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之《三礼》第五内容简介+ 习题+原文
内容简介
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 “记 ”是 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 ”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 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习题演练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 典于学① ”,其此之谓乎!
【注】①典于学:即“学典”,学习经典。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教然后知困 (2)教学相长
(3)人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玉不琢,不成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B. 【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 【乙】文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角度阐述了“念终始典于学”的观点。
D. 两文都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4. 甲文先将 和 作类比,指出了 ;
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 的结论,最后以《兑命》里“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礼记 · 学记》节选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① ,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 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 鸣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①祭祀中的主祭祀师。
1. 疏语意。
(1)根据提示推测字意。
方法 关联 解释
方法迁移 故人不独亲其亲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成语关联 易如反掌 先其易者
查字典法 及:①赶得上②达到③等到 及其久也
(2)根据上下文推测,对画横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学习的方法,严厉的老师是最难做到的。
B.凡是学习的方法,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
(3)“无北面”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你认为此处主语应该是 (A.君 B.臣)
2. 通句读——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 处。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3. 鉴其言——赏析下列句子的手法及作用。
句子: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4. 悟其理——《说文解字》中有言:学,觉悟也。请联系本文内容和《送东阳马生序》, 谈谈你对“善 学”的理解。
三、对比阅读
(一)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 乙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 逢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 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耘① , 人甚知礼,野鸟名鸲, 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 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② , 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 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 。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 窄,不足以容。此中人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 省。
(选自顾况《仙游记》,有删改)
注:①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种方式,人已经从繁重的农耕劳 动中解脱出来了。②伏:同“服”,信服。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
C.“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D.《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为公 不以为然
B. 讲信修睦 背信弃义
C. 女有归 殊途同归
D. 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4. 用“/”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问 所 从 来 乱 贼 平 未 时 政 何 若 具 以 实 告。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这种“和谐”在两文中共同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
(1) 。不同的是,乙文还发展了儒家“大同社会”的理念,关注到了(2) 的和谐,具体
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宁静,(3) 。(用自己的话概括,每空限 10 字以内)
(二)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天下之肥也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①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 相正② ,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③ ,百姓以睦相 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节选自《礼记 ·礼运》)
【注释】①肥:强壮;富足。②相正:互相匡正。③考:考察交往。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选贤与能( ) (2)盗窃乱贼而不作( )
(3)肤革充盈( ) (4)大臣法( )
2 乙文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3.《桃花源记》中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描写。甲文中与此句意思类似的句子 是:
4. 阅读甲乙两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儒家描绘的“大同”“大顺”社会有何共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
“冠 ”之礼法知多少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 ”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 ”“怒发冲冠 ”“桂冠 ”“夺冠 ” 等。在古代,“冠 ”是贵族所戴“帽子 ”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 ”的习俗,便不难发
现,“冠 ”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 ”,是 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 ”。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 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 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 ”或“加冠 ”表 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 ”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士人 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 ”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 们的“冠 ”,“冠 ”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 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 ”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 ”,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 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
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 ”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 ”。“冠 ”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 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
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 ”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 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 ”,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 ”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 ”,祭祀戴“ 爵弁 ”等等。
