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全章习题课件(7份打包) 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全章习题课件(7份打包) 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24 12:52:45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一、 机 械 能
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不文明的行
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B )
A. 弹性势能 B. 重力势能
C. 质量 D. 重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B )
A. 捏扁的橡皮泥
B. 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C.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 被拦河大坝拦住的静止的河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 ★ (崇左宁明期中)如图是物体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
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A )
A. 斜向上投掷出去的实心球
B. 从树上由静止掉落的桃子
C. 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D. 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第3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4. (玉林玉州模拟)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飞机
的( D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北京时间2023年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当
“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加速上升时( D )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5分)
6. 如图所示,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
一定高度。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 ;笔向上弹起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减小 
减小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内江中考)如图所示,货架上放着A、B、C、D四个体积相同的实
心球,其中A和B为铅球,C和D为铁球,那么A和B两球相比
较, 球的重力势能大;B和C两球相比较,做功本领更大的
是 球。(ρ铅>ρ铁)
第7题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图甲所示为一个“会跳的卡片”,用手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
皮筋伸长,迅速松手,卡片就会弹跳起来。A为外表面,B为内表面,
实验时应把B(内表面)面紧贴桌面。小明利用相同的橡皮筋做了图
乙、丙中的两张卡片,实验时图 (选填“乙”或“丙”)中的
卡片可以弹跳得高一些,这是因为其橡皮筋的 能较大。
第8题
乙 
弹性势 
1
2
3
4
5
6
7
8
9
10
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更好
地显示并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甲同学想用橡皮泥代替沙子,乙同学
想用海绵代替沙子,你认为更合适的是 (选填“甲”或
“乙”)同学的方法。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要让质量不
同的木块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
如果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

甲 
相同 
将质量相
同的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实验题(20分)
10. (兰州中考)近年来,渣土车因“多拉快跑”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
有发生,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小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来模拟汽车超速、超载带来的危害,通过电磁铁的控制,让质
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小钢球从圆弧轨道的一定高度(h1<
h2)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纸盒并将纸盒推动一段距离(实
验中的圆弧轨道、水平面和纸盒均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分析甲、乙两图可知, (选填“甲”或“乙”)图中
的小钢球在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更大。
(2)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 一定时,小钢球的
越大,动能越大。
(3) 通过比较 两图,可以模拟汽车超载带来的危害。
(4) 假如你是一名汽车驾驶员,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谈谈在安全
行车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写出一条即可)。
乙 
质量 

度 
乙、丙 
不超载行驶,不超速行驶
(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5张PPT)
四、 热 机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保定顺平期中)现代的热机广泛使用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火箭上。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汽油机有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B.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内燃机进行压缩冲程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 热机效率可以达到100%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瓶口的胶塞从瓶口冲出时( A )
A. 玻璃瓶内和瓶口出现的白雾是小水珠
B. 胶塞冲出前,气筒需要不断从瓶内抽气
C. 胶塞从瓶口冲出瞬间,瓶内水蒸气温度升高
D. 胶塞从瓶口冲出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相同
第2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绥化中考)下列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
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徐州中考)在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
供动力的冲程是( C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是1200r/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热机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B. 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 1s内,内燃机对外做功10次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B. 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燃料的热值
越低
C. 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D. 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就越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32分)
7. 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底部装有
两根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的放电针。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
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假如能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
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 ,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
的 冲程。
冲出 
做功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
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内能的。通常为了不让汽油
机在工作时温度升得太高,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
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 的方式减少汽缸的内能。一汽车
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则1s做功 次。
9. 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平均温度最高的冲程是 冲程;汽车发动
机工作时,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
机的效率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发
动机散热器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 较大。
做功 
热传递 
25 
做功 
降低 
比热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解答题(16分)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油汽车的动力源。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使活塞在
汽缸中往复运动,一个工作循环经历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
冲程,汽油机的性能和汽缸排量有关。汽缸排量指一个冲程中活塞
在汽缸内通过的容积,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
(冲程长度)。实际上汽车往往采用多缸发动机。如图所示,发动
机有四个汽缸(图中标注1、2、3、4),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
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各个汽缸的做功冲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
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进行吸气、压缩
和排气冲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0题
(1) 汽油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 能。
(2) 若一个汽缸排量为V,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p,则一个做
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为 (用字母表示)。
机械 
p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四缸发动机中2号汽缸在做功冲程中,3号汽缸所处的冲程
是 (选填字母)。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 写出一条四缸发动机的优点:


