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复习宝典】小学语文小升初考前冲刺准备——说明文阅读
考点分布 考查形式
内容提取与概括 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为主。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文章内容概括辨析
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言
拓展研究
阅读《中国瓷器》一文,按要求答题。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yòu)、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C了。日本大版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C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兰花盅则题为“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联系字形,“瓷”可能与 这种制作材料有关。
2.读完文章,文中最能表达你对中国瓷器印象的成语是( )。
A.叹为观止 B.得天独厚 C.依然如故 D.高山流水
3.吴华想了解中国瓷器的三项独创技术,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 段。
4.中国瓷器被世界公认为伟大的发明,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请简要地分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④段运用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中国瓷器纹饰变化发展的过程。
7.盅,是一种饮酒或喝茶的杯子。文中的康熙花卉瓷盅“一盅一花一词”,饶有情趣。请将下面的诗词,题入相应的瓷盅中。(填序号)
①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②株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③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
桃花盅: 荷花盅: 桂花盅: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____(经 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____(释 拭)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____(迫 泊)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____(至 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8.结合语境。选出选文中括号里出恰当的字。
9.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①自然段画线部分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11.第④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植物聊天》很新颖,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植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很相似。
C.植物只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D.通过研究人们发现植物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进行网络聊天。
阅读理解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种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9%;油类超标率为64%。”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急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纯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纯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纯逐渐走向解体。”“如果一个生态系纯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堪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①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章的四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字之内,提示宣传语中要用上一个成语)
了解你的生物钟
①2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②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3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
③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④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城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进行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⑤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输·霍路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白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了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
⑥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7.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学
19.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20.“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二自然段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木”
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喻为“神木”。“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 300 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公元 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士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 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博士又用刺像木做了一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博士还把一个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个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被全部揭开了。
22.为了揭开神木奥秘,谢尔盖博士做了哪几项科学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用自己的话归纳神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神木具有神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句中“绝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魔稻”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许多国家为粮食短缺的问题而苦恼的时候,我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培育出了新型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中国魔稻”。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杂交,又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的水稻。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世界科学界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粮食问题所带来的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水稻杂交曾经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高。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袁隆平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研究试验,让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称“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7.关于杂交水稻,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B.国际上认为水稻杂交是继人类培育出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C.袁隆平于二十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培育出了新型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中国魔稻”。
D.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的优势。
28.本文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直观、清晰地介绍了“中国魔稻”。
29.划线句子中加点词在说明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为什么西方科学家称杂交水稻为“中国魔稻”?(至少说两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疫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⑤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家”啊!
31.读全文,再填空。
题目中的“家”指的是 。文章主要从它的规模大、智能化设备 和 三方面介绍。
32.细细品读第②段,再回答问题。
①“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这句话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航母军港抗风避浪的特点。这个自然段还用到了 和 的说明方法。
②这个自然段最后一句“据说它能抵御白年电的台风”中,可以去掉“据说”两字吗?为什么呢?
