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学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20cm, 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cm B.12cm
C.15cm D.30cm
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
3.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关于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4min甲同学的速度是30m/s
B.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经过8min甲乙相距240m
D.在0-10min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5.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1=v2,A受到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若v1>v2,A受到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C.若v1<v2,B受到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v1=v2,B受到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6. 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1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子,乙发育成一粒 南瓜子。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 )
A.果实,果实 B.果实,种子
C.种子,种子 D.种子,果实
一根桃树枝上开了四朵桃花,它们分别被害虫吃掉了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这一枝条上最多可结 几个桃子( )
A.2个 B.3个 C.4个 D.0个
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 接收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 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
A.放于A点 B.放于S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木板乙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木块甲以v0的速度从木板乙的左侧被水平弹射到木板右端,如 图所示。小木块甲先相对木板乙滑动,后相对静止;当木板乙碰到水平面上的障碍物丙时立刻静止。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右运动
B.甲、乙相对静止前,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甲、乙相对静止时,乙不受摩擦力
D.乙静止后,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在科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11.“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很浅,实际上却很深。下列光路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农历五月初七)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下列有关当天月球 的位置及月相说法正确的是( )
A.a位置,下弦月
B.b位置,上弦月
C.c位置,下弦月
D.d位置,上弦月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6N,弹簧秤读数为 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力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将向左边运动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14.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 阻力,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A到C过程中,小球运动状态不变
B.小球摆到B点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摆到B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将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摆到C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将竖直下落
15.在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小球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 路线由A运动到B。由此判断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6.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木块按阴影部分消掉,则余下 的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
A.FA=FB=FC,PA=PB=PC
B.FA>FB>FC,PA>PB>PC
C.FA=FB=FC,PA=PB<PC
D.FA=FB=FC,PA=PB>PC
17.如图所示,图甲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 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 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v1、v2,那么( )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二、填空题
18.2022年3月3日是第23 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保护听力,使用耳机时 要遵循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 分钟。
(1)耳是人体听觉器官,耳感受到外界声波刺激后,在 形成听觉。
(2)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主要在于控制声音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如图甲所示,重量为5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 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 力F=2N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下运动,如图乙,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铁块匀速向上运动,则施加的力为 N。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科先将毛玻璃光屏、凸透镜、“F”字发光体置于光具座上,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再使毛玻璃光屏和“F”字发光体逐渐远离凸透镜并保持与凸透镜距离相同,直至“F”字发光体在毛玻璃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小科从毛玻璃光屏背后观察到的清晰像的形状应是 。
(3)若“F”字发光体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要使毛玻璃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毛玻璃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
2022年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A组决赛中获得冬奥会中国首金。如图所示, 被接替者甲和接替者乙正在接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
被接替
者甲
) (
被接替
者乙
)
接力过程中,乙双手掌只有正对甲的臀大肌中部才能保证接力的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接力的瞬间,乙用力水平推甲,甲向前快速滑出,同时乙立马慢了下来,这是因为 。
22. 将豌豆种子播种在土壤中,其萌发过程如图所示。
(1)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 (选填“土壤”、“种子”或“种子和土壤”)
(2)种子中的 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3)播种的豌豆种子中会有一部分不能萌发,这些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
A、种子的胚不完整 B、缺少光照 C、处于休眠期 D、土壤温度过低
23. 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20N。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 之间的滑 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0.4。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 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 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 滑动摩擦力为 。
24. 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 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 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 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 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25. (1)如图所示,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和男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 成像的光路图。
