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25 05: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 生物 学科
课题 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课时 2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周次 教案主备
课标要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本节主要学习三方面内容: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提高课前探究的能力,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三、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四、与动植物共生

五、课文总结
六、技能训练





七、作业设计
播放《小猫种鱼》视频。
提问:
1、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
2、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扮演什么角色?
3、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会是什么状况? 观看、思考、回答。 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 引导学生观察腐烂的梨(实物),展示与梨腐烂有关的问题。
2、播放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分析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3、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 流表达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P67页课文,
开展游戏活动:疾病诊断;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展示真菌引起植物患病的图片。
3、指导学生阅读P70页“以菌治虫”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还有利的一面。
4、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播放地衣(真菌与藻类互利共生)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豆科植物的根瘤(实物);播放豆科植物的根瘤(根瘤菌与植物互利共生)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引导学生举例说出菌类与动物共生的例子。
4、引导学生归纳共生的概念。
5、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与动植物共生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可以和动植物共生
C、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D、以上作用均有
2、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他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思考,回答。 观察、讨论、回答。
观看、分析、讨论、理解: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与游戏活动(角色有: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足癣、臂癣、细菌、真菌、医生等)。
体验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体会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观看,了解菌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阅读、了解、理解。 观看、思考、理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观察、观看、思考、理解:豆科植物的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结合生活或课本举例说明。
根据地衣和根瘤的形成,试着说出共生的概念。 指导分组讨论。 各小组讨论,并作记录,然后选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组内其他成员补充,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让学生切生体会到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菌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使学生知道动植物共生的例子。 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
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只有一部分能自觉完成,很多学生还是不够重视。在上课时还是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能与中考有一定的关系吧。另外还有把握教材的主次方面,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引导方面都还不是很融洽。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会根据网上学习的一些经验来达到一定的新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