33.第④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航母军港元晋的功能?请简要概括。
34.文章介绍说明对象时,多处出现“大肚汉””大哥”“好医生”这类词语,词语加双引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困,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摘自《意林作文素材》,有删改)
35.下列叙述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唯一原因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
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
B.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
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36.5G时代和6G时代的区别在于:5G时代要开拓的是① ,而6G时代要开拓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① ,②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③ 。
技巧一:内容提取与概括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锁定答题区域,用摘抄、整理和归纳的方法提取答案。抓住关键词,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抄;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可以把几个意思联结后再归纳出来。要特别注意特殊词语,如“所以”“总而言之”等。
3.抓住暗示信息,力争要点全面。
4.整合答案,分点作答,力求规范。
5.答案形成后,要与题干的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要点。
技巧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判断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结合具体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帮助读者掌握重点内容。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3)作比较: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与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被说明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更加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就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是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10)引用(引用说明):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其作用是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引用故事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答题模板:运用……的说明方法+形容词+说明了……
技巧三:文章内容概括辨析
1.题型概述。
(1)四个选项一般是提取原文中的原句进行改编,或是对某几句或个别段说明内容的概括。
(2)出题人在摘录原文原句时会有意把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一类的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做改动,考查同学们读懂、读准文本的能力。
2.常用解题步骤:“一找”“二比”“三判断”。
(1)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相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
(2)二比:比较原文句、段落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严格一致。
(3)三判断:根据比对结果最终确定答案。
注:根据选项内容,能够一眼判断出正误的,可采用排除法。
3.答题口诀。
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技巧四:说明对象及特征
1.概括说明对象整体特征。
(1)先找准说明对象。解析说明对象的方法有:①看题目。②观首段。③找结尾段。④抓关键句。⑤归纳总结。
(2)确定好说明对象后进行概括。
首先,找与说明对象整体相关的段落。其次,在各段中寻找关键词句,可通过首句、过渡句、尾句来找。最后,将每段中涉及的特征整合在一起。(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一般都需要通过全文来概括。)
2.概括说明对象某一特征。
(1)根据题干内容,定位答题区域在哪个段落。(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一般在某个段落中)
(2)在确定好的段落中,抓首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3)结合段落中介绍说明对象特征的内容进行概括。
技巧五:说明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时一篇说明文可以同时交叉运用几种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生长过程常用这种顺序。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例如介绍某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包括各种逻辑顺序。例如讲到保温瓶保温的原理,必然会涉及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分析说明文顺序的方法如下:
(1)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2)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说明文顺序还会涉及到“文章相连的几段的位置能否调换”的考点,回答时首先要看所给段落与前文总说部分的顺序是否一致,其次再辨析所给几个段落使用的说明顺序,然后再分析是否能换。此类题一般不可调换,所以最后需写出不可调换的理由。
答题模板: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运用了……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
技巧六:说明文语言
1.分析加点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
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意思。
(2)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可逆向思考,若去掉,句子意思与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
(3)最后,总结得出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答题规范:解释词语+结合句子分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题步骤:(1)表态:一般是不能删除。
(2)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4)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规范:表态(不能)+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答题步骤:(1)表态:一般是不能替换。
(2)解释: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3)比较:比较替换上去的这个词语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4)结尾: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样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规范:表态(不能)+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比较两句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技巧七:拓展研究(谈看法、启示、提建议等)
1.分析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把握文章中心,将文章中的知识分点总结。
3.针对具体问题,有目的地筛选总结出知识点,把作者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出来。
4.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就题论题精准解答。(平时需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注意:所提的观点要有理有据,所提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考点考查形式
预测题型演练
技巧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复习宝典】小学语文小升初考前冲刺准备——说明文阅读
考点分布 考查形式
内容提取与概括 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为主。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文章内容概括辨析
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言
拓展研究
阅读《中国瓷器》一文,按要求答题。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yòu)、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C了。日本大版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C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兰花盅则题为“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联系字形,“瓷”可能与 这种制作材料有关。
2.读完文章,文中最能表达你对中国瓷器印象的成语是( )。
A.叹为观止 B.得天独厚 C.依然如故 D.高山流水
3.吴华想了解中国瓷器的三项独创技术,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 段。
4.中国瓷器被世界公认为伟大的发明,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请简要地分点概括。
5.文章第④段运用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6.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中国瓷器纹饰变化发展的过程。
7.盅,是一种饮酒或喝茶的杯子。文中的康熙花卉瓷盅“一盅一花一词”,饶有情趣。请将下面的诗词,题入相应的瓷盅中。(填序号)
①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②株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③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
桃花盅: 荷花盅: 桂花盅:
【答案】1.瓦2.A3.②③④
4.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5.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瓷器烧制的温度,更加具体,翔实。
6.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简单到精细、从自然到刻意的变化过程。
7.③;①;②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瓷器。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瓷器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瓷器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其次它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考查了形声字。“瓷”属于上声下形的字,“次”是它的声旁,“瓦”是它的形旁。所以这个字与:“瓦”有关。
2.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A
3.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根据“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短文第②③④段主要讲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故推荐他重点阅读这几段。
故答案为: ②③④
4.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和短文第②③④段的第一句话可概括出答案。
5.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④段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瓷器烧成的温度,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瓷器烧制的温度,更加具体,翔实。
故答案为: 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瓷器烧制的温度,更加具体,翔实。
6.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简单到精细、从自然到刻意的变化过程。
7.考查了拓展训练。“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是指莲花,这句诗出自《莲叶》,为唐代诗人李群玉所作。“株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是指桂花,出自唐代李峤《桂》,未殖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是指桃花,诗句出自唐朝诗人薛能的《桃花》。