A 
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
排量越大,功率越高(或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
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功率等合理即可)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 计算题(16分)
11. ★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5×10-3m2,一个冲程活塞
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
强为8.0×105Pa,飞轮1min转动1800r,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
求:(不计摩擦)
(1) 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解:(1) p=8.0×105Pa,S=5×10-3m2,由p=可得,燃
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F=pS=8.0×105Pa×5×10-3m2
=40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解:(2) 因为s=50mm=0.05m,所以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
对活塞做的功W=Fs=4000N×0.05m=200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汽油机的功率。
解:(3) 飞轮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飞轮转动
1800r,要对外做功900次,则燃气对活塞做的总功W总=
W×900=200J×900=180000J,而t=1min=60s,故汽油机
的功率P===3000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5张PPT)
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比 热 容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带到房屋中取暖,是因为水的( D )
A. 凝固点低 B. 沸点高
C. 密度小 D. 比热容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苏州中考)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
风”,如图所示的风向通常( D )
A. 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 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 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 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第2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由Q=cm(t-t0)可得c=,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二倍,则比热容增大二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质量减小一半,则比热容不变
D.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三倍,则比热容增大三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成都锦江校级模拟)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
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甲、乙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少
B. 乙的比热容比丙小
C. 丙的比热容为2×103J/(kg·℃)
D. 3kg的丙物体温度升高2℃,需吸收6000J的热量
第4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常德中考)如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
中数据和生活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铁、钢 0.46×103
砂 石 0.92×103 铜 0.39×103
D
A. 不同种类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B. 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 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
末温更低
D.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
6. 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
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
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比热
容。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小于 
比热容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 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湿度,是因为大量水 (选填物态变化名
称)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地还能调节空气的温度,是因
为 。
8. (乐山中考)利用相同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液体内
能增大的。实验表明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温度上升得比水快,这是
因为食用油的比热容比水 (选填“大”或“小”)。
汽化 
水的比热容大 
热传递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
如图所示为某年某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
况,则甲是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
是 。
某年某月某日
城市甲 晴 22~30℃
城市乙 晴 19~37℃
第9题
沿海 
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实验题(25分)
10. ★ ★ (沈阳中考)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
图甲、乙所示。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 实验中应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
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中
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来反映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质量 

同 
加热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要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选 液
体较为合理。(选填“甲”或“乙”)
(3) 如图丙所示,①是乙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将初
温相同的乙液体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
同的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
为图中的图线 (选填“①”“②”或“③”)。
甲 
甲 
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小明将一次性纸杯倒满开水,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这杯水温度降低到可以饮用时,放出的热量最可能是( B )
A. 1×104J B. 4×104J
C. 1×105J D. 1.5×105J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苏州工业园区校级模拟)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
入两支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支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
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升高的温度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
c水>c煤油)( B )
A. Q1=Q2,Δt1>Δt2 B. Q1>Q2,Δt1=Δt2
C. Q1=Q2,Δt1=Δt2 D. Q1>Q2,Δt1<Δt2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兰州中考)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
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g和400g的A、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
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A、B两种液体在0~8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2∶1
B. 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 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液体的强
D. A液体比B液体更适合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3∶5,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
是1∶2,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是( C )
A. 3∶10 B. 10∶3 C. 5∶6 D. 6∶5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的比热容哪一个大
B.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的比热容哪一个大
C.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的比热容哪一个大
D. 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的比热容哪一
个大
5. ★(广州中考)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
温比乙的低;如果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那么(过程中不
发生物态变化)(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图所示为将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热传
递过程中忽略热量的损失,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热水的质量
之比与吸、放热之比分别是( D )
A. 1∶2,1∶1 B. 1∶1,2∶1
C. 1∶1,1∶2 D. 2∶1,1∶1
第6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52分)
7.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 、
和 三个因素有关。
8. (河北中考)“早穿皮袄午穿纱”表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
地区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比砂石的 大,楼房中的“暖
气”用水作为介质,正是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某同学家“暖气”管
道中500kg的水从65℃降低到35℃,放出的热量为 J,这
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减少。除热传递外, 也可以改变物
体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比热容 
质量 
温度的变化量 
比热容 
6.3×107 
做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1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生
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如图所示,这是
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c水=4.2×103J/(kg·℃)]
第9题
70 
比热容 

