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余光中
创设情境
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即将举办,我班决定拍摄《乡愁》微电影,
参加比赛,请大家结合诗歌《乡愁》和助读材料,群策群力,争取在比赛中赢得好名次。
活动任务
任务一:选取微电影拍摄物件
任务二:设计微电影宣传海报
任务三:录制微电影画面音频
学习目标
任务一
选取微电影拍摄物件
选取微电影拍摄物件
为了在微电影里更好地传递“乡愁”这一主题,请结合诗歌和助读材料,选取一个物件入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习目标
示例:
我会选取_____(物件),因为它象征着______(内涵),传递了________(情感)。
预设一
我会选取邮票,因为它象征着离别,传递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预设二
我会选取船票,因为它象征着漂泊,传递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预设三
我会选取坟墓,因为它象征着生离死别,传递着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预设四
我会选取海峡,因为它象征着分隔,传递着对祖国大陆的想念之情。
思考:
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这四个数量词修饰,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明确
不是。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厚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寄托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饱满诗情。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较轻的意象之中,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任务二
设计微电影宣传海报
设计微电影宣传海报
在微电影中,我们要设计宣传海报,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一个海报画面。
温馨提示:描绘画面内容,加入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情感。
设计一
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昏黄的油灯下,一位青年坐在书桌旁,埋头一笔一划写着书信,他一边写着一边回忆起儿时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不知不觉,泪水盈满了眼眶。少年将写好的信装进信封里,贴上一枚小小的邮票,眼前仿佛看到母亲收到信时的激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设计二
在波涛汹涌的海边,一位青年即将登上远航的轮船,码头边是送他离开的妻子,在登船的那一刻,他使劲的挥手,大声地呼喊告别妻子,那一刻他泪洒大海,他将船票拿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思念着远方的妻子。
设计三
在一个落叶凋零的秋天,一个中年男子跪在坟墓旁边,一边祭奠母亲,一边大哭,诉说着母亲的思念之情。
设计四
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明月当空照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海边,遥望着海峡对岸的大陆,一边抹泪,一边回忆故乡的一切,不知不觉,泪水盈满了眼眶。他抬头看着明月,他希望这明月能带他回到故乡。
学习目标
任务三
录制微电影画面音频
录制微电影画面音频
微电影的拍摄已经进入尾声,我们需要为拍摄的画面朗读配音,将情感渲染到极致。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诗歌设计朗读脚本。
明确
第一节,要轻柔舒缓地去读,带着微笑,读出回忆中童年时诗人与母亲通信往来的温馨。纸短情长,一枚枚邮票下,一封封家书里,是母亲一句又一句密密的叮咛。
明确
第二节,重读“船票”和“新娘”,新婚燕尔便两地分居,船票就成了牵挂的媒介,要读出诗人对爱人的悠悠相思之情。
明确
第三节,“后来啊”低沉延长,读出时空的迢遥。“母亲在里头”一句带着颤音去读,似要流泪,读出失去母亲的悲伤。
明确
第四节,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重读“那”字,延长“那头”体现大陆之远,读出诗人对祖国绵绵的思念。
学习目标
从黑发到白头,游子的漂泊之旅长达半个世纪。无法排遣的思归情怀,只能结成浓浓的愁绪,散落在诗行里,萦回在文字间。纵使是“宽宽“深深”的海峡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余光中的思归梦,也是和他有着同样经历的那代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的台湾客的思归梦,“浅浅的海峡”里饱含着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乡愁
意象
意境
情感
(朗读)
物件
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