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卷
考点22——课外阅读(四)
1、阅读诗文,完成练习。(11分)
【甲】七步诗
曹植①
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
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⑧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救: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 。“同根生”指 ,“相煎”指 。【乙】诗中的“豆”成了“ ”,“萁”成了“ ”。(5分)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
。(2分)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
。(2分)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
。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 。(2分)
2、文言文阅读。(9分)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
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若令:假如。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
桂树等。瞳子:瞳仁。
(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 。(1分)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 。(1分)
(3)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
一句是: 。(2分)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划两处。(2分)
无此必不明。
(5)你认为徐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分)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6)你觉得徐孺子是一个 的孩子。(1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人类的老师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的嘴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
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的嘴巴有关?事实确实如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化学毒剂,顺着风向朝英法联军的阵地
放毒。结果致使5万多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继续)中毒丧命。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出人意料地生存了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激烈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疏松,对毒气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防毒面具可以说是模仿猪的嘴巴的一件杰作。
海蜇,水母的一种,是一种极古老的腔肠动物,它是(预报 报告)风暴最早、最准确的“顺风耳”。人们模拟海蜇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成功设计出精确的“水母耳”仪器。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预报风暴。
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野猪和海蜇呢?鱼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里与海流搏斗,并能准确地发现障碍物,确定正确的方向。这些本领十分奇特。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了一套可使机器人拥有 “第六感”的人工侧线,它与鱼类的侧线系统非常相似。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
(3)野猪喜欢用嘴巴拱地的习性,为什么能使它们免于一死?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1分)
(4)短文中人类分别从哪几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并发明了什么?其中详写的是哪一种?(3分)
(5)自然界可以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的,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人们根据它们发明了什么?(4分)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我的老师
他,已是我初中两年的语文老师。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便是语文课。他西装革履地迈着大步走向讲台,“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郑!”大家都为这洪亮的声音鼓起掌来。随后,他走出教室,不知道去了哪儿,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不会是太紧张了吧?”“不可能吧,我觉得可能是去拿什么东西了,难道语文书忘记带了?”正在这时,郑老师进来了。他的手里捧着一盆花。同学们更加困惑了。他说:“这是一盆具有馥郁香气的花,有谁闻到了花香?闻到了的同学可以举手。”有三四个同学举了手。“再仔细闻闻。”又有几个人举起了手。他看了看同学们,脸上很失望似的:“瞧这花多美丽! 多香 !你们都没闻到吗 ”有的同学用力地吸,有的甚至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吸。又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其实,我由于患了感冒,根本没闻到。我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也随着大多数人举了手。好几个同学又把手举了起来,只剩下一个女同学了。郑老师走到她身边,把花凑到她的鼻子那边,说:“你再仔细闻闻。”那个女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我真的没闻到。”她的脸羞得红扑扑的,但她却始终没举起手来。郑老师露出了开心又严厉的表情。
他用力地扯花瓣,可花儿怎样也没有落下来。大家似乎都恍然大悟,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啊!是假花!”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郑老师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真理。真理,就如同那花儿一样,并不是大多数人坚持的都是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理念,才有可能成功,而不是一概地随波逐流。自信一点儿!说不定自己才是对的。”
郑老师的这番话让我们沉思了很久。他的语句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他的“真理观”永远是指引我前进的明灯!
(1)这位语文老师以“________”为教学内容,为我们上了一节“________”课。(2分)
(2)老师为引导学生们辨别花是否有香气,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1分)
A.先入为主 B.大肆渲染 C.以身示范 D.故作失望
(3)七嘴八舌”的意思是 ,这个词写出了同学们内心的________。(2分)
(4)读画“____”的部分,文中“________”这个词语能形容“我”此时的心理和行为。(1分)
(5)结合文章的主题,请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并谈谈自己更换的理由。(3分)
题目:________。
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分)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南宋末年,兵荒马乱,社会很不安定。一天下午,忽然有人大声喊:“有
军队攻过来了!”许衡和众人立刻赶去别处避难。这时正值盛夏,骄阳似火。跑了五六里路,大家累得满头大汗。人们个个口干舌燥,渴得要命。
突然一个人惊喜地大叫起来:“梨,大家快看!”人们一跃而起,向梨树飞奔而去。只见一个破落的院子里,长有两棵梨树,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院子里一片狼藉,门窗敞开,看样子是遭了抢劫,主人早已没了踪影。
有一个人爬上梨树,一手摘了个大的往嘴里塞,一手摘梨子往下扔。众人嘻嘻哈哈,争着捡梨吃梨,开心极了。
“咦,怎么许衡独自坐在那里没吃梨?”有个人感到奇怪,问许衡,“你不渴吗?”许衡摇了摇头:“渴是渴,可梨不是自己的,怎么能随便吃呢?”