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一间容积为200m3的教室,室内空气的质量是 kg,若不供给
热量,则室温每10min将下降1℃,为保持室温恒定,每小时应向教
室供热 J。[已知ρ空气=1.3kg/m3,c空气=1×103J(kg·℃)]
260 
1.56×1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自贡中考)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
质量均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
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
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
物质是某种液体,某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c水=4.2×103J/(kg·℃)]
乙 
2.1×103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计算题(12分)
12. ★ ★小明妈妈用质量为625g、初温为95℃的热水给小明加热牛奶。牛奶的质量为420g,初温为25℃。加热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7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假设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求:
(1) 水放出的热量。
解:(1)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0水-t)=4.2×103J/
(kg·℃)×0.625kg×(95℃-75℃)=5.25×104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牛奶的比热容。
解:(2) 若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则Q吸=Q放=
5.25×104J,由Q吸=cm(t-t0)可得,牛奶的比热容c牛奶=
==2.5×103J/(k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2张PPT)
五、 火箭 六、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 关于火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火箭是内燃式发动机的一种
B. 火箭最早起源于我国
C. 现代火箭多为气体燃料
D. 火箭发动后燃料在燃烧室内可以自行燃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丹东振安校级模拟)关于q=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质量成反比
B. 若燃料不完全燃烧,部分能源将被浪费掉,则热值将减小
C. 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
D. 某种燃料的热值大小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是否充分均无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浓度升高。PM2.5是指空
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
沉降到地面,人体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
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B. 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 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D. PM2.5肉眼清晰可见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学完热学知识后,小明提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C )
A. 燃料燃烧得越久,其热值就越大
B. “水太热不能喝”,其中的“热”指的是内能
C. “开水和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其中的“热”指热量
D. 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火要虚”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的热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济宁兖州一模)如图甲和乙所示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
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两组实验装置。下列关
于这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第5题
A. 每组实验中,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均应相等
B. 每组实验中,都可以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杯中物质吸热
的多少
C. 图甲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强
D. 图乙实验中,必须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间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0.7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1,Q1全部被100g的液体A吸收
后,液体A的温度升高了Δt1;1.4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2,
Q2全部被200g的液体A吸收后,液体A的温度升高了Δt2,则( C )
A. Q1=Q2 B. Q1=2Q2
C. Δt2=Δt1 D. Δt2=2Δt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5分)
7. 火箭的工作原理是 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从火箭尾
部猛烈喷出,气体被喷出时产生对火箭的 ,推动火
箭向前运动。
8. (泉州丰泽校级段考)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成功飞天,振
奋国人。火箭通常选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 大。在飞
船发射过程中,使用水来降温,除了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外,还利
用了水的 大的特点。
燃料燃烧 
反冲推力 
热值 
比热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火箭喷气发动机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燃机。
某杂志曾提到一种新型的内燃机——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
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带动活塞运
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热的水蒸气进入
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
机的 冲程。
不属于 
做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遂宁中考)我国于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
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
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
倍。若“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然气热值为
4.2×107J/kg,则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
为 J;若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这些热量能使
800kg、45℃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
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2.1×108 
107.5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计算题(13分)
11. ★(宜昌中考)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很想知道家中使用的天然
气的热值是多少,但在课本的燃料热值表中没有查阅到。于是,他
在家里将装有2kg水的烧水壶放到天然气灶上去烧,在用温度计测量
水从20℃加热至80℃的过程中,观察到天然气表的数字变化了
0.035m3。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知天然气灶的效率约为36%,已知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1)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
4.2×103J/(kg·℃)×2kg×(80℃-20℃)=5.04×105J
(2) 请帮小明算出天然气的热值。
解:(2)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1.4×106J,天然气的热值q天然气===4×107J/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3张PPT)
一、 机 械 能
第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无锡中考)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
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皮球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皮球落地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 形成圆斑B时,皮球是从更高处下落的
D. 形成圆斑A时,皮球接触地面后形变程度更小
第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下列器材,不是利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工作的是( C )
A. 机械手表 B. 弹弓将石块射出
C. 衣服夹子夹住衣服 D. 弹簧门自动关闭
3. 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D )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B. 弹簧枪将“子弹”射出
C. 蹦极者下落时拉紧橡皮绳 D. 秋千由低处摆向高处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徐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根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
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弹簧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转
化的机械能有( D )
A. 动能和重力势能 B. 动能和弹性势能
C.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D.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第4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泰州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地面上弹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D )
A. 小球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增大
B. 小球从B处到C处,动能增大
C.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比在D处大
D. 小球在A、C、E三处机械能总量相等
第5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
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与动能Ek随时
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武汉期末)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绕地球
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关于运
行的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卫星运行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B. 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C.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减小
D. 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机械能相等
第7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36分)
8. (云南中考)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与水平面MN平滑连接,弹簧左
端固定。小物块在斜面上从P点由静止滑向M点的过程中,机械
能 ;小物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8题   
不变 
变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西安莲湖期中)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跳水队获得全部金牌。
运动员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压跳板,而后反弹时跳板的 能转
化为运动员的 能。运动员离开跳板继续上升的过程中,跳板
对运动员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弹性势 
机械 
不做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图所示为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
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
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 能转化为 能,将
“魔罐”滚动出去而不是平移出去,目的是

