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之《汉书》第九内容简介 习题 原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名著阅读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经典常谈》之《汉书》第九内容简介 习题 原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名著阅读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4 23: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之《史记》《汉书》第九——《汉书》 内容简介+ 习题+原文
内容简介
说起《史记》、《汉书》, 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 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汉书》是一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 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虽然两部书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 彩绝伦确实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
习题演练
一、语言表达
1.素养升华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 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 体现的。
材料一: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 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 命,犒④ 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 ,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 ·氾论训》)
材料二:时汉方事⑦ 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 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 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 输之。”
(取材于《汉书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宾:以客礼对 待。⑥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2.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 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 舞历史久远,《汉书 ·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 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 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二、综合题
1.积累和运用。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外物》,书中所谓的“小说 ”,是指一些 suǒ xiè 浅薄的言论
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意义【甲】。直到汉代, 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 说者之所造也”,他虽然也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但是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乙】植根于生
活的特点。追 sù 中国小说的【丙】,首先是神话传说,其次是寓言和史传。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
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这两种小说形态,在中国都 yuá
n 远流长。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甲】【丙】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大相径庭 【丙】原因
B.【甲】大相径庭 【丙】起源
C.【甲】黑白分明 【丙】原因
D.【甲】黑白分明 【丙】起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虽然也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但是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乙】植根于生活的特 点”,是一个转折复句。
B.“现代小说”“道听途说”“讲求虚构”,这三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乙】前后两处分句是并列关系,【乙】处要用逗号。
D.结合上文看,划线处语序不当,应该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2.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著作《史记》、《汉书》被合称为 “史汉”一样。司马迁及其《史记》,已有诸多褒赞。 。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 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比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 书》,明朝的几个皇帝对《汉书》也爱不释手,可以说,在众多《汉书》爱好者中,明朝的粉丝级别是最 高的。
(1)下列在文段中画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然而,班固的《汉书》却遭受各家的攻诘,后代大多数读书人对他并不认同。 B.虽然《汉书》与《史记》齐名,但是《汉书》的认同度比《史记》要低。
C.班固的《汉书》,虽然后人有些微词,但仍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
D.虽然对《汉书》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数读书人还是表示认同。
(2)划线的句子是病句,有以下两种修改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修改方法更好?请说明理由。
①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
②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简练、晓畅的《汉书》得到了读书人的大力推崇。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 ,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 不应。俄而家果失火, 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 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 , 余各以功次
坐,而不录③ 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 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录:记录,此处指邀请。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而家果失火( ) ②于是杀牛置酒( )
2.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
(二)古诗文阅读
(甲)
望蓟门① 唐 ·祖咏
燕台②一望客心惊,笳③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④ 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此诗约为祖咏游宦范阳(东北边防重镇)时所作。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 辖。②燕台: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③笳:指号角。④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乙)
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①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 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诣校书郎③ ,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 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④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 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 ·班超传》) (注释)①彪:指班彪。②固:指班固。③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④傅介子、张骞:西汉外
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
(丙)