(2)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 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3)如图,某天文望远镜由凸透镜L1、L2组成,两透镜的主轴、焦点重合,重合的焦点位于两镜之间。 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光射向L1透镜,请画出这束光经过两透镜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
26. 小科利用两根形状、大小相同的蜡烛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实验时,小科应该点燃蜡烛 (选填“A”、“B”或“A和B”)。
(2)小科将蜡烛A与其像A 连线后,发现AA 被玻璃板垂直平分。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其他同学却认为不能马上得出这一结论,你认为他们的理由 是 。
(3)在一次科学小游戏中,两同学分别站在平面镜前A、B位置,如图丙所示。B处同学用手电筒对着平 面镜里A处同学的像照射,手电筒的光就会准确照到该同学的身上,该游戏利用了 的原理。
27. 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 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 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 (左/右)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 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左/右)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 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 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 断的依据是 。
28. 小明同学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氢气充气机(氢气球可充气)、台式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白纸、金属盒、细线若干。
【提出猜想】猜想一: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猜想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
步骤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如图1),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如图2),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用氢气充气机往氢气球中充气,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 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金属盒总重力G/N 台式测力计示数F1/N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1 4.8 4.8 1.8
2 4.8 3.2 1.2
3 6.4 4.8 1.8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1.9 1 2.0
2 1
3 1
(1)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____(选填“压力”或“重力”)。
(2)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
(3)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
(4)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
29. 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小科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木块挂在测力 计下,木块的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左侧面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压力。启动电机,传送带转动,通 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小科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上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方式。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科在木块下挂一钩码,其目的是 。
(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以下实验用到类似方法的有 。
A、选用轻质塑料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B、利用红墨水扩散现象观察分子运动
C、利用弹簧伸长量大小测量力的大小 D、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时,控制压力相等
有些种子处于休眠期时,即使条件合适也无法萌发,因此,农业上有些种子播种之前需要进行休眠解除处 理。小科查阅资料,了解到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种子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于是他选取结构完整的白菜种 子800颗,随机平均分成8组,分别浸泡在浓度为1%、2%、3%、4%、5%、6%、7%、8%的过氧化氢 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再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测量并统计萌发率如图所示。
(1)请分析小科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2)实验中,小科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请说明该适宜条件是指 。
(3)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 。
四、解答题
31. 历史上磨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为植物界,后来随着深入研究,又将其单独归为真菌界。
(1)科学家将真菌单独归为真菌界,原因是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请列举一点 。
(2)下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 。
甲 乙
(3)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受温度的影响”,小科将三个大小相同的面团分别放入三个量杯内发酵,如图乙 所示。
温度 加入酵母菌数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小时后面团体积/mL
1 5 等量且适量 100 100
2 10 100 110
3 28 100 170
小科多次重复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8℃。有同学提出小科的观点不合 理,请你分析说明理由。 。
2022年2月4日恰逢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尽显中 华文化底蕴。
(1)立春那天,下列纬度位置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是 。
A、0° B、23.5°N C、40°N
(2)跳台滑雪作为冬奥会上极具观赏性的项目,右图表示跳台滑雪过程的示意图,其基本技术分为:助 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滑行至终止区。下列描述运动员从助滑到着陆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情况,正确的是 。
某跳台滑雪运动员的质量为70千克,滑雪装备的总质量为11千克,跳台滑雪板有两块,每块滑雪板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700 厘米2。该运动员站立在水平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
33. 声呐是声音的一种重要利用。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 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该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到 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 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2)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且测出潜 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为多少?提高卷答案
1-5 ACBDB 6-10 BBACB 11-15 ABCDB 16-17 CB
18.(1)大脑皮层(2)响度
19. 5;7;12
20.(1)10.0(2)(3)右
21. (1) 作用点(2)物体间作用力是相互的
22.(1)种子(2)胚(3)AC
23. 3.2N
24. 5;4;7.5
25. 略
26.(1)A(2)只做了一组实验,存在偶然性,应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几次。(3)光的反射
27.(1)①左,不需要②左(2)不能确定滑块滑过MN时速度是否相同;应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相连,将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后由静止释放。
(3)b;b速度减小的更快,所受的摩擦力更大。
28.(1)压力(2)不需要(3)往金属盒里注入沙子(4)二
29.(1)0.1;乙(2)改变重力的大小,重复实验,验证摩擦力是否和重力有关。(3)BC
30.(1)不合理,没有设置对照组(2)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和水分(3)过氧化氢溶液可以解除种子休眠,溶液浓度越高,种子的萌发率先增大后减小。
31. (1)真菌无叶绿体(2)出芽繁殖(3)实验温度设置太少,没有在10-28°C,28°C以上设置多组进行实验。
32. (1)A(2)1500Pa
33.(1)20,20000(2)7500m(3)6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