弹性势 
动 
使橡皮筋发生弹性形
变,获取弹性势能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六安金安校级段考)中国女篮获得亚运会冠军,振奋全国人民。
如图甲所示,离手后的篮球在空中依次从A点运动到D点,如图乙为
它在等高点B和D的能量柱状图,则篮球在B点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D点的机械能。
   
第11题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解答题(22分)
12. ★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桌面A点水平运动到B点,然后落到地面弹
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其中D、E是同一高度的两点。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从A点到B点,小球的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 从B点到C点,小球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 小球在D点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在E点的机械能。
(4) 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不变 
变大 
大于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8张PPT)
二、 内 能
第1课时 分子热运动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宿州泗县期末)下列各种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
A. 春天,校园里花香四溢
B. 夏天,教室外大雨滂沱
C. 秋天,雨后的山中云雾缭绕
D. 冬天,教室外雪花飞舞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无锡中考)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
在一起,下方可以挂起重物。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B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物理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
理。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关于下列表述,
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 两滴水相互靠近后,能自动结合为一滴。
②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将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 两滴水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④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
A. 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 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 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武汉江岸校级段考)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
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
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C )
A. 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此现象是扩散现象,当颜色变均匀后,扩散就不再进
行了
D. 此现象的原理可以解释“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
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B )
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固体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固体分子之间能够发生扩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赤峰中考)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
两杯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中的糖块比热水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
为冷水温度低导致( D )
A. 物质分子不运动 B. 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糖分子间没有斥力 D. 物质分子运动缓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河北模拟)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
是( B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加快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广州中考)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 ”表示氢气分
子,下列选项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36分)
9.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
体又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10. (辽阳中考)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黏合剂,使用时先用
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冷却凝固来黏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
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 现
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黏”在物体表面上,说明分子间存
在 力。
引力 
斥力 
扩散 
引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
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 。
12.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萌闻到粽子的香味,这是由于
粽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吃粽子时,粽叶上的米
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
或“斥力”)。

力 
引力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无规则运动 
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 解答题(24分)
13.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
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在比较
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
先注入 ,目的是 。为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的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
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总体积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直接说明了
;间接说明了 。
引力 
水 
便于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 
小 
变小 
分子间
有间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 内 能
第2课时 物体的内能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保定清苑段考)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约是-
25℃。一天,南极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它们的部分对话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B )
A. 豆豆: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 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 丁丁:冰天雪地的,空气中肯定没有水蒸气了
D. 豆豆:冰山熔化成水,物质质量不变,内能也不会变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南宁兴宁段考)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 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
C.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化为机械能
D. 热传递的方向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到内能少的物体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用锤子打铁,铁块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的
C. 热量不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D. 冰箱冷冻室内,-18℃的冻肉内能为零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盐城大丰开学)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C )
A.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弯折铁丝后铁丝发热
D. 冬天,人们在太阳下取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滨州滨城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
的是( A )
        
