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温故知新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和____的殖民统治下。在美国____和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的运动。
2、“南美解放者”是_____和_____。
3、19世纪中期,_____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强了_____和_____。
4、_____(时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英军乘势进攻章西,年轻的_____领导军民与英国展开激战。
5、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反映了_____。这次起义也是_____。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些国家在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吗?
英国
法国
美国
革命(战争、暴力手段)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里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在位期间对俄罗斯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彼得大帝
(1672—1725年)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富国强兵之变———彼得一世改革
步入近代之变———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俄 国 的 历 史
1
2
3
4
5
9世纪晚期
东斯拉
夫人
建立
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4世纪
莫斯科
公国
建立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
公国
统一俄国
16世纪
伊凡四世采用
沙皇称号强化专制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大帝
(1672年-1725年)
1.改革背景(原因)
材料一: 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2.改革目的:
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
18世纪初
4.改革方式:
向西方学习
1.改革背景(原因)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5.改革之策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特点: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军事理念,将西欧的先进 制度 拒之门外
6.改革影响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积极:
消极: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野蛮”
——马克思
二、废除农奴制
1.改革背景(原因)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
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废除农奴制
1.改革背景(原因)
(2)政治原因:农奴暴动频繁,危及统治。
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他们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克里米亚半岛上没有铁路,他们不得不用大车来拉军需品。农奴出身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疾病、饥饿和寒冷交困,使俄军非战斗性减员严重。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封建农奴制度
VS
(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示意图
克里米亚半岛
二、废除农奴制
2.改革开始: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必须立即改革,废除农奴制,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目的: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巩固沙皇统治,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缓和阶级矛盾。
二、废除农奴制
4.改革内容:
法令规定: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二、废除农奴制
5.改革性质和影响: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俄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的讲话
材料三: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二、废除农奴制
影响: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性质:
(1)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积极: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本
消极:
改革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度
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861年改革与戊戌变法比较
1861年改革 戊戌变法(1898年)
相同点 不同点
认识
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 自上而下改革; 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促进本国近代化进程
结果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失败,仍然落后。
改革要善于学习、敢于改革,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者要掌握主动权
背景不同:俄国焦点问题是国内问题即农奴制危机,是在国独立
的情况下改革的;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革者不掌握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