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七年级教材的现代诗都是好诗,却令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棘手。因为现代诗的语言简练、诗的形象抽象和诗的意境优美,而且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相对较低,对现代诗意象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常会导致对现代诗歌主题和感情的把握不准确,长此以往,便减弱了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如何在这一新辟的领域贯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能力培养,历来也是一个难点。种种原因造成了现代诗成为教学“鸡肋”的困局。
《春》效果分析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在《春》这篇诗歌教学中,我主要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诵读学习这篇诗歌,激发他们的朗诵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从而更好地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情感,所以我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如自渎、范读、配乐读、齐读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是却缺乏了小组的合作诵读,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朗诵指导不到位,对于其中情感体悟不够透彻。
《春》教学设计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课前预习:
熟读诗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语言赏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激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春》,由此我想到了,每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一次踏春游园的活动!今年我们去了天香公园,冀鲁豫纪念馆!这时候我就想这首《春》是适合在天香公园读呢?还是适合在冀鲁豫纪念馆读呢?同学们读一读,告诉我答案行不行?(初步感知,生读完一遍回答在冀鲁豫纪念馆读)
二 读诗——入诗
这么多班级都去,我们班应该如何读才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找几位同学评价)
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
2、请学生自由吟诵,要求:你认为老师读的好的地方就学一下,不好的地方改一改。
3、多遍诵读的基础上提问:既然大家选择在冀鲁豫纪念馆门前读,那它和烈士一定有着某种深深的联系?诗中何处和烈士有联系?(学生回答,与此同时屏幕介绍背景:1931年2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五位‘左联’作家同另外十九位共产党员一起,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艾青听到后,气愤异常,于是写诗,《春》以纪念为国牺牲的烈士。)
4,既然是纪念烈士的,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怎么样的情感?请同学再次带着自己的情感读。
三 吟诵——品诗
(一)、内容赏析,边读边悟
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
“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
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虚写: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当然,光看这两句,还看不出这种象征意义,只有随着下面展开的诗句,才能了然。
只读这两句,读者很难猜到诗人往下如何写。读了下面的诗句,就不能不惊叹诗人转折的高明了,而且这种转折极其自然。
1、首先,提问学生桃花再怎样的夜间开放,这样的夜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由此自然而然导出挑花开放的具体时间,是在“血点斑斑夜间”,是在“没有星光”“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的夜间。诠释了黑夜,文笔突然回转,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这个比喻形象有力,既突出了龙华对春的渴盼之切,又暗示了龙华潜藏的强悍之盛,这只野兽它要舔舐血液——“年轻人的”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在这中间边提问边赏析边反复找学生诵读,让学生感悟当时环境的黑暗,压抑,阴森……)
2、其次,提出这里的夜仅仅是夜吗?黑夜笼罩下的古老的土地仅仅是土地吗?
由此引出,夜和土地的象征意义。
3、诗文至此,做好了铺垫,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真正的主旨,再提出第二个大问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文中何处体现了烈士的抗争,何处体现了顽强的人之子的顽强?
由此引导学生品读,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是因为“舐吮了年轻人的热血”,才得以”“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才得以“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品读时候,学生通过齐读,男生女生分开读,老师泛读,指导重音,让学生感悟到文中烈士的抗争的艰难,艰难中的坚定,充满热切的希望,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念!重点品三个经过和 “爆”字!)
4,这里提到的斑斑血迹,既明指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又暗喻芬芳满目的桃花,这些桃花和蓓蕾带来的理想结果——“江南处处是春了”,但是“春从何处来?”——“来自郊外的墓窟”,末两句其实凝结了作者深切的感悟,极具精神震撼力,那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由此导出“春”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民族的春天是由烈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5,再次深情诵读整首诗。
全诗到此,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当中就理解了,在诗中,龙华烈士的鲜血被喻为报春的桃花,比喻妥帖巧妙且震撼人心——龙华的春天,其实就是烈士的春天,其实就是龙华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春天,这样的春的代价是惨重的,这样的春天也是悲壮而刻骨铭心的;接着,他又用“无数的蓓蕾”暗喻烈士用鲜血培育出来的一代革命新人,用江南处处是春来明指革命事业的光明前程,指出革命事业在“经过悠长的”“无限困乏的”“冰雪的季节”之后,必将产生一种令人振奋的柳暗花明的伟大盛况。作者字字惜春,其实是字字惜人,作者写春,其实是在写对烈士牺牲的感受,它所引发出来的感情是真挚而又强烈的,所以他说春“来自郊外的墓窟”,是墓窟里烈士的血和一个个不屈的灵魂滋润了东方的万物,哺育了神话般的春。这里的春是一种象征,是因烈士的血、烈士的灵魂以及作者的真切感悟而存在的一种象征,春其实就是烈士血。
四,齐诵——悟情
1、是无数烈士的牺牲,也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民族的春天,这是怎样一种民族精神!下面请大家起立,带着对先烈的缅怀,怀着对他们的崇敬!再次深情诵读!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师读前三句,学生读后面的。
2、对于处在光明的春天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春》 教材分析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背景介绍:
《春》作于1937年4月。
艾青说:“这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胡风拿去发表在《生活与学习》上。”
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当时震撼了全国。
面对这一残酷的严重事件,革命的诗人、文学家们无不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诗人的艾青,同样也是怒不可遏。
而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来讴歌五烈士的革命精神,来唤起民众呢?