终军请缨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大守而去。 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军曰:“以此何 为? ”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 ”军曰:“ 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南越与汉和亲, 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③ ,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 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 故世称谓之“终童”。
(节选自《汉书 ·终军传》)
(注释)①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②传:凭证。③缨:长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初至边塞的独特感受。 B.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示军营气势的庄严、军容的严整。 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是险要的关塞 D.尾联用典,诗人表明自己不想学投笔从戎的班超,只想做敢请长缨去缚南越王的终军。
2.通过“分门别类辑诗文”活动,你会发现研读“诗中声色”是赏诗的一种有效路径。
请从下面的两句诗中,自选诗句、角度进行赏析。(角度:光色融合、色彩渲染、以声传情……)
A.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诗句: 赏析: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耻劳辱
②涉猎书传
③遣军使南越
④越王听许
4.下列对乙文、丙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年轻时就有志气,长大后不满足于辛苦而又碌碌无为的生活,决定投
笔从戎,建立一番功业。
B.班超的哥哥曾经担任校书郎的职务,因为家里贫穷,常常靠为官员抄书来养家。
C.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土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 到皇帝的重用建功立业,不会再返回。
D.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 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5.学习文言文要关注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读(丙)文,结合加点词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 感。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6.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者历代有之,他们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与楷模,受到敬仰尊重。请结 合(乙)(丙)两文中的事例,谈谈对《望蓟门》的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式传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
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岁余会浑邪①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 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 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 息。上过其羊所, 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② , 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 使式治民,有政声③。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浑邪:匈奴王 ②以时起居:按时起居 ③政声:政治声誉
1.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词句 提示 解释
上使使问式 一词多义
无以尽赡 课文迁移:河曲智叟亡以应
恶者辄去 参考成语:浅尝辄止
上奇其言 词类活用
2.根据文意,用“/”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岁 余 会 浑 邪 等 降 仓 府 空 贫 民 大 徙
3.文中卜式与皇帝都可算得上是“牛人”,请你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具体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 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闻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 君之明者善养士。 ”中人④ 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 杰出人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济济多士( )
诏书进贤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和“以博聚英俊”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静以修身(《诫子书》)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4.【甲】【乙】两文都在谈论人才问题,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强调了怎样的观点。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 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 谢其邻人,灼烂者②在于上行,余各 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③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 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霍光传》)
(注释)①突:烟囱。②灼烂者:被火烧伤的人。③乡(xiàng)使:当初如果。乡:通“向 ”,从前; 使:如果。
1.解释加点词。
①傍有积薪
②主人乃寤而请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3.“曲突徙薪”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请结合选文说说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语言表达
1.弦高本是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进攻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 郑国。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 己的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材料一“ 郑贾人弦高将西贩牛 ”(郑国的商人弦 高恰往西去贩牛)“ 犒以十二牛 ”可知,弦高本是商人(位卑)。而“ 宾秦师而却之,以存郑国 ”(用 十二头牛犒劳秦军,使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这次偷袭计划二不敢贸然前进,只得撤退,从而保全郑国)
可知:弦高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和财产让秦军撤退,保住郑国。从材料二“ 自小牧 羊,不习仕宦 ”(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可知: 卜氏是一位普通人(位卑)而“ 天子诛匈奴,愚以 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 ”可知当时汉正抵抗匈奴入侵, 卜氏原意捐出一半的家产资助边事,可知卜 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译文】
材料一:秦穆公发兵偷袭郑国时,经过东周向东进发。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往西去贩牛,在东周和郑国 之间碰到了秦军,于是弦高假托郑国国君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礼待秦军,使秦军以为郑国已知 道这次偷袭计划而不敢贸然前进,只得撤退,从而保存了郑国。
材料二: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进犯, 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防。皇帝派人问卜式:“(你) 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你想要什么呢?”卜式 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钱来。”
2.狮舞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悠久,现存有 南狮、北狮两大类,各地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保留关键信息的能力。
语段一共四句。首句“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 表演”压缩出关键信息为:狮舞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