故答案为:③;①;②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____(经 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____(释 拭)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____(迫 泊)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____(至 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8.结合语境。选出选文中括号里出恰当的字。
9.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
10.第①自然段画线部分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11.第④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12.阅读文章,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植物聊天》很新颖,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植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很相似。
C.植物只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D.通过研究人们发现植物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进行网络聊天。
【答案】8.径;释;迫;致
9.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
10.举例子;通俗易懂又清晰的说明了草本植物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
11.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特殊病毒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有几率被感染,去掉后变成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被感染,与原句意思不符。
12.利: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弊:特殊病毒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有几率被感染。
13.C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本文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植物也有联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8.考查了基础知识。根据意思可选。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径:小路。释:释放。拭:擦。迫:近,逼近。泊:停船靠岸。至:到,来。致:达到。
故答案为: 径;释;迫;致
9.考查了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作答。
故答案为: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
10.“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这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草本植物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11.第资自然段中“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这句中“可能”指的是存在“整个网络内的植物被感染”的几率,并不一定确定会被感染。这句中“可能”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语言的严谨和准确。
12.结合第 ③ 段“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可概括为“利”。在第四段“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提取弊。
13.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文中没有说只是遇到危险才传递信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阅读理解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种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9%;油类超标率为64%。”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急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纯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纯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纯逐渐走向解体。”“如果一个生态系纯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堪设想:
15.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①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②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③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④文章的四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16.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20字之内,提示宣传语中要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14.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15.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具有专业性,从而达到警醒读者的目的
16.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4.考查了词语解释。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根据“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可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15.①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可知,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
②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①段句子“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可知,渤海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
③考查说明方法。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70%;油类为65%。”可知,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作用是: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
④考查了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在文中是直接引用,文章的④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比自己说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警醒读者的目的。
16.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学生结合文段内容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根据文中第①段“ 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写标语“ 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
故答案为: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阅读。
了解你的生物钟
①2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②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3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
③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④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城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进行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⑤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输·霍路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白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了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
⑥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7.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学
19.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20.“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21.文章第二自然段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7.B 18.A 19.C
20.不能删去,“大约”表示的意思是大概,用在句子中表示差不多由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并不是准确数字,删去之后就变成了由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和原句意思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1.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392年天文学家德梅朗就发现了植物通过生物钟“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7.考查了信息提取。由文章第一自然段“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可知答案选B。
故答案为: B
18.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认识。从文中划线句子“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中“例如”一词可知,是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A
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短文④~⑥自然段可知,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中央生物钟和生物钟网络之间。
故答案为:C
20.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特点。“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因为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的具体数量无法数清,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这段文字介绍了生物钟对于动物的生物钟。除了24小时的时间结构,生物钟还会受到其他周期性现象例如潮汐、月亮周期和年周期的影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些生物能通过生物钟感知环境中的光、温度和其他因素来调节它们的生命活动。例如,珊瑚虫在满月时利用光传感器感知光照强度,从而触发其产卵行为。据此可知,文章第二自然段表达的观点是动物也有生物钟,并且能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故答案为: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392年天文学家德梅朗就发现了植物通过生物钟“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木”
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喻为“神木”。“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 300 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公元 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士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 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博士又用刺像木做了一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博士还把一个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个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被全部揭开了。
22.为了揭开神木奥秘,谢尔盖博士做了哪几项科学实验?