为了反映这一事件,诗人本来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以直抒胸臆,投枪匕首般地喷泻而出,可以直接具体刻划五烈士英勇就义的场面,也可以写五烈士革命的历程——写一首长诗。而诗人没有这样选择,可能诗人觉得这样写会流于一般化,不足以撼动人心。因此诗人最终选择了《春》。
内容分析:
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
“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
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虚写: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当然,光看这两句,还看不出这种象征意义,只有随着下面展开的诗句,才能了然。
只读这两句,读者很难猜到诗人往下如何写。读了下面的诗句,就不能不惊叹诗人转折的高明了,而且这种转折极其自然。
这首诗妙处多多。诗文开篇点题——“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作者要写春,主要是写“龙华的挑花”。接下来就自然的导出挑花开放的具体时间,是在“血点斑斑夜间”,是在“没有星光”“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的夜间。诠释了黑夜,文笔突然回转,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这个比喻形象有力,既突出了龙华对春的渴盼之切,又暗示了龙华潜藏的强悍之盛,这只野兽它要舔舐血液——“年轻人的”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诗文至此,做好了铺垫,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真正的主旨,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是因为“舐吮了年轻人的热血”,才得以”“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才得以“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这里提到的斑斑血迹,既明指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又暗喻芬芳满目的桃花,这些桃花和蓓蕾带来的理想结果——“江南处处是春了”,但是“春从何处来?”——“来自郊外的墓窟”,末两句其实凝结了作者深切的感悟,极具精神震撼力。
此外,这首诗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它的谴词造句,在诗中,每一个名词经过作者的“匠心”经营都具备了特定的含义,和当下的一些现代诗歌不同,这首诗中找不到多余累赘的形容词;在造句方面,全文多处运用了结构相似的造型,但一点也不闲罗嗦,像“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三个“经过”摆在一起,读起来有很好的层次感……对于这些,就不多说了。
当然,一首好诗,有作者的创作智慧,也有读者的阅读智慧,艾青老前辈早已把《春》创作完整,至于能读出什么味,读出什么感受和智慧,就全在于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读者了。
《春》评测练习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一:课内演练
有感情诵读整首诗歌。
为什么要写龙华的桃花是在”夜间”开的?
赏析“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二:拓展练习
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由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诗中第一节“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两句诗,表现了老马的什么性格?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1)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老马》这首诗,臧克家曾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你认为“老马”的形象代表着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评论家对于诗中“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一句,向来有争议。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前途的茫然。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课后反思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艾青的《春》以感情真挚,富含哲理著称,它抒发了诗人对烈士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把学生带进文本构建学习的起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分层面,争取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收获。同时注意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如自渎、范读、配乐读、竞赛读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我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如课前搜集有关1837年祖国状况的资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通过查书籍、看影视、问他人等多种渠道获取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使学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总向课外充分拓展和延伸,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情境创设,同教师的灌输讲解所得的收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象征“这一难点问题,再创情境。
三、注重评价
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
价在生生、师生之间充分展开。对朗读、讨论等环节的评价不仅使师生之间增
加了亲和力,而且使教与学同时变得生机无限,摇曳多姿。
四、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
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烈士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这就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
过分牵引学生,应该充分放开,更有利于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
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回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点拨补充即
可。“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这只是对诗歌教学的一个尝试,如何最大限度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春》课标分析
执教人:二十一中 李娜
一:诗歌教学的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表现力的语言。”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能够赏析背诵经典诗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二:根据这些课程标准主要要求学生达成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春》的背景并熟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语言赏析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