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专题训练(一)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运动系统:
骨松质
骨膜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1)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不仅需要骨、
和骨骼肌等的参与,还依赖 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神经
1.短道速滑是一个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运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健儿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赛中摘得奥运首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关节(或骨连结)
1
2
3
4
5
6
(2)在协调摆臂的过程中,某动作如图乙所示,此时[1]
处于 状态。
收缩
肱二头肌
(3)短道速滑运动速度快、危险性大,为了尽可能减少损伤,专业人员给出两点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 、
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而且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 。
②规范佩戴护具。护肘、护踝等护具紧实的包裹可避免关节受伤,护具与关节结构中的 具有相似的作用。
关节囊
灵活
呼吸
循环
(1)挥臂时, 接受刺激而 (填“收缩”或“舒张”)时,牵动 绕关节活动,以完成该动作。
骨
收缩
2.[2023·砀山质检]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由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该病常见于网球运动员。
骨骼肌
2
1
3
4
5
6
(2)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均覆盖一层 ,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
(3)据图可知,频繁的伸缩和摩擦会造成伸肌的 (填结构名称)撕裂损伤,产生疼痛。
(4)下列从业者容易患上网球肘的是 (多选)。
A.羽毛球运动员 B.足球运动员
C.中餐厨师 D.搬运工
ACD
肌腱
关节软骨
(1)图中[A]是 ;[C]是 。
(2)慢跑时,肘关节起到 (填“杠杆”“支点”或“动力”)的作用。
支点
肌腹
3.慢跑是强身健体、陶冶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慢跑运动中各种动作的完成,需要依靠运动系统,如图是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的形成概念图。
骨骼肌
2
1
3
4
5
6
(3)有些关节损伤患者会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 分泌的滑液,应当被注射入 (均填关节结构名称)中。
(4)与中学生相比,长跑运动员的肌肉细胞中具有更多的
(填“线粒体”或“叶绿体”),它能进行
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
呼吸
线粒体
关节腔
关节囊
4.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一些鸟类生存,它们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1)从行为的发生看,鸟类迁徙属于 行为;从行为的功能看,鸟类迁徙属于 行为。
(2)鸟类在迁徙途中会停留下来休息、觅食,从行为的功能看,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鸟类在遇到危险时会立即向四处飞散,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防御
取食
节律
2
1
3
4
5
6
先天性
(3)春天来临,鸟类又会回到北方,开始忙着搭建鸟巢。从行为的功能看,鸟类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4)鸟类和 (填“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才会发生攻击行为。
同种
繁殖
5.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各种行为可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的肛门后盾,其他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逃跑。从行为的功能看,“鹿遇到狼逃跑”属于 行为,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从行为的发生看,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先天性
2
1
3
4
5
6
防御
(2)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较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从行为的发生看,“小白鼠走迷宫”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出生后通过积累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小白鼠“走错路”的次数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 的不同引起的。
遗传物质
学习
生活经历
学习
(3)猕猴集群生活,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群居于森林中。猴王的产生,是众多优秀的雄猴“竞争”而来。猴王在猴群中享有特权,众猴必须听命于猴王,不得违抗,有好吃的东西,总要让猴王先吃。说明猕猴有着严格的 制度。
等级
2
1
3
4
5
6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1)以上材料说明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依据行为的发生判断,这是 行为。
(2)面对第二只大野蜂,蟾蜍不予理睬,说明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一种
行为。
学习
先天性
(3)面对第二只盗虻,蟾蜍也不吞吃,说明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 。
(4)最后,蟾蜍还是把小蝗虫吃了,说明蟾蜍确实建立起新的 。
学习行为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