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 给出一种典型食物,能说出这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2.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在生活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通过动手完成脂肪和淀粉的验证实验,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2. 学习辨别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办法。
教学难点:
1.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4教学策略
1. 实验观察法
2. 可视化表格分析
3. 归纳总结法
5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
PPT,食物贴图,实验记录单,班级记录表,小贴纸
小组准备:
食用油,肥肉,花生米,馒头,熟马铃薯,米饭,鸡蛋白,稀释好的碘酒,一次性杯,A4纸,棉签,滴管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谈话导入
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是啊,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大家正处在一个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食物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天会吃很多很多种食物。但同学们是否思考过,我们能从这些各种各样的食物中获得什么营养呢?
(板书:食物中的营养)
邀请学生谈看法,适当地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一)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现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二)营养成分:水
教师:水是营养物质吗?提供资料,解决学生的疑惑。
资料: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我们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70%-80%。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例如: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最终通过尿液或者汗液排出。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
(三)介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
教师:那是否只要食物能提供给我们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就行了,我们不需要其他的营养了呢?
(四)介绍营养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总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作用及食物来源。
活动2【讲授】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方法
说一说:
如果你想知道一种食物是否含某种营养成分,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问爸爸妈妈,看食物上的标签(出示指导阅读),网上查阅资料……
教师引导:
1. 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某种营养,课本中教我们怎么通过实验来辨别脂肪和淀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两个辨别方法。
2. 介绍检验淀粉和脂肪的方法。
活动3【活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一)方法演示
在实物投影上介绍用来做实验的食物,并演示先在白纸上按压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再向食物中分别滴加碘液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二)出示做实验的温馨提示,全班齐读
1.领取材料和实验时要注意,不同的食物要分开,不能混杂在一起。2.检验脂肪时,不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检验糖类,滴加碘液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注意滴管不要碰触到食物;3.做实验时要注意记录表格,表格完成后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用贴纸贴出实验结果。
(三)出示实验指南,小组领取材料完成实验
1.在白纸上用棉签涂食用油,检验食物油中是否含有脂肪。2.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篮子里的食物,检验这些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3.在篮子里的食物中和杯子里的食用油中分别滴加碘液,检验这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4.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实验记录表。
活动4【讲授】实验总结
1. 小组完成实验并在班级记录表上用贴纸反应小组的实验结果,使实验结果可视化。
2. 分析表格并讨论
(1) 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2) 怎样才能知道鸡蛋白含有的营养成分呢?
(3)总结
含有淀粉的食物:米饭,馒头,煮熟的马铃薯
含有脂肪的食物:肥猪肉,花生油,生花生。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白
3. 想一想:每种食物只含一种营养成分吗?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吗?
活动5【讲授】课后任务
周末跟你的妈妈到市场去买菜,为你们家设计一顿午饭,你会如何安排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