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四校联考]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2.[2023·江门市高考模拟考试]西晋前后的户籍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西晋以前 东晋之后
书写材料 简牍 纸
户籍内容 人口数字等简单的信息 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等
户籍保管 地方二级制 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
这些变化( )
A.杜绝了户籍的诈伪现象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来源
D.限制了士族门阀势力膨胀
3.[2023·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户籍制度逐渐废止 D.等级制度的解体
4.明朝洪武年间“各府州县皆置东南西北四仓,以贮官谷”,以起到“遇有水旱饥馑,以贷贫民,民受其惠”的作用,但到宣德年间出现了“仓廒废弛,谷散不收,甚至掩为己有”的状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经济严重衰退
B.基层组织管理不善
C.民间义仓大量出现
D.政府管理监督不力
5.[2023·武汉市高三质量检测]清朝的乡村,以110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余百户为10甲,甲首10人。凡10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粮多寡为次。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材料表明,清朝里甲( )
A.是一种自治性质的组织
B.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
C.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
D.巩固了小农经济统治地位
6.明清两朝均在学校内立卧碑,碑上铭刻皇帝御制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以“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学校( )
A.承担化俗致治的责任
B.注重提升官吏的道德水准
C.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
D.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7.[2023·漳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唐律疏议》之“十恶”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 )
A.体现法律的教化功能
B.说明儒法思想的融合
C.反映社会秩序的规范
D.导致轻罪重罚的结果
8.[2023·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测试]“引经决狱”是汉代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史料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这表明汉代( )
A.律法建设受到冲击 B.道德影响法律判决
C.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D.宗族血缘逐渐淡化
9.[2023·湛江市高考模拟测试一]德政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宣称其“德”为上帝所赐予,后人要以先祖与周王之德为楷模。据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A.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注重构建伦理政治
C.已摈弃天命的神秘权威
D.积极践行民本理念
10.[2023·河南省名校高三联合考试]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据此可知,宋代的乡约( )
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
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D.促进了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11.[2023·吕梁市高三三模文综]据记载,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年)以后,朝廷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试图挽救日渐式微的铜钱流通体制,但效果甚微。而清朝初年铸钱制度则有序开展,钱价围绕官价上下波动,表现较为稳定,且出现了广泛的“钱进银退”现象。这说明清代( )
A.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较快
B.铜矿的开采量突飞猛进
C.国家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12.[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宋朝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倡办义田,在家族和乡村开设义学,诵读经书,提高平民的认识水平;通过义田的平均分配来舒缓贫富分化。范仲淹通过这一做法( )
A.实现民间组织与封建政府的相互平衡
B.完善了宋代社会的救济体系
C.寻求对社会基层实行有效控制的方略
D.成为乡村教育儒学化的开端
二、非选择题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 “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面有怒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四校联考]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宣讲,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的“圣谕宣讲”制度,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压制态度,排除D项。
2.[2023·江门市高考模拟考试]西晋前后的户籍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西晋以前 东晋之后
书写材料 简牍 纸
户籍内容 人口数字等简单的信息 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等
户籍保管 地方二级制 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
这些变化( )
A.杜绝了户籍的诈伪现象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来源
D.限制了士族门阀势力膨胀
解析:依据材料定时空,西晋前后,材料主旨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晋前后在户籍内容上更加详细规范,在保管方面由二级到多级制,这些变化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故选B项;虽然户籍内容上更加详细,有利于防止诈伪,但是“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户籍的变化虽然详细规范,但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来源,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依然膨胀,排除D项。
3.[2023·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户籍制度逐渐废止 D.等级制度的解体
解析:据材料“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结合时代背景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可知,明代户籍的变化是适应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政府放宽人身限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放宽户籍限制与科举取士的数量变化无关,排除A项;户籍制度被放宽不代表户籍制度被废止,实际上户籍制度也并没有被废止,排除C项;君主专制政治背景下等级制度始终存在,排除D项。
4.明朝洪武年间“各府州县皆置东南西北四仓,以贮官谷”,以起到“遇有水旱饥馑,以贷贫民,民受其惠”的作用,但到宣德年间出现了“仓廒废弛,谷散不收,甚至掩为己有”的状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经济严重衰退
B.基层组织管理不善
C.民间义仓大量出现
D.政府管理监督不力
解析:材料“仓廒废弛,谷散不收,甚至掩为己有”体现的是政府缺乏对地方赈灾仓的监管,导致其失去了赈灾的作用,故选D项;宣德年间是明朝政权最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仍然在发展,排除A项;赈灾仓由老人监察,富民守护,与基层组织管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民间义仓,排除C项。
5.[2023·武汉市高三质量检测]清朝的乡村,以110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余百户为10甲,甲首10人。凡10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粮多寡为次。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材料表明,清朝里甲( )
A.是一种自治性质的组织
B.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
C.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
D.巩固了小农经济统治地位