第二句,“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 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压缩出关键信息为:狮舞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第三句,“狮舞历史久远,《汉书 ·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 狮舞的生动描写”压缩出关键信息为:狮舞历史久远。
第四句,“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 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 彩纷呈”压缩出关键信息为:狮舞现存有南狮、北狮两大类,各地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综上分析,这段文字的关键信息为:狮舞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 美好意愿。狮舞历史悠久,现存有南狮、北狮两大类,各地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二、综合题
1.(1)琐屑;溯;源
(2)B
(3)C
2.(1)C;
(2)选择①, 首先修改了语序不当的问题,其次,对于缺少主语的问题,去掉“被 ”,让“读书人 ” 做主语,与后文所陈述的话题“读书人”“人们”一致。
选择②,首先修改了语序不当的问题,其次,对于缺少主语的问题,去掉“对”,让”《汉书》”做 主语,与上文的话题《汉书》一致。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1.不久;摆放
2.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道理是:要防患于 未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不久,家里果然失火。俄而:不久。②句意:于是,主人杀牛 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置:摆放。
2.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鉴赏。第一问,结合“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 且有火患”可知,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这个建 议包含的人生哲理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料到可能发生的祸患,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危险发生,
即“防患于未然”。
【附参考译文】
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改造为弯 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 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 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不用 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 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
(二)古诗文阅读
1.D
2.示例:A;A 句以声传情,诗人登上燕台眺望,听见汉将兵营吹笳击鼓,喧声重重,让人感受到战争 的紧张氛围,也领略军营军威赫然,远道而来的诗人为眼前的壮观景象感到震惊。 B;B 句光色融合 万里积 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在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雪光、
曙光相应,白、银、红、黑等多色交织, 景象肃穆,壮伟异常,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3.以……为耻;粗略地阅读;出使;允许;答应
4.B
5.“必 ”是“一定 ”的意思,语气坚决,终军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
表达了终军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6.示例:班超愿意效仿傅介子、张骞出使西域,为国立功。终军为了维护国家安
定统一, 自请出使南越。班超和终军用自己的事迹行动告诉我们君子不计生死,心怀家国,舍生取义。 祖咏望见边地之地的壮丽景色和意气昂扬的汉将兵营,不禁联想到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想 学终军自愿请缨,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为保家卫国,愿投身疆场,舍生忘死。
【解析】
1.D.有误,“不想学投笔从戎的班超,只想做敢请长缨去缚南越王的终军”理解错误。尾联两句集中 抒发情志,诗人表明自己虽然青年时代不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但是今天论起卫国戍疆的功业,还是原意做 敢请长缨缚住南越王的终军。
2.“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意思是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 兵营。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 “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客心惊”,
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
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意 思是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此两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 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 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 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往远处望。至 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 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3. ①句意为:不以劳动为耻辱。耻:不以……为耻。
②句意为: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涉猎:广泛的阅读。
③句意为: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使:出使。
④句意为: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许:答应。
故答案为:以……为耻;粗略地阅读;出使;答应
4.B.有误,应该是班超常常靠为官员抄书来养家。故答案为:B
5.“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此句意思是“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 送到朝廷来”,其中的“必”是一定、必定的意思,朗诵的时候要读出终军坚定的语气,能够表达终军此 去必胜的坚定勇气和信念。
6.《望蓟门》的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的意思是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 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这一句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 ”: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 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 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
祖咏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其中寄托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 的壮志。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派;用来;就;对……感到奇怪
2.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
3.【示例 1】卜式,在国家危难之际“输其家半财助边”“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可见卜式爱国
为民;他拒绝做官,后帮皇帝牧羊时也只是穿着布衣草鞋,可见卜式不慕名利勤俭朴素;卜式不但能耕种 畜牧,还能以此推比管理人民,可见他智慧卓越有政治才能,所以卜式算得上是“牛人”。
【示例 2】皇帝, 他能赏识人才,论功行赏邀卜式为官,且最终任命卜式为相,可见皇帝任人唯贤,礼 贤下士;在卜式拒绝做官后,皇帝以“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为由招募他为己所用,可见他有智 慧,治国有方;皇帝能在名单中认出卜式朴实忠厚,可见他亲民爱民。所以皇帝称得上是“牛人。
【解析】
1.这几句话的意思分别是:①皇帝派人问卜式。②朝廷没法完全供给。③凶恶的立即除去。④皇帝对他的 话很惊奇。据此可知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派;用来;就;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2.句意是: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根据句意 可知断句应为: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
