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阶段故乡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同时为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导航打下基础,紧密衔接,分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设计思路
从学生知识能力来看:本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基于原著的古白话文,其中某些特殊的语言表达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语句意思。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生活经验等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2.重点聚焦动作描写,体会武松的智勇、老虎的凶猛。能从课文中提取并整合信息,有理有据地对武松做出简单的评价。
3.搭建支架,借助“课本剧”情境,能有声有色地讲述“武松喝酒”这一片段。
4.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景阳冈》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虽然选做课文时有删节,但不像《草船借箭》那样采用现代白话文进行改写,而是在词语和文句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保留了古白话文的原貌。例如:“一双箸”“原来恁地”“叫我做甚么”“吊睛白额大虫”“须吃他耻笑”等文言或方言词句,这些词句虽然给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这也有助于学生细细品味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感受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不同语言魅力。 所以扫清这些字词障碍,疏通文意,是本课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落实本单元“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的关键任务。这一任务的落实教材不仅在本课课后习题中有相关的指导,而且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进一步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本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都非常生动有趣,故事的情节也是跌宕起伏的,因此根据文本的特点,课后习题第二题就是通过提取小标题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故事发展脉络。文章开篇一大段都在写武松豪饮烈酒,二店主人再三苦口相劝。 在这段中,武松一共要了让店主人筛了五次酒,共饮十八碗,由此可见,武松嗜酒如命且酒量也非常好。店主人家的“透瓶香”,又叫“出门倒”,由此可见此就之烈,而武松喝了十八碗不仅没倒还上冈打完大虫,并拖着死大虫下冈了。这也就奠定了他在《水浒传》中嗜酒第一人的地位。 文中关于武松执意上冈和拖虎下冈都是略写。全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部分,这也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武松看到大树的告诫时,依然还在怀疑酒铺店主人,文笔陡然一转,印信文榜的出现让武松犹豫了,但是他又怕被耻笑,所以依然硬着披头上冈。一路上的平静,让武松放松了下来,就像是暴风雨来前的宁静。老虎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让读者的心跟着紧张起来。此时的武松已有醉意,而且老虎是又饥又渴,所以他们的初次交手,武松只是一味的躲闪,好在武松虽有醉意但神志还在,摸索出老虎的套路后,抡起梢棒往下狠劈,原以为就此老虎必死无疑。 熟不知,陡然生变,梢棒折断,反倒让老虎性发起来,这让故事的发展更为跌宕起伏,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最终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就更凸显出武松勇武机敏、武艺高强的英雄气概。但文章的最后武松却是由于担心再有老虎出现,不得不一步步挨下冈子来,这又与前面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这样的描写才更真实,更符合人物当时的境况。如果说故事内容本身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关键钥匙,那么抓住关键信息来辩证的进行人物分析毫无疑问是深层的思维训练。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由此可见人物的分析在阅读中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读懂了人物,也就读懂了古典名著的关键。 《景阳冈》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尤为突出,因而我们可以牢牢抓住这两方面来全方位的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学生以往的阅读的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扁平的,单一的,要么是完美的好人,要么是彻头彻尾的坏人,但是《水浒传》之所以是经典名著也在于紧密融合时代背景和真实境况去塑造人物,将人物描写得更真实和更立体。在《水浒传》中,武松被列在一百零八将之中,且排名较为靠前——第十四,那必定有其光辉英雄的一面。 立足于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分组讨论 文中“打虎”部分动作描写最为精彩,也最能彰显武松的英雄形象,因而是这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武松初次与虎交手,老虎“一扑”“一掀”“一剪”,动作粗暴有力,来势汹汹,武松的应对看似一直落于下风,实则是探其虚实,摸清规律,找准时机,在这样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还能冷静分析,真是临危不惧啊。在与老虎打斗过程中,唯一可凭借的武器——梢棒却折断了,但武松却并没因此而退缩逃跑,反而是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李逵杀死了一窝虎,不比武松打死一只虎。 为什么?不仅是因为这只虎的恶名太大;更因为武松是徒手博虎。这也就成为了人与动相搏的标致性的故事。这部分的刻画让武松武艺高强、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但七、八自然段中“疏软”“挣扎”“挨”等词语,还有“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这句话,似乎有损于前面树立起来的英雄形象,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因为有了这部分内容,才让读者看到一个更全面、更真实、更可信的英雄形象。 教给学生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思维延伸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首短诗涵盖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主题。经典名著经得起时光的淘筛,最终依然经久流传。阅读古典名著,就是和一位文学大师对话。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汲取先哲的智慧精髓,领悟经典的丰厚蕴涵,感受经典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就是围绕阅读古典名著来设置的。这个单元一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两篇:《草船借箭》和《景阳冈》,略读课文《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这四篇课文的内容对应的正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是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采用现代白话文的方式,学生读起来比较轻松,这也能缓解学生初步接触古典名著的畏难情绪,后面的三篇则几乎都是原文,呈现的是古白话文,古白话文里面或多或少夹杂着文言的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景阳冈》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也就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典名著的原文,所以采用哪些阅读方法读懂内容,如何品味文中精彩语段,怎样理解和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并能在课后自主积极阅读......这都是本课教学中需要落实的语文核心素养。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表演课本剧的环节,强调不要照搬课文,鼓励他们用动作、语言、加上白话文特色语言,由讲一部分的情节到掌握方法后完整表演。结合重点语句,感受武松性格特点,多方位评价武松,引导他们将看法和理由相结合。最后推荐阅读整本书,再一次走进书中的人物,去感受人物多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