“你可真傻!如今兵荒马乱的,梨树的主人早就不知去向了,为什么不吃呢?”那人从口袋里取出两个梨,“给,快吃吧!别这么傻了。”许衡推开那人递过来的梨说:“梨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做人要自己约束自己,这梨不是自己的,吃了它,和偷盗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再渴,也决不吃这无主的梨。”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纷纷夸赞许衡,说他是个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乡民还以此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有贪取的心理。此后,每当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时,乡里小孩儿经过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1)短文以无主之梨为线索,先写再写 ,最后写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2)许衡为什么不食无主之梨?(2分)
(3)如何理解“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这句话?(2分)
(4)比较《许衡不食无主之梨》与《王戎不取道旁李》两个故事,填表。(2分)
故事 不同点
果子 不吃果子的原因 人物特点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梨 (1) (2)
王戎不取道旁李 李子 (3) (4)
(5)给许衡递梨的人为什么说许衡傻?你认为许衡傻吗?说明理由。(2分)
6、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拐弯处的石头
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
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
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获得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
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在
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
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
定会回头看你。”弟第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
停住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回头……
可当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间,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
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晴里
还闪看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
前,我就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一一拐弯处的
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1分)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弟弟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
这只是极细微的动作,为什么”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2分)
(4)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1分)
(5)联系实际写一写你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想。(2分)
7、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就被许多人(歌颂 歌唱)过,赞美过,把它作为(崇敬 崇
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
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
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
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
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
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
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
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
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
黑夜,它可以被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
人类,它的确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
(2)缩写画“ ”的句子。(1分)
(3)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松树 的
品格。(2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2分)
①“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②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5)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
出文中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比喻人,引发了我们怎样的
人生思考?(3分)
8、现代文阅读理解。(9分)
石枕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
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
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到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第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河心深处,你在河滩怎么能找到?”
(1)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2分)
→ →爷爷出主意 →
(2)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 )来推动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的。(1分)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为什么小说把爷爷将条石扔到河心深处的情节放在结尾处?以下理解正
确的是( )。(多选)(2分)
A.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B.小说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C.是条石让孙子受伤的,爷爷生气把条石扔了。事后怕孙子伤心,所以三年
后才说。
D.使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文章结尾处爷爷说:“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
么能找到?”联系小说的情节,试着写出小映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5)小说为什么用“石枕”为题目,而不用“爷爷”或者“名医”为题?结
合小说内容,写写你的理解。(2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老人与海(节选)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第八十五天出海了。他越走越远,把陆地远远抛在后面。天还没大亮,他就撒下鱼食。突然,他看见伸在水面上的一根绿杆急急地坠到了水里,接着钩丝动了一下。他明白,水下一百英寸的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着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他拉那钩丝,觉得有一条硬邦邦的东西,重得叫人不敢相信。
大鱼不慌不忙地游着,鱼、船和人都在平静的水上慢慢地漂流。老人把钩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他拼命支撑住身子,抵抗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依旧拖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游去。老人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钩丝,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这时他多么需要男孩儿的帮助啊。然而他又可怜起那条大鱼来:它真了不起,真稀奇。“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夜深了,天气变冷了,他的脊背、胳膊和腿都是冷冰冰的。他弯下腰倚在船头上,这样舒服些。
太阳升起来了。他竭力拉紧钩丝,但钩丝已经紧绷得快要断了。要是猛拉一下,鱼钩在鱼嘴里所挂的口子就会加宽;如果鱼跳起来,钩子就会被甩掉。这时,大鱼突然晃荡了一下,一下子把老人拖到了船头那边,要不是他撑着一股劲儿,放出一段钩线,准给拖到海里去了。他知道鱼一定受伤了,便拉住钩丝不动,身子往后仰,抵挡钩丝的拉力。老头儿的手让鱼猛地一拉时划破了。现在鱼游起来慢多了,钩丝慢慢地上升,鱼露出来了,水从它的身边往四下涌。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蓝色的,镰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老人说:“它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呢。”现在他已经漂到了看不见陆地的海面上,跟大鱼搏斗,他觉得非常疲乏,希望大鱼睡去,自己也能够睡去,去梦见狮子。他高声地说:“鱼啊,要是你没累乏,那你可真奇怪透顶啦!”