3.从这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比如选择卜式,根据“以田 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可看出:在国家危难之际“输其家半财助边”“持钱 二十万与河南太守”,可见卜式爱国为民;根据“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
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可看出:他拒绝做官,后帮皇帝 牧羊时也只是穿着布衣草鞋,可见卜式不慕名利勤俭朴素;根据“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②, 恶者辄去,毋令败群”可看出:卜式不但能耕种畜牧,还能以此推比管理人民,可见他智慧卓越有政治才 能,所以卜式算得上是“牛人”。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 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
朝廷没法完全供给。卜式又拿出了 20 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 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
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卜式做了郎官后,
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 对这很满意。卜式说:“ 不 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皇帝对他的话很 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有时;同“饲”,喂;众多;选拔
2.B
3. ①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②好的士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
4.【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通过讲道理的方法,强调统治
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解析】
1.第一句意思:吃一顿有时要吃一石粮食;第二句意思: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按一般的马 喂养它;第三句意思:众多的有才者;第四句意思: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
2.A:以:把;B:以:来;C:以:用;D:以:按照。而“以博聚英俊”的意思是来广博地聚集英俊 的人才。故答案为:B
3.第 1 句: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邪同耶,吗,其:表加强语气;第 2 句,之:定语后 置标志,善:善于。
4.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 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 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 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故答案为: 【甲】文用托物 寓意的写法,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通过讲道理的方法,强调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 士。
【附乙的译文】
《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 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大概 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 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 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1.柴草;同“悟”,醒悟,觉悟
2.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3.说明应采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
【解析】
1. 本题中的“薪”指“柴草”;“寤”同“悟”,醒悟,觉悟的意思。
2. 在此题中,要注意“更(更改)、突(烟囱)、徙(迁移)、且(将)”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曲突徙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只有做好一定 的应急措施,才能防止灾祸的发生,而往往提出建议的人却不被重视,导致灾祸的发生,所以我们应采取 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 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 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 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 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 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 客人。
原文:
《史记》《汉书》第九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 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
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 但《尚书》、《国语》、《战国策》, 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 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 记》创了“纪传体 ”,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 《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 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 ”。《史记》、《汉书》, 可以说都是“正史 ”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 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 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史记》, 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 四五——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 谈作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 ”的书了。二十岁以后,
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
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 ”,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 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处是因公 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 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 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 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综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 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试得高第,做了郎中。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〇) ,大行封禅典礼,步骑 十八万,旌旗千余里。司马谈是史官,本该从行;但是病得很重,留在洛阳不能去。司马迁却跟去了。回 来见父亲,父亲已经快死了,拉着他的手呜咽着道:“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作史官;周末弃职他 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 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 作《春秋》, 他的功绩 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 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作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 若能继承先业,再作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司马 迁听了父亲这番遗命,低头流泪答道:“儿子虽然不肖,定当将你老人家所搜集的材料,小心整理起来, 不敢有所遗失。”[2]司马谈便在这年死了;司马迁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
