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5 17: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课时安排 1 课前准备 Ppt和几何画板
教材内容 分 析 (1)内容的本质 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 沟通两者的桥梁是正切函数值,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 正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取决于它们的方向,所以由它们斜率的关系可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 (2)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坐标法”和数形结合思想是本单元内容蕴含的主要思想方法. 同时,在探究倾斜角的和直线斜率的概念中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将“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斜率之间的关系”,此过程又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3)知识的上下位关系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表示与代数表达,是用坐标法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的基础.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坡比、简单的三角函数知识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公理,为该块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该块内容中所蕴含的“几何问题代数化”思想是后继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几何要素代数化”的开端,为学习下一章《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基础. (4)内容的育人价值 学生在概念的建立和公式的推导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在探究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斜率关系过程中,认识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直线的特征的探究大致也包括“数”和“形”两个方面。从“形”的方面说,可让学生通过充分观察、测量、计算、交流,了解直线的构图特点,梳理总结直线的构图规律,掌握辨表示直线的方法,并借助作图工具画不同类型的直线。从“数”的方面说,则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探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利用PPT和几何画板能很好地展现直线在“形”方面的特征,同时几何画板利用坐标系来构图,有能很好的直观反映直线的“数”的特征。结合几何画板和多媒体,让学生能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很好的过渡,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过程非常深入。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点,同时对解析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够直观明确地对“数”与“形”产生初步体会. 同时,激励学生由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直观演示,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学情分析 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没有“参照系”的,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自然地过渡到直角坐标系下用一个点和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就相当于已知直线的方向,因此已知“两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这与“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联系。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感动很陌生,所以采用启发、引导、发现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设置小梯度,大密度的问题串,逐一解决,循序渐进,使学生很自然,很容易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方法,通过结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此同时,引入解析几何创立的历史知识,讲解解析几何的开端,阐明解决几何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利用坐标系,借助于“数”研究“形”的问题,也就是用“坐标法”进行研究。本课时我们将研究最基础的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并在其学习过程中体会和感受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斜率判定两直线平行或垂直. 目标解析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知道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点及其方向;(2)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是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x轴为基准,直线与x轴相交时,x轴正方向与直线向上方向的夹角,理解直线的斜率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3)能够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对应直线的斜率. 反之,能根据已知直线的斜率求出其对应倾斜角.同时,能够判断直线倾斜角变化情况与直线斜率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根据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出直线的斜率,并能够判断出直线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5)理解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会利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教学重难点 知识重点: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斜率公式、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数学思想重点:数学结合思想的渗透. 数学方法重点:坐标法的应用 难点:斜率与倾斜角之间关系的突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知识背景 引入解析几何创立的历史知识,讲解解析几何的开端,阐明解决几何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利用坐标系,借助于“数”研究“形”的问题,也就是用“坐标法”进行研究。本课时我们将研究最基础的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并在其学习过程中体会和感受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引入数学文化,利用短视频对数学史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揭示本课时的研究方法。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问题提出 1.直线的确定 问题1直线l过原点,并且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等于30°,这样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就确定了. 2.直线的倾斜角 问题2 结合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怎样刻画直线的方向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l,把x轴(正方向)按逆时针方向绕着交点旋转到和直线l重合所成的角,叫作直线l的倾斜角. 当直线l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接受新的研究方法 在学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倾斜角的定义。通过几何画板直观的,动态的反映各种类型的直线的倾斜角,使学生形成对倾斜角全面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分类定义的必要性和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形成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坡角来刻画斜坡的倾斜程度,但我们也经常用坡度来刻画斜坡的倾斜程度,坡度即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长度的比. 首先考虑的直线的斜率. 观察右图,图中直线上的点O(0,0),P(1,k),当横坐标x从0到1增加一个单位时,纵坐标y从0变化到k,我们称k为这条直线的斜率. 再来考虑的直线的斜率. 观察右图中直线上的点O(0,0),P(1,k)(k<0), 当横坐标x从0到1增加一个单位时,纵坐标y从0变化到k (k<0),我们称k为这条直线的斜率. 综上所述,对于过原点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都可以用斜率来刻画它的方向,即. 问题3 对于不过原点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是否都可以用斜率来刻画它的方向呢? 结论:对于不与x轴垂直的任意直线都可以用斜率来刻画它的方向,它的斜率为. 交流总结: 前后同桌几人为一小组,讨论当斜率存在时,它是怎样随着倾斜角的变化而变化的?你是怎样验证得到的? 结论:当倾斜角时,斜率是非负的,倾斜角越大,直线的斜率就越大;当倾斜角时,斜率是负的,倾斜角越大,直线的斜率就越大.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通过生活的经验,引导学生利用斜率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类比得到斜率的概念,也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直观体验,理解斜率的概念,突破本节重难点。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深化理解 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 (1)任何一条直线的方向均可用直线的倾斜角刻画.( ) (2)任何一条直线的方向均可用直线的斜率刻画. ( ) (3)直线的倾斜角越大,斜率就越大. ( )
设计意图 加深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五)探究斜率公式,初步体会坐标法 问题4:已知直线将过两点P1(x1,y1),P2(x2,y2),试用点P1 、P2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k?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 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设计意图 将斜率坐标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坐标法思想。 同时通过几何画板平移直线,让学生能直观体会直线的平移不会改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板书设计 直线的确定; 一点一方向 直线的倾斜角; 利用角度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直线的斜率; 利用实数来表示直线的方向,更有利于几何的代数化 过两点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本节课因为是解析几何的初始入门课, 本课时涉及到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它们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是从“数”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二者联系的桥梁是正切函数值,进一步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在突破该难点的时候,几何画板同时具备数和形的特征,且能动态、直观的反映出直线的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优势,能让学生更好的突破该教学难点。通过几何画板的融合,这节课能很好的优化教学过程,降低对数学抽象的理解难度。 倾斜角是一个桥梁,利用它可以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转化为斜率问题。而在建立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几何性质时斜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坐标法和斜率是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据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 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并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坐标法。 如果本堂课上学生直接操作几何画板,体会直线数与形之间的联系,那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