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 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 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 ”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 ”以及戴什么样的
“冠 ”,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 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 ”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作者:曹保顺,选文有删改)
1.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冠 ”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礼法,一旦戴上“冠 ”,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 受到约束。
B. 古代男子于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 做的冠。
C. 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皮弁就接见他们,导致两人十分生气进而 谋反。
D. 古人关于“冠 ”的礼法制度相当复杂,其深层含义是以“冠 ”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 行举止。
2.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篇列举含“冠 ”的词语,解释“冠 ”的含义,自然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冠 ”总与礼法制度相 关联。
B.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一般 ”,表示通常情况如此,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C.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来说明: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 ”。增强了文章可 信度。
D. 本文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 ”之礼法的相关知 识。
3. 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后人常用“冠 ”或“加冠 ”表示年已二十。除了“加冠 ”,古代还
有很多用来指代年龄的词语,请你举出三个例子。
参考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①困惑
②相互增长 ③了解道理 ④因此
2.《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3. B
4.①嘉肴 ②至道
③学习的重要性
④教学相长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
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教导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困:困惑;
(2)句意: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相长:相互增长;
(3)句意: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了解道理。知道:了解道理;
(4)句意: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故:因此。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第一个“学”:同“敩”,教导;
(2)琢:雕琢;器:器物。
【3 题详解】
B.句意: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是故”为连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并列关系;“学”与“教”是主语,“然后” 为状语,“知”为谓语,“不足”与“困”为宾语;本句应在连词与主语后断句;
应断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知,甲文通过将食 物只有品尝才能它的美味与只有学习才能知道最好的道理进行类比,即:将“佳肴”与“至道”作类比,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 ”,接下来通过“学 ”与“教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与“ 困惑的地方 ”,进而“ 自反 ”“ 自强 ”, 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参考译文】
【甲】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 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 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了解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 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兑命》中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经 典。”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1)①以……为臣,把……当作臣
②容易 ③ ③ (2)B (3)B
2.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3. 拿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做对比,善学的人,老师教得轻松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又很感激老师,不善 于学习的人,老师花功夫很多而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还总是抱怨老师。从而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 及善学的重要性。
4. 本文主要从尊师和善问两个方面谈论学习的方法,《送东阳马生序》主要是从作者自己经历, 来谈 学习的勤且艰。从中我认识到,“善学 ”就要刻苦勤奋,不怕吃苦;尊敬老师,努力进取;学习有法,多 思多问;心思专一,比攀比。
【1 题详解】
(1)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词语意思。
“故人不独亲其亲”,句意: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据此,臣:把……当作臣子;
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办,像翻一下手掌一样。易:容易; “及其久也”,句意:时间长了。及:等到。
(2)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 中重点词语有:严,敬重;为,是。句意为: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
(3)考查文言文句式。“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意思是在大学的礼仪中,作老师的人虽
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因为古代帝坐北朝南,臣子朝见帝时面北,据此,“无北面” 省略了主语“臣”;
【2 题详解】
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
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 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 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 则大,从容地响。按照题干限断三处的要求可划分为: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 大鸣/待其从容。
【3 题详解】
考查句子赏析。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知道如何学习 的人,老师轻松地教就能事半功倍,并且他们还将一切归功于老师;而不懂得学习的人,老师付出很大的 努力,但最终却事倍功半,而且他们反而还抱怨老师。据此可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善学者”“不善 学者”进行对比,运用对比论证,说明两种学习效果的截然不同。这个句子通过对比,充分有力地说明学 生素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4 题详解】
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
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可知,善于学习的人尊敬师长,听从师长的教诲,学习效果好;
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能看出,对待老师要恭敬,只有尊师重道,潜心向学才会促进成 才。综上所述,善于学习的人都会尊敬师长,虚心好问,这样才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参考译文】
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 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下属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 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
礼仪中,作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重老师。