23.请用自己的话归纳神木的特点。
24.神木具有神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
25.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6.“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句中“绝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22.第一项:测试神木的硬度;第二项:测试神木的防水防腐性能;第三项:测试神木的防火能力。
23.坚硬,不变形,抗腐蚀,抗高温。
24.神木木纤维中含有的胶质。
25.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验证了刺橡木抗高温的特性。
26.不能去掉。去掉了的话表明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与实际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22.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文章的第五至七段说明了谢尔盖博士做的科学实验,测试了神木的硬度、抗腐蚀性能和防火能力。
故答案为:第一项:测试神木的硬度;第二项:测试神木的防水防腐性能;第三项:测试神木的防火能力。
2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说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结合文章的第五至七段说明了谢尔盖博士做的科学实验,可以得出神木的特点:坚硬不变形、抗腐蚀、耐高温。
故答案为:坚硬,不变形,抗腐蚀,抗高温。
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抓住关键句子“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神木木纤维中含有的胶质
25.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从语句“将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个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验证了刺橡木抗高温的特性。
故答案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验证了刺橡木抗高温的特性。
26.本题考查了字词理解与赏析。从“绝大多数”一词去掉前后,句子意思的表达方面作答即可。
“中国魔稻”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许多国家为粮食短缺的问题而苦恼的时候,我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培育出了新型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中国魔稻”。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杂交,又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的水稻。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世界科学界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粮食问题所带来的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水稻杂交曾经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高。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袁隆平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研究试验,让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称“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7.关于杂交水稻,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B.国际上认为水稻杂交是继人类培育出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C.袁隆平于二十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培育出了新型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中国魔稻”。
D.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的优势。
28.本文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直观、清晰地介绍了“中国魔稻”。
29.划线句子中加点词在说明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30.为什么西方科学家称杂交水稻为“中国魔稻”?(至少说两点原因)
【答案】27.A;B;D
28.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9.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取得的成果丰硕。
30.①因为在全世界,培育杂交水稻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之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袁隆平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②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所以被西方科学家称为杂交水稻为“中国魔稻”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2)、(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7.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A. 正确。由第6自然段“ 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可知A正确。
B.正确,由第2自然段“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杂交,又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可知B正确。
C.错误, 由第2自然段“ 我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培育出了新型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中国魔稻”。 ”可知C错误。
D 正确 。由第2自然段“ 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可知D正确。
故答案为:ABD。
28.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 ”这是列数据;“ 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 ”这是作比较;
“ 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这是举例子;直观、清晰地介绍了“中国魔稻”。
故答案为: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9.“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写出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时间长,试验复杂,取得的成果丰硕。
故答案为: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取得的成果丰硕。
30.结合短文内容可知,①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因为在全世界,培育杂交水稻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之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袁隆平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 ②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所以被西方科学家称为杂交水稻为“中国魔稻”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疫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⑤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家”啊!
31.读全文,再填空。
题目中的“家”指的是 。文章主要从它的规模大、智能化设备 和 三方面介绍。
32.细细品读第②段,再回答问题。
①“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这句话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航母军港抗风避浪的特点。这个自然段还用到了 和 的说明方法。
②这个自然段最后一句“据说它能抵御白年电的台风”中,可以去掉“据说”两字吗?为什么呢?
