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4 20: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3.*不懂就要问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
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略读课文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略读课文学习提示
我会读
背诵 背着 照例 圈画 戒尺
羊圈 一段 练习 吓呆 厉声
挨打 清楚 糊里糊涂
私塾、戒尺、先生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自主说一说。
2. 借助插图说一说。
按照顺序,先讲了……后讲了……
默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小组合作:
(1)从其他同学、孙中山、先生的角度选择一个
进行自主研究。
(2)轮流交流看法,结合文中词句进行交流更有
说服力。
(3)小组汇报交流。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照例”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功课”对于孙中山说不是偶然的。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
摇头晃脑——鸦雀无声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此时同学们会想什么?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先生的表现说明他没有生气,而是
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示了赞扬和肯定。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划找相应语句。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孙中山主动向先生提问”
孙中山
同学们
先生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我会读
背诵 背着 照例 圈画 戒尺
羊圈 一段 练习 吓呆 厉声
挨打 清楚 糊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