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的老朋友。它是——葫芦(芦在这个词语里读轻声,再读一遍,评:轻声读准了老师把葫芦送回葫芦藤上,贴词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齐读“我要的是葫芦”;明确地告诉老师你要的是什么?你来读课题(抓住重音再读课题。)葫芦可是个好东西,所以古时候有个人,他这样说——大家一起读?
2、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小葫芦,把词念准确的话就能把它们摘下来呢!(复习生词。)这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板书:可爱),(出示课文两幅插图比较)可结果怎么了?(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是呀!小葫芦都掉了多可惜呀!大家一起读。板书:掉了),葫芦为什么都掉了?(预设:因为叶子上有蚜虫!问:除了蚜虫还有别的原因吗?)
二、品读感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读书有要求,谁来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思考:葫芦为什么都掉了?用“——”画出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句子。
3、关键句指导
(1)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如:我在第二自然段找到这句话,再读)你找得真准,是的,他心里想的就是——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谁再来读读?
师:这是一个感叹句,你再试试?
师:(贴蚜虫)种葫芦的人觉得有几个虫子可怕吗? 生:不可怕!
师:你们说对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评:你一点也不怕虫子!你也觉得虫子不可怕!)
师:这个种葫芦的人对叶子上的虫子是什么态度?生:不放在眼里、不重视。相机指名读。
师:是的,我们可以说他不在乎叶子上的蚜虫!(板书:不在乎)
师:老师这里有两句话(出示课件: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你们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发现?(预设:①标点符号不一样。评:是呀!你发现了它们一个是感叹句,一个是陈述句。②后面三个字不一样。评:你观察的真仔细!虽然字不一样,但怕什么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不可怕。)通过这两个句子,我们知道了意思相同的内容可以用感叹句和陈述句两种不同的句子来表达。
师:同学们不仅读得好,还这么会发现。老师也想读一读了。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
哪一句更让我们觉得他不在乎那些虫子呢? 你来说,生答:第一句,请你读出他的毫不在乎,谁能像他这样读?我也听出了你的不在乎,请你的同桌和你一起读,请你们大组一起读。
师:是的,种葫芦的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感叹号中!我们一起读一读。
(2)师: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有几只虫子怕什么),他又是怎样说的?指名说。
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到什么?(预设①种葫芦的人希望他的葫芦快点长。评:请你带着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期盼读一读!②种葫芦的人希望他的葫芦长得比南瓜还大。评:是啊,种葫芦的人多喜爱他的小葫芦啊,你也来读一读。③师:种葫芦的人对叶子上的虫很不在乎,那他对小葫芦又是什么态度? 生:很重视、很在乎,板书:在乎)
那请你来读读这句。(评:我听出了种葫芦人的在乎)谁还想读 (评:你也很在乎葫芦)
我们仔细看看图,这个人说这句话时的动作是怎样的?(预设:学生如没有说出“盯着”,他的眼睛怎么样?)
①(盯着):谁来盯着大屏幕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评:你盯得真认真,眼睛一眨也不眨。)
所有人都盯着这大屏幕读一读
②“自言自语”:瞧瞧你们盯着葫芦不由自主地对自己说起话来这就叫——(自言自语)
③师:葫芦可能长得比大南瓜还大吗? 生:不能。
师:是啊,这只是种葫芦的人的美好愿望。
(3)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了(贴蚜虫),这个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不在乎葫芦叶上的蚜虫,只在乎葫芦,他说:我要的是葫芦。但是他不着急,有人替他着急了,是谁呀?生:邻居。
①邻居跟他说了什么呢?(指名读)让我们帮着着急的邻居一起来劝劝他吧!
②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回答邻居的?指名读。(评:你一点儿也不在乎。你一点儿也不着急。)
③师:他不但不着急,反而感到很奇怪呢,他奇怪什么呢 (预设①他奇怪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评:是的,他觉得小小蚜虫只是爬在叶子上,叶子上的虫不用治。②还奇怪什么?他奇怪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评:是呀!这个种葫芦的人在乎葫芦而不在乎叶子上的虫,因为他认为葫芦和葫芦叶上长虫——没关系)
④谁再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⑤他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说得对,你再来读读这句,读出他要表达的意思。(评:恩,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人觉得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谁再来读?(评:我也听出了你的质疑了。)
是啊,这个人心里想着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他却这样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像这样的明明心中有答案,却故意反着问的句子叫做反问句。
⑥明白了意思,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哪一句的语气更强烈啊?是的,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要强烈得多。
⑦拓展:这样的反问句你还会变一变吗?老师请同学先读题,再作答。
(4)种葫芦的人说得对吗?(不对,种葫芦的人对葫芦叶不在乎,对葫芦十分重视,因为他认为葫芦和葫芦叶没有关系,但葫芦叶是能够帮助葫芦吸收阳光和水分、营养的,如果蚜虫吃光了葫芦叶,小葫芦也就没有营养生长了,所以葫芦和葫芦叶是——有关系的)
为什么葫芦都掉了呢?请用“因为_____所以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原因。(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明白葫芦和葫芦叶的关系,不听邻居的劝说,所以葫芦都掉了。)
(5)看到自己天天挂念的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师教给你们几个词语:大吃一惊,后悔不已你能用上这些词来说说吗?
四、写字“挂、哇” 偏旁区别。
(1)读字音,今天我们也要学写两个生字,一起读。
(2)辨字形,这两个字的右边部件是相同的,你还能找到跟他们字形相近的朋友吗 板书:蛙 娃 洼,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来区分他们,先自己读一遍,我们边做动作边一起读.
(3)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