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教案+课件+学案(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教案+课件+学案(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7 15:41:37

文档简介

《老王》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教学难点
1、 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善良体察善良,理解本文的主旨。
2、 品读语言,领悟到杨绛遣词造句的匠心。
学习方法: 设问导读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老王的画像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资料链接】
1、品题目
老王是钱钟书夫妇的邻居,杨绛女士的这篇散文直接以“老王”为题,朴素真挚,叙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深刻表达了自己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呼吁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文章著于1984年。文中叙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2、 说作者
杨绛 (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钱氏夫妇在学术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
一、预习导学
字音识记(给加点字注音)
塌败 ( ) 取缔 ( ) 伛 ( )
翳 ( ) 骷髅 ( ) 绷 ( )
滞笨 ( ) 愧怍 ( )
课堂探究
二、整体感知
(一)“画”说老王---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以“从???????????? ???看,他是一个???????????? ???人”的句式说话。
走近老王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 、 )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2、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3、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些事例?

三、品位老王
作者是如何把老王的善良写活的?哪些描写令你感动?好在哪里?
1)“代送冰车费减半、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2)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3)“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色死灰、两眼都结着一层翳,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4)“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
5)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6)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四、善待老王
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品质:“ ”
五、怀念老王
1、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

2、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愧怍:惭愧,心里不安) 
六、关注“老王”---主题升华,拓展迁移
在当今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许许多多的“老王”,而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爱的光环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你的看法或做法。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课堂小结】
让我们记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课堂检测】
1.下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
2.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
【学生质疑·课文深度解析】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试评析“惶恐”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时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为什么当作者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的时候,老王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他家,只是说住在那里多年了?
课后达标
【拓展达标】
1、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
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仔细揣摩,你能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么?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5)、“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3、写作:
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送鸡蛋、香油部分。
要求: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在领会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老王》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
学生畅谈后教师总结:
明星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令我们关注,伟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令我们关注,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我们的家人,而在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类被遗忘的普通人。
你吃过路边摊的小吃,修过雨伞,搽过皮鞋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 ( 板题 )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走近老王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 不幸 、 善良 )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2、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身体:半瞎子 生理缺陷
居所:塌败小屋 居住条件恶劣 生活艰苦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 被人瞧不起
3、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A、愿意给我们家代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图报); 善良
C、用平板车拉人,加半寸边(善良淳朴)
D、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 鸡蛋上门感谢。(善良淳朴,知恩图报 )
(老王的性格:老实厚道,知恩图报,心地善良,在自己非常痛苦的情况下,还惦记着别人,关心着别人,卑微的身份下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虽平凡却不平庸,虽生活艰难,却品格高尚。他值得我们赞颂.)
4、面对老王的“不幸”与“善良”,作者及一家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主要表现在哪儿?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品质。“善”
1)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2)“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善
4)“我”关切地询问只有一位主顾的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5) 他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
对老王的同情、关心、尊重
品位老王
1、在刚才同学们所概述的事件中,作者是如何把老王的善良写活的?每个事件中哪些描写令你感动?好在哪里?
1)“代送冰车费减半、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细节描写,看出老王为人老实厚道,不贪图利益
2)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神态、语言描写,看出老王乐于助人,而且会照顾别人自尊,怕作者尴尬,所以有意压低声音,这是一个非常会为人着想的好人。包括后面在平板三轮上装半寸高的边缘,生病了托同院老李传话。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在老王自己患重病需要加强营养的时候,他还强撑着送来了香油和鸡蛋,老王的这份善良惊心动魄。下面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文中有关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思考:
3)“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如死灰、两眼都结着一层翳,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神态、外貌描写,写出老王行将就木的可怜甚至是可怕的情态,更突出他就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还是别人,为了还作者恩情,他撑着也要过来。心灵美在外表的丑陋反衬下更令人惊心动魄。
文中的“镶嵌”两字运用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4)“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
行动困难,举步维艰
5)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动作、语言描写,看出他不想被人误解,他做事是不图回报的
6)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这句话中“攥”字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怀念老王
1、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她作为一个幸运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十分愧怍。
她觉得自己照顾老王太少。 “我”拿钱去侮辱他。
2、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愧怍:惭愧,心里不安。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3、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每个人只有怀着一颗爱心,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爱,我们的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
关注“老王”---主题升华,拓展迁移
在当今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许许多多的“老王”(图片展示),而作为生活在幸福中,生活在爱的光环下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你的看法或做法?
总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那就让我们以这句话结束我们的课堂吧:(齐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课堂检测】
1.下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
2.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
(3)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
教师小结并板书
老王
靠着一辆破三轮车活命,而且是单干户————老
没有什么亲人,两个侄儿没出息 ——————孤
不仅老而且,只有一只眼,乘客一做他的车——残 ——苦——善——善——杨绛
载客三轮被取缔,他身弱多病 ——————病
住破败小屋 ——————贫

