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一、基础达标
1.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 )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有机物
2.下列冬奥会比赛用品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冰壶壶体—— 花岗石
B.滑雪板基础材料——聚乙烯
C.护目镜镜片——聚碳酸酯
D.冰 球——合成橡胶
3.“胜哥”的家乡金华市“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均属于( )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非金属材料 D.氧化物
4.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各种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下列工具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石器 B.石斧 C.青铜器 D.瓷碗
5.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6.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有些废弃材料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B.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7.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8.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纳米碳管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
B.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D.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
9.目前,铁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铁与铬(Cr)、镍(Ni) 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 (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10.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填序号)。
11.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新时代,请从科学的视角回答下列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1)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 症。
(2)“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其车身主要采用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属于 (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12.我国科学家闵恩泽院士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以表彰他在“绿色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试回答:“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①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②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③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选填编号)。
13.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二、巩固提升
14.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许多科学视频,了解了许多物质制造原理。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产生的副产品和有害废物更少,原子利用率更高,是“绿色化学”的典范。下列反应中,符合以上“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烧制生石灰:CaCO3=CaO+CO2↑
B.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C.制氢氧化铜:CuSO4+2NaOH =Cu(OH)2↓+Na2SO4
D.利用纯碱制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
15.镁合金被誉为“21 世纪绿色工程材料”, 其密度仅有钢铁的四分之一, 还具有强度高、导电性好、耐腐蚀等特性。下列物体不适合用该材料制作的是( )
A.自行车的车架 B.平板电脑外壳
C.起重机配重 D.仪器中的电子元件
16.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17.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颜色深浅会随光线强弱变化而变化。有关该眼镜的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螺丝、钛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B.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溴化银和氧化铜都属于氧化物
D.钛合金镜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18.研究发现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性质: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有可能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下列材料不能用石墨烯来制造的是( )。
A.优良的绝缘材料 B.新型半导体材料
C.超轻型飞机材料 D.新型防弹衣材料
19.我国施景莲用超高温陶瓷与难熔金属制造出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用于超高音速导弹和歼20的发动机及表面的防护材料。根据用途推测,以下性质不是该材料必须具有的是( )
A.耐高温 B.具有铁磁性 C.强度大 D.抗氧化
20.2018年,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1.“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上选用铝制螺母e,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生锈,原因是 。
22.社会发展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1)如下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23.最近,一款名为“萝卜刀”的玩具(如图所示)爆红网络。很多小学生、中学生都会购买玩耍。有的成人也玩,还称其为解压玩具。萝卜刀从最开始的A款为合成塑料款,后期出现的B款为铝合金款。
(1)两款不同的“萝卜刀”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款。(填“A”或“B”)
(2)假设一把“萝卜刀”的重力为0.5N,小科同学将一把“萝卜刀”从粗糙的砂纸上匀速推过10cm,“萝卜刀”受到的摩擦力为0.1N,请问小科水平推“萝卜刀”时对其所做的功为 。
24.新型材料是指那些 或 中的、具有 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 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材料、 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 材料等。
25.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下同).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26. 2014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
(1)如图1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 材料.
(2)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
①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2所示.
Ⅰ.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
Ⅱ.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Ⅲ.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及合金分析。
【解答】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答】花岗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易拉罐、电线、铝材都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解答】 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都属于废弃的金属材料;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分析。
【解答】A、石器所用材料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石斧所用材料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青铜器所用材料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 瓷碗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超细粉末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颗粒大小即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从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有些废弃材料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去分析;
【解答】A、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有些废弃材料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故正确;
B、绿色化学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正确;
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更多的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故正确;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妨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故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陶瓷的性质、氧化物的定义及分类解答。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其耐高温、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强度高。氧化物按照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解答】题中信息为:氧化铝陶瓷为新型陶瓷材料,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因氧化铝为无机物),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陶瓷的性质),但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不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而是金属氧化物。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抓住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这一句话来分析本题。
【解答】由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可知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也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所以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是错误的,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9.【答案】(1)B
(2)HCl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各种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解答;
(2)根据胃酸的成分解答。