解析:据材料“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可知,里长和甲首是推举产生的,负有催办钱粮、司法治安等职责,是一种自治性质的组织,故选A项;据材料“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可知,维护社会治安只是职能的一部分,排除B项;里长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因此不是地方治理的新模式,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表明清朝乡村里甲是地方自治性质的组织,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无法说明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
6.明清两朝均在学校内立卧碑,碑上铭刻皇帝御制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以“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学校( )
A.承担化俗致治的责任
B.注重提升官吏的道德水准
C.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
D.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解析:明清学校当中立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说明明清时期学校承担了社会教化的责任,故选A项;“卧碑文”针对的是学校学生而非官员,排除B项;“卧碑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表明学校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没有涉及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问题,排除C项;“卧碑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表明学校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不是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排除D项。
7.[2023·漳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唐律疏议》之“十恶”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 )
A.体现法律的教化功能
B.说明儒法思想的融合
C.反映社会秩序的规范
D.导致轻罪重罚的结果
解析:教化功能,与材料中“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的普法做法相符,故选A项;“十恶”体现了儒法融合,但儒法融合与材料中“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不符,排除B项;法律是社会秩序的规范,不仅是“十恶”,排除C项;“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不是轻罪,排除D项。
8.[2023·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测试]“引经决狱”是汉代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史料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这表明汉代( )
A.律法建设受到冲击 B.道德影响法律判决
C.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D.宗族血缘逐渐淡化
解析:据材料“引经决狱”这种司法审判方式的解读和列举的史料可知,这是据《春秋》经义中“父子相隐”理论形成了“亲亲相隐”的司法原则,通过引用儒家经典所载的古老判例或某项司法原则对案件做出判决,表明了道德影响法律判决,故选B项;材料是关于法律受到道德的影响,不是冲击法律建设,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法学方面的司法审判方式,并未提及儒学思想,排除C项;题干是关于道德对法律判决的影响,未体现宗族血缘逐渐淡化,排除D项。
9.[2023·湛江市高考模拟测试一]德政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宣称其“德”为上帝所赐予,后人要以先祖与周王之德为楷模。据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A.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注重构建伦理政治
C.已摈弃天命的神秘权威
D.积极践行民本理念
解析:据材料“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可知,西周统治者注重德政构建,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德政思想,没有等级秩序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天命的神秘权威依然存在,排除C项;据材料“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可知,西周德政主要是宣传祖先而非民本,排除D项。
10.[2023·河南省名校高三联合考试]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据此可知,宋代的乡约( )
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
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D.促进了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解析:由材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可知,乡约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处事方式有利于稳定基层秩序,加强对基层的治理,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血缘制度不断瓦解,排除A项;乡约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思想而非民本思想,排除C项;官方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而非乡约,排除D项。
11.[2023·吕梁市高三三模文综]据记载,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年)以后,朝廷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试图挽救日渐式微的铜钱流通体制,但效果甚微。而清朝初年铸钱制度则有序开展,钱价围绕官价上下波动,表现较为稳定,且出现了广泛的“钱进银退”现象。这说明清代( )
A.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较快
B.铜矿的开采量突飞猛进
C.国家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清政府处理同一件事,即疏通钱法,调整银钱的流通制度,明朝收效甚微,但是在清朝却有序开展,说明清朝政府对国家的治理能力较明朝时期更好,故选C项;自然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铜矿开采和银钱流通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钱进银退”不能说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排除D项。
12.[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宋朝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倡办义田,在家族和乡村开设义学,诵读经书,提高平民的认识水平;通过义田的平均分配来舒缓贫富分化。范仲淹通过这一做法( )
A.实现民间组织与封建政府的相互平衡
B.完善了宋代社会的救济体系
C.寻求对社会基层实行有效控制的方略
D.成为乡村教育儒学化的开端
解析:范仲淹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其兴办义田,乐善好施,赈济百姓本质上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举措,因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组织,A项表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社会救济体系的内容,排除B项;乡村教育儒学化发端于汉武帝之后,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 “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面有怒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答案:论点: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2分)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这一时期如何富国强兵,完成国家统一成为各国国君的主要愿望,法家思想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成为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的思想主张,魏国通过李悝变法进而成为当时的霸主,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最终在群雄逐鹿中扛起了统一的大旗;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酷法,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到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以传统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糅和诸子百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基础。(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