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2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将科学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通过食物包装袋或其他媒体已经掌握了有关食品营养的基本信息,所以本节内容教学难度不是很大。如何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验和信息融合,将是本节需要突破的重点。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初步认识到一种食物不会含有人体所需所有营养。
2、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
(一)、引入:ppt出示学校周五早餐食谱
提出问题:这是我们第六周周五的早餐食谱,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你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人体所需营养?全班简单交流。由交流映出课题:大家了解一些,但不全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食物中的营养
活动2【活动】探究: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探究: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提出问题:
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分别是(ppt):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六大营养主要分布在哪些食物中呢?
2.预测:
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活动,将20个卡片上的食物按它们所含的主要营养,归类摆放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不能判断活着有争议的单独放在一边。
学生分小组根据预测归类。
3,简单交流:
在归类中,你有什么困惑?(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盲区所在)
4.自主学习,小组内初步释疑:
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本44页—45页,根据资料完成以下任务:找出最正确的营养分类不修正答案;每类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5.全班展示交流,分析:
A. 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明确食物中所含主要营养。
教师点拨:a巧克力所含的主要营养是脂肪>糖类;b.玉米现在同学们较少吃到,所以还比较陌生,它所含的主要营养跟米和面食一样是糖类。
B. 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教师适时点拨:a.蛋白质:对于人体的作用就是除了骨骼之外的人体基本组成部分,就像一栋大楼,如果说钢筋(骨骼)构建整个框架,那蛋白质就如水泥和砖块一般是大楼的主要组成部分。B.脂肪:提供能量,人体的备用能源。C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较难理解,ppt出示相关数据和缺少症状来帮助学生认识其作用。需求量很少,但是却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活动3【活动】统计: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1.以小组开火车的方式统计学校周五一天的营养食谱。
2.通过观察食谱营养统计表:学校为什么推行营养配餐?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简单说说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3.全班交流,分析总结。
活动4【活动】实验探究:辨别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辨别:请大家看教材46页内容,学习如何辨别脂肪和淀粉。
1.学生自学2.请学生上台交流并演示实验方法,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教师强调相关注意事项:a.食物间隔分开,不要造成交叉污染。b.鉴别脂肪时一定要根据讨论方案来完成: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判断是否有油渍,以免和水渍混淆。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实验结果交流。 5.结论分析。
活动5【练习】课内拓展:
1,汶川地震中的“猪坚强”顽强的存活了36天,支撑它的是什么?
2,航海中,船员们经常得坏血病,为什么靠岸几天后就自行好了?
3,出示一胖一瘦两幅对比图片,它们为什么这样?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活动6【作业】课后拓展
家庭实验室(课后拓展):
根据今天所学的《食物中的营养》知识,利用周末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设计并制作周六一天的营养食谱,再亲自动手犒劳犒劳爸爸妈妈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