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1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1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4 16: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朝海上那些事儿
壹 威从海上来:郑和下西洋
贰 危从海上来: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威从海上来: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郑和下西洋
郑和 :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
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立战功。被赐姓郑。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人称“三宝太监”。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请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指出西洋在哪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名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 郑和传》
阅读材料,思考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钢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换取海外奇珍。
观看视频并结合材料71-72页内容,小组合作归纳郑和下西洋概况。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友好之旅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郑和下西洋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庙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阅读材料思考: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开拓之旅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阅读材料思考: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贰 危从海上来: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说说倭寇是谁?倭患是什么?为何明朝中后期倭患日益严重?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倭寇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528-1588)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寇。
在福建、广东地区,与当地明军合作,剿灭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根据材料,分析戚继光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 ——《明史》
材料二: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力支持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鲁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戚继光军事著作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当地军民的支持
感悟英雄精神,向英雄致敬!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葡萄牙是如何攫取澳门居住权?
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上岸澳门。
1573年
获得了在澳门的____________权,但澳门主权仍属于中国。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七子之歌》---闻一多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母亲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课堂小结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友好交往:
战争冲突: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力强盛
国力衰落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以开放之姿,走强国之路,不断创造中国奇迹。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B)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C)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下列哪些地区( B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历史上最早是在哪个朝代被哪个殖民者侵占的?( C )
A.明代 英国 B.清代 葡萄牙 C.明代 葡萄牙 D.清代 英国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A)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堂巩固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查 阅 资 料
从国家、个人角度谈一谈如何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课后作业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