【学生质疑·课文深度解析】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试评析“惶恐”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时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为什么当作者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的时候,老王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他家,只是说住在那里多年了?
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
《老王》目标双向表
学习∕检测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填空
选择
简答
分析
表达
1.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3.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5.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课后达标
1、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
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仔细揣摩,你能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么?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5)、“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3、写作:
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送鸡蛋、香油部分。
要求: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在领会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课件37张PPT。杨绛老 王 伛 ( ) 荒僻( )
攥 (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yǔ pì zuàn tā dì kū lóu zhì zuò
huáng 生字生词一个慈祥、善良而又有很高文学造诣的老人。 杨绛 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走近作者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中国的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经受了漫长的痛苦折磨。写作背景走近老王整体感知 走近老王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王的不幸?职 业: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生 活: 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生理缺陷: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居住条件: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苦整体感知 走近老王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
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
精读课文,填下表精读课文,填下表善品味老王合作研讨 品味老王作者是怎样描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的?标记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合作研讨 品味老王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贴、靠、站立、依)在门框里。 夸张,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的身体,僵硬的形态。这时的老王与门框竟显得这样的协调。合作研讨 品味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a1 a2 a3面色死灰、两眼都结着一层翳,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善待老王
沉思作者 理解愧怍思考: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善
沉思作者 理解愧怍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怀念老王
拓展延伸 怀念老王
你只有一只眼
但你把这世界 看得多么明白
你的房屋荒僻塌败
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
你的三轮车都拉不动那破破落落的日子了
但你还是伸出双手 捧出了
你的大冰块
还有大鸡蛋
你呢
你不安 一直不安
他蹬 你坐 你不安
他只有一只眼 你不安
他要半价收费 你不安
他的悄悄去世让你不安......真的 真的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慷慨
于是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
你又把自己送上了灵魂的祭坛
你们啊 无奈的你们啊
在那个时代
一样卑微 一样艰难
但你们彼此的牵挂绵延不断
而这个世界
也因为一位百岁老人得愧怍
让人记起多少被嘲笑遗忘的
珍贵.....
老王和杨绛关注“老王”他,17岁, 背煤为生。一筐煤80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关注身边的“老王” 《生活的旋律》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孤苦无依的老人自食其力……冷暖相依济南“最美地瓜妹”女孩
——卖烤地瓜给哥哥换医药费,从凌晨卖到深夜,饿了也舍不得吃一块姐妹抓阄jiū读书,有书读的妹妹却哭了……下雨了……同一片天空
不一样的生活农家子弟的午餐同样的期待…… 我们在关注社会在关注政府在关注人民看病:不仅有基本医疗保障,还有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困难群众:城乡低保加强,养老金上调
农民种田:不仅免交农业税,还有种粮补贴
学生上学:不仅有助学金,还为上不起学的孩子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
2014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胜利完成了县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惠及5亿农村人口,成绩巨大。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74岁老人张纪清,化名“炎黄”捐助社会长达27年,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炎黄赠 言读一读
记一记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让我们一起传递爱的正能量
请记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