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填空题
1.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 。
2.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的球体。
3.日晷是根据 的移动和阳光下 的变化关系制成的计时工具,一般由 和 组成。
4.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上表面除了有高山和“月海”,还有 ,它是因为流星 而形成的。
5.蚕的一生会经历 、 、 、 四次蜕皮才能吐丝结茧。
6.农历下半月,月相由 到 ,亮面在 。
7.奇奇家住在学校的正西边,早上阳光明媚,他径直走向学校,影子在他的 (选填“前边”、“后边”)。
8.月相在农历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由 到 再到 。(均填“缺”或“圆”)
9.某天上午9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他推测2小时后,大树的影子长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米。
10.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 边;下午,太阳在 边,影子在 边。
11.月球上面也有高山和洼地,月球是地球的 。
12.天气总在发生着 ,气候却具有一定的 。
13.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 。
14.太阳是由 组成的,能自身 的一颗 。
15.月球是一颗本身 ,围绕着 运转的 。
16.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 、 和 。
17.自然界的物体分为 和 两大类。
18. 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月球表面有 山,没有空气。
19.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 星球,能自己发 发 。
20.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做 ,其变化周期大约是 天。
21.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作 ,请写出一种我们本地能见到的有这种习性的动物名称: 。
22.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 ,能 、繁殖、呼吸,对刺激 等特征。
23.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 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24.石子、沙子、瓶盖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 。
25.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
26.动物维持生命需要 、 、 和适宜的温度等。
2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28.刚孵出的小蚕叫 ,在蚕生长的过程中,它要经历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 。
29.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像地球这样围绕太阳运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属于 ,像月球这样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属于 。
30. 可以用来测量风向,北风是指风从 吹向南方。
31.雌性动物产的 只有与雄性动物产生的 结合,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32.从地球的一个地方,朝一个地方出发,朝一个方向前进,始终不改变方向,绕地球一周后,会回到 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 。
33.睡莲和荷花都属于 植物。
34.野生的金琥拥有浑圆碧绿的 和钢硬的金黄色 。
35.动物和植物有相似的地方,许多动物分为 性和 性,雌性动物产的 ,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 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36.在适宜的 与 下,蚕卵就会孵化出 ,没有孵化的卵颜色较 ,已孵化的卵颜色较 。
37.刚出壳的小蚕叫 ,它的大小只有 它的颜色是 ,像 。
38.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 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 ,蚕卵的样子像 。
39.像太阳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动、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 。
40.从天体的分类来看,太阳属于 ,地球属于 ,月亮属于 。
41.成虫产卵后不久就会 ,受卵生长成蛋宝宝,完成 的延续。
42.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月相,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 (选填:东或西)移。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基本 (选填:相同或不同)。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选填:一个月或者一年)。
43.影子形成的条件:一个是 ,另一个是 ,还有 。
44.月光是月球反射的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45.我们发现影子出现的地方都有 ;夜晚走向路灯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长度变 (选填“短”或“长”)了。
46.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作 。巢穴是动物 的地方。
47.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有 、 和 。
48.假如究究登上了月球,他用同样的力在月球上蹦起来的高度比在地球上 (选填“高”或“低")。
49.地球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地球表面 面积约占29% , 面积约占71%。(选填“海洋”或“陆地”)
50.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 的世界,我知道的变化现象有: 、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卫星
【解析】【分析】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2.【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答案】太阳;物体影子;晷针;晷面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4.【答案】伽利略;环形山;撞击
【解析】【分析】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5.【答案】卵;幼虫;蛹;成虫
【解析】【分析】 蚕的一生要经历4次蜕皮,幼虫期要蜕皮4次。
一、蚕卵时期:蚕卵长得很小,刚生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略成椭圆形。
二、孵化时期:约一周后,卵孵化出幼虫,全身布满黑毛,看起来很像蚂蚁,故称作蚁蚕。
三、成蚕时期:蚕每隔七天脱皮一次,脱皮一次称二龄;脱皮二次称三龄,脱皮三次四龄,脱皮四次五龄,此后结成蛹。
四、吐丝时期:经过四次脱皮,成为五龄蚕后,蚕的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准备结茧吐丝了。
6.【答案】圆;缺;左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7.【答案】后边
【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奇奇家住在学校的正西边,早上阳光明媚,他径直走向学校,影子在他的后边。
8.【答案】缺;圆;缺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
9.【答案】小于
【解析】【分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影子的长度早晚长,中午短。某天上午9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他推测2小时后,大树的影子长度小于5米。
10.【答案】西;西;东
【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渐变长。方向由西逐渐转向东。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影子在东边。
11.【答案】卫星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形状是球体,上面也有高山和洼地。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人在月球上行走十分轻便。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环形山是月球的典型地貌,还有月陆、月海等。