【解答】(1)不锈钢属于合金,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而防护服材料属于合成材料,就是没有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
(2)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化学式为HCl。
10.【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工具使用的先后年代分析。
【解答】 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①③②④ 。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
11.【答案】(1)缺铁性贫血(贫血)
(2)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分析;(2)根据纯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解答】(1) 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
(2)不锈钢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正确。
故答案为:(1) 缺铁性贫血 (贫血) ;(2)B。
12.【答案】①②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 色化学倡导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停止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与产生。
【解答】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现实,故只有少用和少排放即可。
13.【答案】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优异特性和功能;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区分材料时主要从材料的组成上进行分析。
【解答】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生成的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而有机玻璃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外观颇似玻璃,属于合成材料;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不锈钢是在在普通钢中加入金属铬而形成的耐腐蚀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不锈钢 玻璃 有机玻璃 玻璃钢
14.【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产生的副产品和有害废物更少,原子利用率更高,是“绿色化学”的典范。”可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A.烧制生石灰:CaCO3=CaO+CO2↑,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A错误;
B.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FeSO4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B错误;
C.制氢氧化铜:CuSO4+2NaOH =Cu(OH)2↓+Na2SO4,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Cu(OH)2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C错误;
D.利用纯碱制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产物就一种我们需要的碳酸氢钠,原子利用率高,无副产品和有害废物产生,符合“绿色化学”概念,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镁合金的性质及各 选项中物质的特点分析。
【解答】镁合金密度仅有钢铁的四分之一, 该材料不适合起重机配重制作。
故选C。
16.【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纳米车的作用考虑;(2)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联系考虑;(3)根据分子的大小考虑;(4)由题给信息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
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金属及合金为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塑料为有机合成材料分析;
C、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D、根据钛合金的性质分析。
【解答】A、 铜螺丝、钛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不符合题意;
B、 塑料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不符合题意;
C、 溴化银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符合题意;
D、 钛合金为形状记忆形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石墨烯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分析。
【解答】A、石墨烯有优良的导电性,不能用作绝缘材料 ,符合题意;
B、石墨烯有优良导电性,可作新型半导体材料,不符合题意;
C 、石墨烯密度小、硬度大、柔软、 抗拉伸能力强,可作超轻型飞机材料,不符合题意;
D、 石墨烯密度小、硬度大、柔软、 抗拉伸能力强,可作新型防弹衣材料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超高音速导弹和歼20的发动机所用材料需耐高温、抗氧化、机械强度高等性质分析。
【解答】 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用于超高音速导弹和歼20的发动机及表面的防护材料,由此可知该材料须具备耐高温、强度大、抗氧化性,但不需具有铁磁性。
故选B。
20.【答案】(1)金属材料
(2)A;B
(3)①②④⑤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材料的利用与发展;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和合金都是金属材料分析;
(2)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3)根据金属生锈是与氧气和水的反应,由此确定各措施是否可防止生锈分析。
【解答】(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加铜粉,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锌粉,锌与氯化亚铁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A能达到目的;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不反应,可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再加入CuCl2溶液,铁能与氯化铜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B能达到目的;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不,证明锌的活动笥大于铜,再加入铁,不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不能证明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C不能达到目的;
(3)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都可防止金属锈蚀,③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使金属与水分充分接触,不能防止锈蚀,故不选③。
故答案为:(1) 金属材料 ;(2)AB;(3)①②④⑤。
21.【答案】(1)bc
(2)铝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分析;
(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图示中橡胶轮胎、塑料车筐所用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铝合金支架、不锈钢车圈、铝制螺母所用材料都是金属材料。
(2)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生锈是由于 铝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故答案为:(1)bc;(2) 铝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22.【答案】(1)轮胎、塑料保险杠
(2)防止金属锈蚀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2)根据 汽车表面的烤漆可隔离氧气和水防止生锈分析。
【解答】(1) 轮胎、塑料保险杠所用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铝合金轮毂、铜架车门所用材料为金属材料。
(2) 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隔离氧气和水,防止金属锈蚀的作用。
故答案为:(1) 轮胎、塑料保险杠 ;(2) 防止金属锈蚀 。
23.【答案】(1)A
(2)0.01J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合成材料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2)根据W=Fs分析。
【解答】(1) A款为合成塑料款,后期出现的B款为铝合金款,两款不同的“萝卜刀”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B为金属材料。
(2)萝卜刀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拉力也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平推“萝卜刀”时对其所做的功为Fs=0.1N×0.1m=0.01J。
故答案为:(1)A;(2)0.01J。
24.【答案】新出现;正在发展;优异特性和功能;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新型材料的定义及类别分析。
【解答】 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 光电子信息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等。
故答案为:新出现;正在发展; 优异特性和功能 ;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25.【答案】(1)B
(2)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各物品涉及金属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分析。
【解答】(1)铁锤利用了铁合金的硬度大,A错误;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B正确;铁丝利用了铁的延展性,C正确;水龙头利用金属的耐腐蚀性和硬度,D错误;
(2)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 ,是为了节约金属资源,故选A。
26.【答案】复合;B;先通一氧化碳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3CO+Fe2O32Fe+3CO2;可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解答】(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材料叫复合材料,故答案为:复合;
(2)①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B;
②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加热前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先通一氧化碳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
Ⅱ.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
Ⅲ.装置B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一氧化碳气体排出装置内的溶液而被收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答案为:可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复合材料的定义分析解答;
(2)①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
②Ⅰ.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Ⅱ.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方程式;
Ⅲ.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把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除去,同时把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收集,以防止一氧化碳排出而污染空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