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老师轻松地教就能事半功倍,并且他们还将一切归功于老师;而不懂得学习的人, 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最终却事倍功半,而且他们反而还抱怨老师。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 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 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
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 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三、对比阅读
(一)
1. B
2. B
3.(1)因此人们不单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自己的子女。
(2)等到(李庭)再次寻访上一次的踪迹,但重峦叠嶂,再也找不到(以前去过的村落)了。
4. 问 所 从 来/ 乱 贼 平 未 / 时 政 何 若 / 具 以 实 告。
5. ①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②人与自然
③人们不随意杀生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为:是/认为;
B.信:诚信/诚信;
C.归:女子出嫁/趋向,去往;
D.作:兴起/劳作;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
(1)故,因此;第一个“亲 ”,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 ”,指父母;第一个“子 ”,动词, 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2)及,等到;复,再;寻省,寻找。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 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问他们从什么地方来,贼 人被平定了没,当时的朝政怎么样,李庭详细地据实回答。“问 ”是动词,“问所从来 ”是倒装句式;“乱 贼”是名词,做主语;“时”是当时的意思,故停顿节奏为: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比较阅读能力。从甲文中“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可知,在大同社会,出现的是“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 都不用关大门了”的和平安定局面;从乙文“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可知,人们的 家中只有祭祀时才宰杀,没有原因不能杀生的。因此,两文都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这种和谐就是社会 安定,没有战乱;从乙文中“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 耘,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可知,村中自然环境 优美,有大象大雁耕田播种,人们非常懂得礼节,没有原因不能杀生。据此分析可知,乙文还发展了儒家 “大同社会”的理念,关注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宁静,人们不能随意杀生。
【译文】
甲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 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 女子出嫁要及时。财物, 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 所以厌恶)不一定是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 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都只是从外 面把门带上,而不用门闩插上。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乙文:温州人李庭等,唐大历六年,上山砍树,迷了路,遇见了漈水。当中有人烟鸡犬的声音,跟着 声音渡过水流,忽然到了一个地方,有好的农田,泉水,竹林,果树和草药,在连着的横木上架设桥梁,
有 300 多户人家。四面环绕着高山,道路曲折,掩映在茂林之中。有大象大雁耕田播种,人们非常懂得礼 节,野鸟叫做鸲,飞起来很像鹤。人们的家中只有祭祀时才宰杀,没有原因不能杀生,杀生就会发生地震。 有一位老人,被众人所信服,容貌很祥和,每年收几百匹布,用来为寒暑做准备。突然见到外地人,也非 常惊诧讶异。问他们从什么地方来,贼人被平定了没,当时的朝政怎么样,李庭详细地据实回答。于是说: 愿意来这里居住,可不可以?老人说这里的地方狭窄,住不下。接着,这里的人招待他们吃饭,期间被当 做主客敬重对待。然后辞行,砍树标记道路。回到家,等到(李庭)再次寻访上一次的踪迹,但重峦叠嶂, 再也找不到(以前去过的村落)了。
(二)
1. ①同“举” ②. 伤害 ③. 满 ④. 守法
2. 父子感情坚定深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是家庭的富足。
3. 男有分,女有归。
4. 共同之处:①从甲文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太平安定,乙文“天下之肥 ”,可知国家昌盛、百姓和乐;②从
甲文“讲信修睦 ”,乙文“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 ”,可知社会和睦,讲究诚信;③从甲文“男有分, 女有归 ”,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乙文自天子至百姓等社会各阶层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可知人人各司其 职。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 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同“举”。
(2)句意: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贼:伤害。
(3)句意:肌肤丰满。盈:满。
(4)句意:大臣守法。法:守法。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均为并列短语,“家之肥”是达到的目的,“也”表判断; 注意重点词的理解:笃,坚定深厚;睦,和睦;和,和顺;家之肥,指家庭的富足。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意思是: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展现的是人们各司其职,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与甲文“男有分,女有归(男 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意思相近。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可知,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乙文“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 之肥也”可知,君臣各尽其职,国家昌盛、百姓和乐;
根据甲文“讲信修睦”,乙文“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可知,不管是 家庭还是社会都和睦相处,讲究诚信;
根据甲文“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可知, 人们没有私心,各司其职,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根据乙文“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 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可知,天子至百姓等社会各阶层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人人 各司其职。据此概括相同点即可。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 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 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 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 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乙】四肢健全,肌肤丰满,这是一个人的身体强健。父子感情坚定深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 是家庭的富足。大臣守法,小臣廉洁,百官各守其职而同心协力,君臣互相勉励匡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 国家的富足安定。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礼尚往来,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 人根据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据睦邻的原则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整个天下的和平安定。这些(合在一 起)就叫作大顺。
四、现代文阅读
1. B
2. C
3.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从小到大的称谓有初度、孩提、垂髫、总角、黄口、幼学、 豆蔻、及笄、二八、加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从心之年、耄耋之年、期颐、双 稀等。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B.“古代男子于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 布做的冠 ”表述不正确。从第②段“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做的冠)……最 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可见。“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的说 法错误。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C.“运用举例子来说明: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 ’。增强了文章可信度 ”表述错误。 从第④段画线句“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的说明内容可知,此处的举例子为了说明 “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这一事理。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掌握。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写出三个古代指代年龄的词语即可。 示例: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 2~3 岁;
