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化学平衡
适用对象:可逆反应
内在本质:v(正)=v(逆)≠0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适用条件: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一、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 v正 = v逆 (不等于零)
动: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
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移动
v正=v逆≠0
(1)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即单位时间内生成与消耗某反应物(生成物)的量相等。
②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①表示两个不同的方向。
(2)用不同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符合两方面
直接判断法
1.等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例如,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3H2 2NH3,对该可逆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
(1)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同时1molN2生成
(2)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同时有2molNH3反应掉
(3)1个 N≡N 断裂的同时,有6个N—H 键断裂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2.定
①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各组分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④体系的颜色和温度不变
⑤转化率不变
(注意不是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值)
间接判断法
3.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1)若各物质均为气体
以mA(g)+nB(g) pC(g)+qD(g) 为例
若m+n≠p+q
若m+n=p+q
一 定
不一定
例如: 2SO2(g)+O2(g) 2SO3(g) ,
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H2(g)+I2(g) 2HI(g)
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
(2)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等计量数或非等计量数反应,
M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例如: C(s)+O2(g) CO2(g)
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CO2(g)+C(s) 2CO(g)
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二、间接判断法(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
3.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特例:单一气体的反应,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
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
二、间接判断法
4.气体密度
恒容:ρ总为恒值,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以mA(g)+nB(g) pC(g)+qD(g) 为例
若m+n≠p+q
若m+n=p+q
一 定
不一定
(1)若各物质均为气体
ρ
=
m总
V容器
恒压:
例如: 2SO2(g)+O2(g) 2SO3(g) ,
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H2(g)+I2(g) 2HI(g)
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ρ
=
m总
V容器
二、间接判断法
4.气体密度
(2)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等计量数或非等计量数反应, 恒压或是恒容 , ρ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
例如: C(s)+O2(g) CO2(g)
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CO2(g)+C(s) 2CO(g)
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ρ
=
m总
V容器
因为恒容、恒温条件下,n(g)越大则压强P就越大,则无论各成份是否均为气体,只需考虑Δn(g)。
当Δn(g)=0,则P为恒值,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当Δn(g)≠0,则P一定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二、间接判断法
5.体系总压强
PV=nRT
例如:恒容、恒温条件下 ,
C(s)+O2(g) CO2(g)
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CO2(g)+C(s) 2CO(g)
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2SO2(g)+O2(g) 2SO3(g) ,
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H2(g)+I2(g) 2HI(g)
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PV=nRT
观察课本P31 表2-1 457.6℃时反应体系H2(g)+I2(g) 2HI(g) 中各物质的浓度。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C2(HI)
C(H2).C(I2)
该反应在457.6℃达到平衡时,
是个常数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 qD(g)
在任意时刻时,
称为浓度商
三、化学平衡常数
当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
=K
K是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三、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
mA(g) + nB(g) pC(g) + qD(g)
化学平衡常数:
浓度商:
c为平衡浓度
c为任一时刻浓度
三、化学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化学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特征值,通常情况下,只受温度影响
当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商等于平衡常数时,表明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K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越高;
K值越小,反应进行越不完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越低。
一般来说,K>105时,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
易错警示
(1)平衡常数必须指明温度,反应必须达到平衡状态
(2)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 反应的快慢,
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
( 3)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纯固体、纯液体不作考虑,
表达式中不需表达
Fe3O4(s) + 4H2(g)
高温
3Fe(s) + 4H2O(g)
如:
一定温度下
(4)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N2+3H2 2NH3
2NH3 N2+3H2
某温度下
1/2N2+3/2H2 NH3
易错警示
方程式的系数扩大n倍,K变为Kn;
正反应与逆反应的K,互为倒数
例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01mol/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
(1)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 + I2(g) 2HI(g)
始(mol/L) 0.010 0.010 0
变(mol/L)
平(mol/L) 0.0080
0.0040
0.0020
0.0020
0.0040
0.0080
K=
C2(HI)
C(H2).C(I2)
=
(0.0040)2
(0.0080)2
=0.25
例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01mol/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
(1)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将H2和I2各0.2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该密闭容器中,试求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2)根据题意:c(H2)=0.020mol/L, c(I2)=0.020mol/L
设H2的变化浓度为xmol L-1
H2 + I2 2HI
始 0.020 0.020 0
变
平
2x
x
x
2x
0.020-x
0.020-x
K只随温度发生变化,因此
K=
C2(HI)
C(H2).C(I2)
=
(2x)2
(0.020-x)2
=0.25
解得x=0.0040mol/L
C(H2)=C(I2)=0.016mol/L
C(HI)=0.0080mol/L
例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 2.0mol CO和 10mol H2O(g)混合加热到83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 ,此时该反应的k=1.0。求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起:
K=
C(CO2) ·C(H2)
C(CO) ·C(H2O)
=
(x/y)2
(2.0-x)/y· (10-x)/y )
=1
x=5/3
CO(g) + H2O(g) CO2(g) + H2(g)
催化剂
高温
变:
平:
【解】设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容器的容积为yL
转化率为=
×100%
=83%
Q<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Q=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三、化学平衡常数
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三、化学平衡常数
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O2 2SO3
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
Q﹤19,未达到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课堂练习
谢谢
观看
化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