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一、教材分析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力达标都有相应规定,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第三学段),该年级的学生在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方面的要求有如下几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6.诵读优秀文章,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设计思路
《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以“童年趣事”为主题,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徘、徊、渺、篝”等 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理解课本里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3.学习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4.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月亮同学们都不陌生,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可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遥望。可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思索,还可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宽广。无论是愁怀难解,忧国忧民,还是思乡情切,都值得我们对着月亮吟诵几句。然而,有一位老人,他被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他也曾借月亮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就是季羡林先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月是故乡明》。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2.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2009),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著名文学家、国学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代表作《清塘荷韵》《朗润园随笔》《季羡林谈人生》等。 3.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安史之乱时,杜甫与弟弟走散,诗人借助月亮来抒发内心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其中就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那同学们思考:月无处不明,他们为什么都说月是故乡明呢?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去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燕园胜地点缀其间巍峨雄奇无边无垠碧波万顷美妙绝伦一轮当空风光旖旎烟波浩渺 2.指名读读准字音,词语与词语之间稍作停顿,词语读起来会更加优美。读时注意生字中多音字“燕”的读法.燕——yān(燕京)yàn(飞燕)燕(yān )园指的是北京大学。 3. 边看词语,边想象画面(指名找同学说一说)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当中。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美妙绝伦)的月亮。( 2).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燕园胜地)。 立足于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分组讨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就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一篇略读文章,学习课文之前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提示,需要我们完成哪些任务呢? 2.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呢? 教给学生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思维延伸 3.指名说找到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同学们看一下我们找到的往事大多都集中在第几自然段?那同学们再来分析三、四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往事?(童年往事)五、六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往事?(成年经历)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以“童年趣事”为主题,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仅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学生。借助读前提示,自主阅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学。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文本,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