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 平均数 人教版(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 平均数 人教版(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4 20: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8章第1节 平均数
教学目标 平均数的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较为复杂:平均数指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是一组数据的一个整体水平。从而这一“虚拟”的数很容易与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际的数混淆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平均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平均数仍接触的不多,对于平均数这一较为“虚拟”的数无法理解。
教学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对于平均数的求法进行自我分析与理解。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得同学对于利用公式法求平均数进行讨论理解运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有一次孙悟空摘了一个西瓜,猪八戒抢着分了起来,分给孙悟空2块,师傅3块,自己4块。你对猪八戒的分法有什么看法呢? 可以怎样分呢? 每人平均分得3块。在数学上,这个“3”就叫做2、3、4的平均数。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知道了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就来学习新内容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尝试题(出示例1主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平均是什么意思啊?(每个人都一样多)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呢? 自学课本(教材90页) (大部分学生在自学课本的过程当中,能将“移多补少”以及计算方法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方法仍有困难,所以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进行讲解互助)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部分小组进行简单点拨 交流汇报 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13个) 大家同意吗?13是怎么来的?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四人收集的同样多?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 那为什么要把小红的1个移给小兰,小明的两个给小亮呢? 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每个人瓶子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 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就是他们四个人收集的平均数。 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②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先合后分) (14+12+11+15)÷4=13(个) 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先求出矿泉水瓶的总数量,再将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平均分给4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份数,最终就得到了平均数。 你能试着将它归纳为一个式子吗?(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 请大家观察一下:平均数13与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回答得真棒,老师为你高兴。13是比15少,又比11多,也就是说平均数是小于最大的数而又大于最小的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数据。 尝试练习 1.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kg,小华一定和小刚一样重。 ( ) 2.某校学生向希望工程捐款。如果平均每人捐款5元,那么全校每名同学一定都捐了5元。( ) 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王宁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8cm。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学习单,每题赋有分值) 1.小丽7岁,小红8岁,小兰5岁,小芳和小红同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 )岁。(20分) 2.水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红身高140厘米,她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30分) 3.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名刘子涵李强高风陈莉宋东晓张思思身高/cm139140135138139137体重/kg3438353436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50分)
小结 同学们真棒!这么难的题目都会了,那我们来看一看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啊?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先合后分) 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 2、平均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