父亲死的第三年,司马迁果然作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籍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 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 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天汉二年(西元前九九), 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 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 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又急又气。朝廷里纷纷说李陵的坏 话。武帝问司马迁,李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李陵也作过郎中,和司马迁同过事,司马迁是知道他的。
他说李陵这个人秉性忠义,常想牺牲自己,报效国家。这回以少敌众,兵尽路穷,但还杀伤那么些人, 功劳其实也不算小。他决不是怕死的人,他的降大概是假意的,也许在等机会给汉朝出力呢。武帝听了他 的话,想着贰师将军是自己派的元帅,司马迁却将功劳归在投降的李陵身上,真是大不敬;便教将他抓起 来,下在狱里。第二年,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他灰 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希图留个后世名。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 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作了宦者作的官,中书令,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 (西元前九一),全书才得完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他死后,这部书部分的流传;到 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才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 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 《史记》便成了定名。这部书流传时颇有缺佚,经 后人补续改窜了不少;只有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的有主名,其余都不容易考了。
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 存文献的人。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史记自序》里记着司马迁和上大夫壶遂讨论作史的 一番话。司马迁引述他的父亲称扬孔子整理“六经 ”的丰功伟业,而特别着重《春秋》的著作。他们父子 都是相信孔子作《春秋》的。他又引董仲舒所述孔子的话:“我有种种觉民救世的理想,凭空发议论,恐 怕人不理会;不如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可以深切著明些。”[3]这便是孔子作《春秋》的趣旨;他是 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贤不肖,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春秋》实在是 礼义的大宗,司马迁相信礼治是胜于法治的。他相信《春秋》包罗万象,采善贬恶,并非以刺讥为主。像 他父亲遗命所说的,汉兴以来,人主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是他父子职守所在,正该记 载表彰。他的书记汉事较详,固然是史料多,也是他意主尊汉的缘故。他排斥暴秦,要将汉远承三代。这 正和今文家说的《春秋》尊鲁一样,他的书实在是窃比《春秋》的。他虽自称只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 百家杂语”[4],述而不作,不敢与《春秋》比,那不过是谦词罢了。
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自序》里说:
“ 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王迹所兴 ”,始终盛衰, 便是“古今之变 ”,也便是“天人之际 ”。“天人之际 ”只是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这和所谓“始终盛衰 ” 都是阴阳家言。阴阳家倡“五德终始说 ”,以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互相克胜,终始运行,循
环不息。当运者盛,王迹所兴;运去则衰。西汉此说大行,与“今文经学 ”合而为一。司马迁是请教过董 仲舒的,董就是今文派的大师;他也许受了董的影响。“五德终始说 ”原是一种历史哲学;实际的教训只 是让人君顺时修德。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 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 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 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 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
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 一个原因便在这 里。
班彪论前史得失,却说他“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 ’,序货殖,则轻仁义 而羞贫穷,论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 ”,以为“大敝伤道”[5];班固也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6]。其实 推崇道家的是司马谈;司马迁时,儒学已成独尊之势,他也成了一个推崇的人了。至于《游侠》、《货殖》 两传,确有他的身世之感。那时候有钱可以赎罪,他遭了李陵之祸,刑重家贫,不能自赎,所以才有“羞 贫穷 ”的话;他在穷窘之中,交游竟没有一个抱不平来救他的,所以才有称扬游侠的话。这和《伯夷传》
里天道无常的疑问,都只是偶一借题发挥,无关全书大旨。东汉王允死看“发愤 ”著书一语,加上咬文嚼 字的成见,便说《史记》是“佞臣”的“谤书”[7],那不但误解了《史记》,也太小看了司马迁了。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 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家称为“纪传体 ”,因为“纪 传 ”是最重要的部分。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 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 种史料的,从《史记》起始。司马迁的确能够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言。他明白“整齐 ”的必 要,并知道怎样去“整齐 ”:这实在是创作,是以述为作。他这样将自有文化以来三千年间君臣士庶的行 事,“合一炉而冶之 ”,却反映着秦汉大一统的局势。《春秋左氏传》虽也可算通史,但是规模完具的通 史,还得推《史记》为第一部书。班固根据他父亲班彪的意见,说司马迁“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8]。“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 本领。《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 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
《汉书》, 汉班固著。班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 生,和帝永元四年——西元九二——卒)。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是子继父业,也和 司马迁差不多。但班固的凭藉,比司马迁好多了。他曾祖班斿,博学有才气,成帝时,和刘向同校皇家藏 书。成帝赐了他全套藏书的副本,《史记》也在其中。当时书籍流传很少,得来不易;班家得了这批赐书, 真像大图书馆似的。他家又有钱,能够招待客人。后来有好些学者,老远的跑到他家来看书;扬雄便是一 个。班斿的次孙班彪,既有书看,又得接触许多学者;于是尽心儒术,成了一个史学家。《史记》以后,
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 大体确当不移。他的书似乎只有本纪和列传;世家是并在列传里。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 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
班固生在河西;那时班彪避乱在那里。班固有弟班超,妹班昭,后来都有功于《汉书》。他五岁时随 父亲到那时的京师洛阳。九岁时能作文章,读诗赋。大概是十六岁罢,他入了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他 治学不专守一家;只重大义,不沾沾在章句上。又善作辞赋。为人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骄人。在大学里读 了七年书,二十三岁上,父亲死了,他回到安陵去。明帝永平元年(西元五八),他二十八岁,开始改撰 父亲的书。他觉得《后传》不够详的, 自己专心精究,想完成一部大书。过了三年,有人上书给明帝,告 他私自改作旧史。当时天下新定,常有人假造预言,摇惑民心;私改旧史,更有机会造谣,罪名可以很大。
明帝当即诏令扶风郡逮捕班固,解到洛阳狱中,并调看他的稿子。他兄弟班超怕闹出大乱子,永平五 年(西元六二),带了全家赶到洛阳;他上书给明帝,陈明原委,请求召见。明帝果然召见。他陈明班固 不敢私改旧史,只是续父所作。那时扶风郡也已将班固稿子送呈。明帝却很赏识那稿子,便命班固作校书 郎,兰台令史,跟别的几个人同修世祖(光武帝)本纪。班家这时候很穷。班超也作了一名书记,帮助哥 哥养家。后来班固等又述诸功臣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这些后来都成了刘珍等所撰的《东观 汉记》的一部分,与《汉书》是无关的。