第5题
A. 图甲:向手哈气取暖
B. 图乙:钻木取火
C. 图丙: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
D. 图丁:摩擦燃烧火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资阳安岳校级期中)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 运动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均不为零
C. 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以保持不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西安新城校级段考)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t4s该物质内能为零
B. t2s、t3s该物质的内能相等
C. t2s该物质的内能比t3s的小
D. t1s该物质的分子动能比t2s的大
第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44分)
8. (来宾中考)如图所示,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软木塞突然冲出来,
其原因是试管内的水蒸气对软木塞 ,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
转化为软木塞的 。
第8题
做功 
机械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图所示,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薄板上一次加工出孔的技术,热
熔钻采用耐磨耐高温的硬质材料做成,钻头与薄板接触时,钻头
高速旋转,使钻头与薄板之间剧烈摩擦,用 (选填“做
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薄板瞬间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
将 能转化为 能,由于温度超过金属的熔点,钻头
附近的金属迅速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钻头继续向下
施加压力,就会钻出一个孔。
做功 
机械 
内 
熔化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图,厨师在爆炒肉片时,先把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入热锅里
爆炒,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
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可以为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
需的温度。
第10题
变大 
沸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 ★如图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
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把销钉拔出后,
将看到的现象: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活塞将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2) 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因
为 。
右 
降低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实验题(14分)
12.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
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
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2题
(1) 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 能转化为 能,
管内酒精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机械 
内 
热传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请指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现象:
,原因:

塞子被
弹起 
管内气体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合理即可)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4张PPT)
第十章小测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南通中考)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
认为排球运动的轨迹最有可能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益阳中考)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秋千在
摆荡的过程中,A为最低点,B点为摆荡到右边时的最高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A. 人从A点运动到B点是利用了人具有惯性
B. 人在A点时的惯性最大,在B点时的惯性最小
C. 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 人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第2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攀枝花中考)下列情况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D )
A. 冰雪消融 B. 钻木取火
C. 压缩气体 D. 开水冷却
4. (恩施中考)冬季,某供热系统中有10kg水,当温度降低1℃时,可
给房间提供的热量是[c水=4.2×103J/(kg·℃)]( C )
A. 4.2×102J B. 4.2×103J
C. 4.2×104J D. 以上都不对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永州中考)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铁的质量越大,铁的比热容越大
B. 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木工锯木块时,锯条会发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D. 端午节煮粽子,闻到粽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6. (鄂州中考)小勇同学购买了一款户外分体式燃气炉,准备去户外野
炊。用该燃气炉烧水时,把初温为20℃、1kg的水加热到100℃,燃烧
了0.025m3的天然气。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假设
天然气完全燃烧,则燃气炉烧水的效率为 。[c水=
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4×107J/m3]
3.36×105 
33.6% 
1
2
3
4
5
6
7
8
9
10
7. ★(烟台中考)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
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
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试管中
加入10mL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另
一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 g,当食盐
水从25℃升高到75℃时,吸收的热量约为 J(不考虑食盐水
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 (选填物态
变化名称)现象。[食盐水的比热容取4.2×103J/(kg·℃),食盐水的
密度取1.03×103kg/m3]
10.3 
2163 
液化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8. (长春模拟)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
热,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从开始加热到t1min,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甲
(选填“>”“<”或“=”)Q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大小关系c甲 (选填“>”“<”或“=”)c乙;甲液体
温度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 (选填“快”或“慢”)。
(2) 若想使两种液体升温一样快,应该减少 液体的质量。
= 
< 
快 
乙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实验题(24分)
9. ★(常州中考)压缩空气动力车。
(1) 小明将充满气的气球捆绑在小车上,制成压缩空气动力小车,
当气球向右喷气时,静止的小车向左运动起来,如图甲所示,
该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 。
相互的 
运动状态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为制造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工程师将装有压缩空气的钢瓶与空
气动力发动机连接,该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包含进气冲程
和排气冲程,如图乙所示。发动机对外做功的是 (选
填“进气”或“排气”)冲程,此过程中钢瓶内压缩空气的温
度 。若该发动机的转速为1200r/min,则1s内发动机对
外做功 次。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钢瓶内压缩空气的密
度 。
进气 
降低 
20 
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计算题(14分)
10. ★ ★ (兰州中考)一辆燃油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了108km,所用时
间为1h,消耗10kg汽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1380N,汽
油的热值q汽油=4.6×107J/kg。求:
(1) 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1) 汽车行驶的速度v===108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牵引力的功率。
解:(2) 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
衡条件可知,牵引力F=f=1380N,牵引力做的功W=Fs=
1380N×108×103m=1.4904×108J,牵引力的功率P==
=41400W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解:(3) 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汽油=
10kg×4.6×107J/kg=4.6×108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
×100%=×100%=32.4%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