“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
“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他一遍又一遍地祷告,请求上天保佑。
又一个夜晚到来了。老人趁鱼安静的时候睡了一觉。他梦到了漫长的黄色的海滩,梦见了狮子。突然,那根钩丝飞快地从他右手滑出去,他猛然醒来,急忙抓住钩丝,把它绷得紧紧的。只见那鱼猛地一跳,掀起巨大的浪花,然后猛地落下。接着它又一次次地跳起,落下。老人的右手勒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水里,说道:“不坏。痛苦对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儿。”第三天,那鱼开始打转儿了。老人拼命地拉紧钩丝,鱼每转一圈,他就把钩丝拉回一段。两个钟头以后,老人浑身被汗水浸透了,骨头也累酸了。他觉得眼前有黑点儿在晃动,汗水渍痛了眼睛和脸上的伤口。他不断地收紧钩丝,却突然感到眩晕起来。他用左手舀了些海水,洒在头上。老人拼命拉紧钩丝,看见鱼尾巴从水里露出来,鱼游到前面来,举止从容不迫,优美潇洒,老人用力去拽,想把它拽近些。鱼朝船边游来,嘴几乎要碰到船板。他忍住一切疼痛,高高地举起鱼叉,使出全身的力气,把鱼叉扎进鱼腰里。鱼往上一跳,把它的长度、宽度、威力和美,全都显示出来。它仿佛悬在空中,悬在老人的头顶。然后轰隆一声落到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满一船。一会儿,那鱼仰面朝天,银白色的肚皮翻到水面上来,它终于死了。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2)短文写到老人希望“去梦见狮子”,原因是( )。(2分)
A.狮子代表着野性、不服输,老人希望梦能给自己带来力量和勇气。
B.老人家里圈养着狮子,他非常想念它。
C.狮子的勇猛与眼前的大马林鱼很相似。
(3)从画“ ”的句子中老人的动作可以看出老人
。(2分)
(4)“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一句中的“了不起”说明 ,从“一定”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 (2分)
(5)短文体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 说说你的看法。 (2分)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主要承办冰上项目;延庆赛
区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主要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冬奥会会徽】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
中国书法的艺术形 拓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
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既
体现了中国元素,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特点。整体形象酷
似航天员,宛若一位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
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小星的作品
材料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开幕式倒计时短视频中的二十四节气、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引导员戴的虎头帽,闭幕式上的歌曲《送别》、折柳依依送别的场景,一一惊艳亮相,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演绎出了唯美的“中国式”浪漫。
(1)材料大约400字,我阅读的时间约为 分钟。
(1分)
(2)结合右侧的阅读方法,回答问题。(2分)
①提高阅读速度,最不可取的是 的方法。
②阅读材料二时,小星抓住了其中的“会徽、汉
字、 书法”等词语,很快就知道了这则材料介绍的是冬
奥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她这是运用了 的方法。
(3)请你抓住关键词句,快速了解材料一、三、四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在相应的“【 】”里。(2分)
(4)请你仔细观察小星的画,结合文字资料,用简练的语言向其他同学介绍“冰墩墩”。(3分)
参考答案
1、(1)曹丕 同胞兄弟 手足相残 席上珍 田中肥
(2)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
呢?
(3)不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呢?
(4)兄弟和睦 自我牺牲的精神
2、(1)徐孺子; (2)瞳仁;
(3)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4)无此/必/不明。
(5)A;
(6)聪明、机智而又风趣。
3、(1)继续 激烈 报告
(2)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当野猪闻到(激烈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疏松,对毒气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4)要类分别从猪、海蛰、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防毒面具、“水母耳”仪器和可使机器人拥有“第六感”的人工侧线。详写的是防毒面具的发明。
(5)苍蝇、蚊子、蜜蜂、青蛙等都可以当人类的老师。根据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特点,人们制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根据青蛙跟睛的特点,人们发明了电子蛙眼。
4、(1)花香 真理
(2)C
(3)人多嘴杂,说法不一 疑惑
(4)随被逐流
(5)一堂真理课 这一堂课没有夸夸其谈的说教,在亲身体验中“我”体会到了“真理”的含义,这堂课有人生的厚度,使“我”受益无穷。
(6)我觉得这是一位睿智、教导有方的老师。
5、(1)许衡和众人在避难的途中发现了两棵梨树 众人皆吃摘下的梨,只有许衡不吃大家都夸赞许衡并向他学习 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不取
(2)许衡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认为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就吃人家的梨是偷盗行为。
(3)要做自己的主人,能约束自己不受外界诱惑。
(4)未经主人允许,且许衡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不占 坚守原则
王戎知道李子是苦的 聪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5)因为当时兵荒马乱,梨树的主人早就不知去向,但许衡仍不吃梨。我认为他不傻,他不吃梨是因为他能坚守原则,不贪不取。
6、(1)C
(2)哭丧着脸诉苦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弟弟半信半疑
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3)从这个动作看出父亲并不是不关心弟弟,而是不善于表达。他的回头正是他爱儿子的方式。
(4)解释说明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其实父爱同样伟大,只不过父爱往往是深沉的,不会轻易表达出来,以默默无闻的方式深深地爱着我们。
7、(1)歌颂 崇高 敬仰 茁壮
(2)原因是精神。
(3)排比不怕困难、顽强执着
(4)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甚少,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5)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无忧无虑地生长 我们要像松树一样,做一个具有奉献主义精神的人。
8、(1)BC
(2)B
(3)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的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
傲。因为他要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
(4)周围的人由惊讶不解变为赞叹,中国人是有血性的,中国人好样的。
(5)杨靖宇与敌人激战数日,身上多处受伤,在没有粮食,只剩他一人的情
况下扔毫不畏惧。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肠胃里都是未消化的枯草
9、(1)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最终将鱼刺死。
(2)A
(3)捕鱼经验非常丰富
(4)大马林鱼体积大,力量强 老人意志坚决
(5)示例:短文体现了老人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品质。
10、(1)两
(2)精读 略读
(3)冬奥会赛区及承办项目 冬奥会吉祥物冬奥会开、闭幕式中的中国元素
(4)“冰墩墩”将中国元素熊猫与体现冰雪运动特点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左
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它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体现了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