33.第④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航母军港元晋的功能?请简要概括。
34.文章介绍说明对象时,多处出现“大肚汉””大哥”“好医生”这类词语,词语加双引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31.航母军港;智能化设备;功能完善
32.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不能去掉。因为关于航母军港的抗风避浪性能的具体年限,只能是大概推测,暂时无法得到证实,去掉“据说”后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3.①航母军港是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②航母军港是“吃不垮”的“大财主”;③航母军港是“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34.使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航母军港和航空母舰之间的关系,更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①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②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31.由第2自然段“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第3自然段“ 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 ”第4自然段“ 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 ”可知题目中的“家”指的是航母军港;文章除了介绍航母军港的“规模大”“ 智能化设备” “功能完善”这三个方面。
故答案为:航母军港;智能化设备;功能完善
32.“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这句话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航母军港抗风避浪的特点。“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 这是列数字;“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②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据说它能抵御白年电的台风”中,“据说”不可以去掉,因为关于航母军港的抗风避浪性能的具体年限,只能是大概推测,暂时无法得到证实,去掉“据说”后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3.考查了内容的理解及概括。阅读第④段可知,从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三个方面来介绍航母军港完善的功能。
故答案为:①航母军港是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②航母军港是“吃不垮”的“大财主”;③航母军港是“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34.考查了文章的写作特点。结合内容理解,文章在介绍说明对象时,多处出现如“大肚汉"大哥"这类词语,运用写人的词语写“航母军港""航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把航母军港、航母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更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使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航母军港和航空母舰之间的关系,更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困,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摘自《意林作文素材》,有删改)
35.下列叙述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唯一原因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
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
B.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
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36.5G时代和6G时代的区别在于:5G时代要开拓的是① ,而6G时代要开拓的是②
37.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① ,②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③
【答案】35.C
36.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37.列数字;作比较;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对6G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35.结合短文内容,A项结合“—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这项表述错误。
B项结合“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句的表述,这项错误。
C项结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这项表述正确。
D项中结合“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的表述,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C;
36.结合第一自然段的表述,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37.“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这句中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我国对6G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列数字;作比较;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对6G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技巧一:内容提取与概括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锁定答题区域,用摘抄、整理和归纳的方法提取答案。抓住关键词,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抄;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可以把几个意思联结后再归纳出来。要特别注意特殊词语,如“所以”“总而言之”等。
3.抓住暗示信息,力争要点全面。
4.整合答案,分点作答,力求规范。
5.答案形成后,要与题干的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要点。
技巧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判断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结合具体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帮助读者掌握重点内容。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3)作比较: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与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被说明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更加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就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是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10)引用(引用说明):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其作用是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引用故事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答题模板:运用……的说明方法+形容词+说明了……
技巧三:文章内容概括辨析
1.题型概述。
(1)四个选项一般是提取原文中的原句进行改编,或是对某几句或个别段说明内容的概括。
(2)出题人在摘录原文原句时会有意把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一类的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做改动,考查同学们读懂、读准文本的能力。
2.常用解题步骤:“一找”“二比”“三判断”。
(1)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相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
(2)二比:比较原文句、段落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严格一致。
(3)三判断:根据比对结果最终确定答案。
注:根据选项内容,能够一眼判断出正误的,可采用排除法。
3.答题口诀。
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技巧四:说明对象及特征
1.概括说明对象整体特征。
(1)先找准说明对象。解析说明对象的方法有:①看题目。②观首段。③找结尾段。④抓关键句。⑤归纳总结。
(2)确定好说明对象后进行概括。
首先,找与说明对象整体相关的段落。其次,在各段中寻找关键词句,可通过首句、过渡句、尾句来找。最后,将每段中涉及的特征整合在一起。(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一般都需要通过全文来概括。)
2.概括说明对象某一特征。
(1)根据题干内容,定位答题区域在哪个段落。(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一般在某个段落中)
(2)在确定好的段落中,抓首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3)结合段落中介绍说明对象特征的内容进行概括。
技巧五:说明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时一篇说明文可以同时交叉运用几种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生长过程常用这种顺序。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例如介绍某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包括各种逻辑顺序。例如讲到保温瓶保温的原理,必然会涉及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分析说明文顺序的方法如下:
(1)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2)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说明文顺序还会涉及到“文章相连的几段的位置能否调换”的考点,回答时首先要看所给段落与前文总说部分的顺序是否一致,其次再辨析所给几个段落使用的说明顺序,然后再分析是否能换。此类题一般不可调换,所以最后需写出不可调换的理由。
答题模板: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运用了……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
技巧六:说明文语言
1.分析加点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
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意思。
(2)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可逆向思考,若去掉,句子意思与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
(3)最后,总结得出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答题规范:解释词语+结合句子分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题步骤:(1)表态:一般是不能删除。
(2)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4)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规范:表态(不能)+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答题步骤:(1)表态:一般是不能替换。
(2)解释: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3)比较:比较替换上去的这个词语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4)结尾: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样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规范:表态(不能)+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比较两句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技巧七:拓展研究(谈看法、启示、提建议等)
1.分析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把握文章中心,将文章中的知识分点总结。
3.针对具体问题,有目的地筛选总结出知识点,把作者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出来。
4.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就题论题精准解答。(平时需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注意:所提的观点要有理有据,所提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考点考查形式
预测题型演练
技巧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