温度 (填“多”或“少”),由此比较、分析可知:液体甲的吸热能力较 (填“强”或“弱”);
(4)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液体甲的比热容大小为 J/(kg oC)。[c水=4.2×103J/(kg oC)]
20.如图所示,小利和小华取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和煤油,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的实验。
(1)他们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参照方案一,完成方案二的设计。
方案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温多少。 方案二: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 他们绘出了如图所示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他们采用的是方案 的设计思路;
(3)两图象中,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选填“A”或“B”);
(4)在加热时间相同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两者 来推理得出。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在这个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活塞冲出去涉及到的能量变化。
(2)为什么会有“白气”产生,请说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22.如图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有机玻璃筒。用手向下压活塞,就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而且越用力、越迅速地压活塞,筒内空气的温度升得就越高。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8分,共16分。)
23.(8分)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能将8℃、0.1m3的水加热到38℃[c水=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4分)
(2)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4分)
24.(8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分)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分)
(3)科学研究表明: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J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g,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3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九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九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A 2.A 3.D 4.B 5.C
6.B 7.A 8.C 9.BC 10.B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2. 热传递 引力
13. 比热容较大 4.2×105
14. 增大 做功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
16.
17.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 ② 14min或15min B ②
19. 由下而上 使烧杯均匀受热 加热时间 少 弱 1.8×103
20.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一 B 温度升高的程度
21.(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2)水蒸气会将塞子冲出,即对塞子做功,将水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即管口出现的“白气”。
22.见解析
【详解】用手向下压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越用力、越迅速地压活塞,一定时间内,压缩空气做的功越多,转化的内能越多,所以筒内空气的温度升得就越高。
23.(1)100kg;(2)1.26×107J
【详解】(1)由题意可知,水的体积V=0.1m3,密度ρ=1.0×103kg/m3,可求得水的质量为
m=ρV=1.0×103kg/m3×0.1m3=100kg
(2)热水器使水温从8℃升高到38℃,升高了30℃,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100kg×30℃=1.26×107J
24.(1)3.36×104J;(2)37.3%;(3)1.13×104J.
【详解】(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即需将水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0.1kg×(100℃﹣20℃)=3.36×104J;(2)3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q=3×10﹣3kg×3.0×107J/kg=9×104J;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η=×100%=×100%≈37.3%;(3)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J的热量,则5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Q=5g×2.26×103J/g=1.13×104J.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 1 页,共2 页 答案 第 1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