明帝这时候才命班固续完前稿。永平七年(西元六四),班固三十三岁,在兰台重行写他的大著。兰 台是皇家藏书之处,他取精用弘,比家中自然更好。次年,班超也作了兰台令史。虽然在官不久,就从军 去了,但一定给班固帮助很多。章帝即位,好辞赋,更赏识班固了。他因此得常到宫中读书,往往连日带 夜的读下去。大概在建初七年(西元八二),他的书才大致完成。那年他是五十一岁了。和帝永元元年(西 元八九),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他作中护军,参议军机大事。这一回匈奴大败,逃得不知去向。窦 宪在出塞三千多里外的燕然山上刻石纪功,教班固作铭。这是著名的大手笔。
次年他回到京师,就作窦宪的秘书。当时窦宪威势极盛;班固倒没有仗窦家的势欺压人,但他的儿子 和奴仆却都无法无天的。这就得罪了许多地面上的官儿;他们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回他的奴子喝醉了,
在街上骂了洛阳令种兢,种兢气恨极了,但也只能记在心里。永元四年(西元九二),窦宪阴谋弑和帝, 事败, 自杀。他的党羽,或诛死,或免官。班固先只免了官,种兢却饶不过他,逮捕了他,下在狱里。他 已经六十一岁了,受不得那种苦,便在狱里死了。和帝得知,很觉可惜,特地下诏申斥种兢,命他将主办 的官员抵罪。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很散乱。他的妹子班昭也是高才博学,嫁给曹世叔,世叔早死, 她的节行并为人所重。当时称为曹大家。这时候她奉诏整理哥哥的书;并有高才郎官十人,从她研究这部 书——经学大师扶风马融,就在这十人里。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那时还未完成,她和马融的哥哥马续参考 皇家藏书,将这些篇写定,这也是奉诏办的。
《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 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 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 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 为《汉书》[9]。班固著《汉书》, 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 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 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 称也多叫作“书 ”。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书所包举的,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 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
书里没有“世家 ”一体,本于班彪《后传》。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 所谓世家。这一体的并入列传,也是自然之势。至于改“书 ”为“志 ”,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 ”字 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 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艺文 志》的底本是刘歆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都曾奉诏校读皇家藏书;他们开始分别源流,编订目录[10], 使那些“ 中秘书 ”渐得流传于世,功劳是很大的。他们的原著都已不存,但《艺文志》还保留着刘歆《七 略》的大部分。这是后来目录学家的宝典。原来秦火之后,直到成帝时,书籍才渐渐出现;成帝诏求遗书 于天下,这些书便多聚在皇家。刘氏父子所以能有那样大的贡献,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 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好运气。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 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 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 ”而成[11] ,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
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 ”。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 下笔。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汉代“ 明主、贤君、 忠臣、死义之士 ”,他实在表彰得更为到家。书中收载别人整篇的文章甚多,有人因此说他是“浮华 ”之
士[12]。这些文章大抵关系政治学术,多是经世有用之作。那时还没有文集,史书加以搜罗,不失保存文献 之旨。至于收录辞赋,却是当时的风气和他个人的嗜好;不过从现在看来,这些也正是文学史料,不能抹 煞的。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 ”,观者以为胜于《史记》[13]。 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 ”的[14]。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 ”,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 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 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 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 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 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 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
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 ” [15]刘知几《史通》却以为“《史记》虽叙三千年事,详备的也只汉兴七十多年,前省后烦,未能折中;若
教他作《汉书》, 恐怕比班固还要烦些 ”[16]。刘知几左袒班固,不无过甚其辞。平心而论,《汉书》确比 《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倒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 “折中 ”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
这是一。《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 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不足为《汉书》病。范晔《后汉书 ·班固传赞》说班固叙事“不激诡,
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
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刘知几论通史不如断代,以为通史年月 悠长,史料亡佚太多,所可采录的大都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史记》已不免此失;后世仿作,贪多务得, 又加上繁杂的毛病,简直教人懒得去看[17]。按他的说法,像《鲁春秋》等,怕也只能算是截取一个时代的 一段儿,相当于《史记》的叙述汉事;不是无首无尾,就是有首无尾。这都不如断代史的首尾一贯好。像 《汉书》那样,所记的只是班固的近代,史料丰富,搜求不难。只需破费工夫,总可一新耳目,“使读之 者亹亹而不厌 ”的[18]。郑樵的意见恰相反。他注重会通,以为历史是联贯的,要明白因革损益的轨迹,非 会通不可。通史好在能见其全,能见其大。他称赞《史记》, 说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他说班固断 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失了会通之道,真只算是片段罢了[19]。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
郑都不免一偏之见。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 ”,《汉书》“文赡而事详 ”[20]。司马迁 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
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明茅坤说“《汉书》以矩矱胜 ”[21] ,清章学诚说“班氏守绳墨 ”,“班氏体方用智 ” [22] ,都是这个意思。晋傅玄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 ”[23]。这些只
关识见高低,不见性情偏正,和司马迁《游侠》、《货殖》两传蕴含着无穷的身世之痛的不能相比,所以 还无碍其为客观的。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 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1]原文见《史记自序》。
[2]原文见《史记自序》。
[3]原文见《史记自序》。
[4]原文见《史记自序》。
[5]《后汉书 ·班彪传》。
[6]《汉书 · 司马迁传赞》。
[7]《后汉书 ·蔡邕传》。
[8]《汉书 · 司马迁传赞》。
[9]《汉书 ·叙传》。
[10]刘向著有《别录》。
[11]《通志总序》。
[12]《通志总序》。
[13]《超奇篇》,这里据《史通 ·鉴识》原注引,和通行本文字略异。
[14]《超奇篇》。
[15]原文见《晋书 ·张辅传》。
[16]原文见《史通 ·杂说》上。
[17]《史通 ·六家》。
[18]《史通 ·六家》。
[19]《通志总序》。
[20]《后汉书 ·班固传赞》。
[21]《汉书评林序》。
[22]《文史通义 ·诗教》下。
[23]《史通 ·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