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
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7.避免出现下列默写错误:
(1)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
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分。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竦”极易误写,要注意。
(2)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通假字。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常会出现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易错写为“升”。
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字、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字、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易错写为“层”。“眦”是眼眶之义。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3)要留心具体语境和语句顺序。
备考时还应将名句名篇放列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青。”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容易把“霄”错写成“宵”。“排”是推开之义。“碧霄”是蓝天之义。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例,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会把“春色满园”错写成“满园春色”。又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一要理解内容。
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背诵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理解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把握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而悲”一段,学生背诵较绕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译成现代汉语。悲者看到的景物由心情引起,所以满目萧然;由景入情,悲从心来。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背诵相关内容。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这句话,还能够理解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二要借用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我们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1.尝试背写结合。会背诵不是终极目的,能一字不差地书写,才算成功。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必手抄,“七录书斋”就是要手抄六七次的意思。背诵过程中,要养成目不离字、手不离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词意、句意)、边背边写,特别是涉及形似、音近(同)特易混字。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2.掌握遗忘规律。遗忘规律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加快,遗忘量逐渐增大。为了对抗这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在学习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等时间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及时复习、分散学习、多样化学习(讲解、讨论......)等方法都很有效。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3.借用思维导图。在背诵古诗文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结构、突出主题和关键词、突出主题和关键词、归纳总结和复习......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背诵古诗文还需要结合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背诵技巧等多种方法。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二 古诗文背诵技巧
三要归纳整理。
一定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背诵信息。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一、注意事项
1.生僻字、难写字掌握不准。如将《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写成“挐”。对付生僻字jv和难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书写强化记忆。
2.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如《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考生在书写时极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考生要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特常考的句子牢记于心。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醉翁亭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而”漏掉,或将“也”误写 为“矣”。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就要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
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的“璧”写成“壁”。这是因为考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静影沉壁”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故而应用“璧”。为避免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二、解题方法
1.认真审读题目。题目中会出现限制语和重要提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切忌因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
2.正确理解向子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古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以保证理解的准确性。
专题十 名句默写
技巧三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通古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
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等现象的出现。
中考真题精选
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
山川 风物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②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________《钱塘湖春行》 早春景色。
1.(2023·潍坊)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清荣峻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
修身 治国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告子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自《________》,国别体史书。
爱国 思乡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满眼风光北固楼
战国策
燕然未勒归无计
2.(2023·济南)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在沉郁中坚定信心、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气概。
一山放出一山拦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
博学而笃志
树树皆秋色
夜吟应觉月光寒
万籁此都寂
3.(2023·日照)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5)《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琅琊山中春花盛开、夏木繁茂的景象。
(6)古诗词中,常有诗人通过写自己向往或亲自征战沙场来抒发报国情怀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发而幽香
鸟下绿芜秦苑夕
闲敲棋子落灯花
杏花疏影里
绿叶发华滋
4.(2023·聊城)按要求填空。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⑤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禽鸟的动态,展现了初春的活力。
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
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乡村里有难忘的诗词记忆。我们漫步田园,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体会
“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王绩《野望》中感受“牧人驱犊返,
__________”的惬意;在秦观《行香子》中品味“倚东风,________”的愉悦;
在陆游《游山西村》中领悟“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⑧古诗词中有许多含“云”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采菊东篱下
猎马带禽归
山重水复疑无路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豪兴徜徉
5.(2023·烟台)默写。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游子吟》)
(3)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陋室铭》)
(5)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6)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江清月近人
报得三春晖
何当共剪西窗烛
惟吾德馨
夕日欲颓
选贤与能
6.(2023·滨州)默写。(8分)
(1)读史使人明智,________________,数学使人周密。(弗朗西斯·培根
《谈读书》)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
(8)我们学习不仅要做到学思结合,正如《论语》中所写的“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读诗使人灵秀
学而不思则罔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豁然开朗
一鼓作气
长河落日圆
万里赴戎机
直挂云帆济沧海
7.(2023·临沂)小文同学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整理了一组诗文名句及
其作者出处,请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诗文名句 作者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_______》(其一)
(5)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6)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弗之怠。 (7)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8)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山入潼关不解平
手指不可屈伸
宋濂
零落成泥碾作尘
秋词
便引诗情到碧霄
直挂云帆济沧海
然后能自反也
知不足
8.(2023·威海)根据提示,用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
塞下秋来风景异
雪拥蓝关马不前
气蒸云梦泽
齐鲁青未了
影入平羌江水流
晴川历历汉阳树
无边光景一时新
出处 诗文 批注
《论语·为政》 (1)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相辅相成
《饮酒》 (其五) (2)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_____。 “见”字耐人寻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 距离隔不断友情
《登飞来峰》 (4)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_。 高瞻远瞩就不会迷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用月寄托思念与祝福
9.(2023·济宁)下面是小宁同学制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学而不思则罔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自缘身在最高层
天涯若比邻
悠然见南山
10.(2023·菏泽)(1)默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二则》)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飞来山上千寻塔
窥谷忘返
水击三千里
威武不能屈
择其善者而从之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
闻说鸡鸣见日升
(3)根据提示默写。
①“天下国家”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仁人志士常常借“梦”抒发自己
的家国情怀,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
吹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的“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
②初中生活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此分别之际,如果你从李白《行路难》
(其一)中选取两句诗送给同学留作纪念,并激励其胸怀壮志,勇向未来,
那么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回吹角连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1.(2023·枣庄)古诗文默写。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化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诗
意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乘风破浪、云帆渡海、一往无前精神的
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逝者如斯夫
海内存知己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忽如一夜春风来
空乏其身
苦其心志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涯若比邻
长风破浪会有时
咏月抒怀 诗句 作者作品
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表达对月怀远的情思 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建《十五夜望月》
月色如水,疏影摇曳,作者心情宁静 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将月亮人格化,寄托对友人不幸遭贬谪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边疆战场寒气凛凛,但在诗人眼中,那是英雄用武之地 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李贺《马诗》
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洞庭月夜美景图 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2023·东营)填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