故答案为:卫星。
12.【答案】变化;规律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天气总在发生这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
13.【答案】生物
【解析】【分析】 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
14.【答案】炽热气体;发光发热;恒星
【解析】【分析】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15.【答案】不能发光;地球;卫星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颗本身不会发光,是围绕着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16.【答案】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具有应激性
【解析】【分析】 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能呼吸;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都有应激性概念;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7.【答案】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 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18.【答案】阿姆斯特朗;环形
【解析】【分析】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月球表面有许多的环形山,月球表面没有水喝空气。
19.【答案】气体;光;热
【解析】【分析】 根据对太阳的认识,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20.【答案】月相;30
【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21.【答案】迁徙;燕子
【解析】【分析】 生物学家把动物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例如燕子,每年秋冬季飞往南方过冬,来年春天再飞回来。
22.【答案】营养;生长;作出反应
【解析】【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3.【答案】环境
【解析】【分析】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科学家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24.【答案】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我们把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我们把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25.【答案】环形山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6.【答案】水分;空气;阳光
【解析】【分析】但物维持生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食物和适宜的温度等。
27.【答案】最短;相反
【解析】【分析】考查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太阳位置的关系,影子在太阳的光的背面。
28.【答案】蚁蚕;旧皮阻碍身体生长
【解析】【分析】根据对蚕的认识,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在蚕的成长过程中,它要经过六次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生长。
29.【答案】恒星;行星;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一般来说,恒星比行星大,行星比卫星大。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1/6。
30.【答案】风向仪;北方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仪可以测试。风向仪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31.【答案】卵;精子
【解析】【分析】动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2.【答案】原来;圆球
【解析】【分析】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33.【答案】水生
【解析】【解答】睡莲和荷花都是水生植物。
【分析】可以在水中生活的植物是水生植物。
34.【答案】球体;硬刺
【解析】【解答】野生的金琥拥有浑圆碧绿的球体和钢硬的金黄色硬刺。
【分析】金琥是仙人掌科、金琥属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茎圆球形,肉质。植株球体高可达1.3米,植株生长缓慢,球体上有棱沟宽且深,排列菲常整齐。密生金黄色扁平俋刺,辐射刺球顶部密被金黄色绵毛。花着生球茎顶部,钟形,花筒被尖鳞片。果被鳞片,6-10月开花。
35.【答案】雄;雌;卵子;精子
【解析】【解答】动物可以分为两性,即雌性和雄性,雌性产的卵子,必须和雄性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为新一代的生命。
【分析】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36.【答案】环境;温度;小蚕;深;浅
【解析】【解答】在适宜的环境与温度下,蚕卵就会孵化出小蚕,没有孵化的卵颜色较深,已孵化的卵颜色较小蚕浅。
【分析】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37.【答案】蚁蚕;2-3毫米;黑黑;蚂蚁
【解析】【解答】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它的大小只有2-3毫米它的颜色是黑色的,像蚂蚁。
【分析】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38.【答案】蛋黄色或黄色;灰绿色或紫色;细粒芝麻或大米粒
【解析】【解答】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分析】根据蚕的发育周期进行解答
39.【答案】恒星;行星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40.【答案】恒星;行星;卫星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41.【答案】死亡;生命
【解析】【分析】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成虫产卵后不久就会死亡,受卵生长成蛋宝宝,完成生命的延续。
42.【答案】西;相同;一个月
【解析】【分析】一天中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西移,最后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到满月。从十五到月末,月相由满月逐渐变成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回到新月。所以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基本相同。
43.【答案】光;阻挡物;白屏
【解析】【分析】根据对影子的认识,影子形成的条件是:一个是光,另一个是阻挡物,还有白屏。
44.【答案】太阳光;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45.【答案】光;短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我们发现影子出现的地方都有光。夜晚走向路灯时,自己的影子长度变短了。
46.【答案】迁徙;栖息
【解析】【分析】生物学家们把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之一。巢穴是动物繁殖休息的地方,不同环境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巢穴。
47.【答案】光源;阻挡物;屏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不透明物体和光。
48.【答案】高
【解析】【分析】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由于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所以究究登上了月球。他用同样的力在月球上蹦起来的高度比在地球上高。
49.【答案】陆地;海洋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 陆地占29%, 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个水球。
50.【答案】变化;动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
【解析】【分析】万物是一直在变化的。动物植物都有出生衰老死亡的过程,天气也有阴晴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