髫年——指女孩 7 岁; 龆年——指男孩 8 岁; 总角——幼年泛称;
黄口——指 10 岁以下;
金钗之年——指 12 岁(女); 豆蔻年华——指 13 岁(女); 舞勺之年——指 13~15 岁;
及笄之年——指 15 岁(女); 舞象之年——指 15~20 岁;
桃李年华——指 20 岁(女); 弱冠——指 20 岁(男);
花信年华——指 24 岁(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半老徐娘——指至 30 岁(女); 而立之年——指 30 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 40 岁(男);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 50 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 60 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 70 岁; 杖朝之年——指 80 岁;
耄耋之年——指80~90 岁。
原文:
《三礼》第五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 ”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 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① ; 大概是到 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 ”,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 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
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 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 自己该做一分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 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 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天的代表,便是 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
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 仰。直到我们的时代, 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说, 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 ”② 的意思。报本返始 是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勉力去报答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 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种种祭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作礼的一部分。但这种礼教人恭敬, 恭敬便是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却因恩谊的亲疏, 又宣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遍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 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度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 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 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 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 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分儿。这些个规矩也是礼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着宗教意味,但大部分 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的是通乎人情的③。既通乎人情, 自然该诚而不伪了。 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能通乎人情了。就按那 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个制度,仪式或规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跟 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些礼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 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子》里攻击 礼,说“有了礼,忠信就差了 ”④ ; 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 ”⑤ ; 近来大家攻击礼教,
说“礼教是吃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是“人 情之所必不免 ”的⑥。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 ”,而且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 合同而化 ”⑦。这便是乐本。乐教人平心静气, 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人人能够平心静 气,互相和爱, 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天下就治了。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 政治是相通的。按儒家说,礼、乐、刑、政,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这 四件是互为因果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⑧。“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 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⑨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乐工奏那一国的乐,他就知道 是那一国的;他是从乐歌里所表现的政治气象而知道的⑩。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开的。孔子教学 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习这些。这些诗、礼、乐, 在那时代都
是贵族社会所专有,与平民是无干的。到了战国,新声兴起,古乐衰废,听者只求悦耳,就无所谓这一套 乐意。汉以来胡乐大行,那就更说不到了。
古代似乎没有关于乐的经典;只有《礼记》里的《乐记》, 是抄录儒家的《公孙尼子》等书而成,原 本已经是战国时代的东西了。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那三种经是《礼仪》、 《礼古经》、《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但据近来的研究, 这两部书实在是战国时代的产物。《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但多半只是士的礼。那些礼是很繁琐 的,踵事增华的多,表示诚意的少,已经不全是通乎人情的了。《仪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 混合物;《周礼》却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那些制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战国时代;但组成了整齐的系统, 便是著书人的理想了。
“记 ”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 《礼记》; 这《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这些“记 ”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汉代所见的“记 ” 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 多半专指 《小戴记》。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戴德的侄儿。相传他们是这两部书的编辑人。但二戴都是西汉的 《仪礼》专家。汉代有五经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经学影响大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仪礼学后来立了博 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汉代经师的家法最严,一家的学说里绝不能掺杂别家。但现存的两部“记 ”里都 各掺杂着非二戴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两部书是别人假托二戴的名家纂辑;至少是二戴原书多半亡佚,由 别人拉杂凑成的,——可是成书也还在汉代。——这两部书里《小戴记》容易些,后世诵习的人比较多些, 所以差不多专占了《礼记》的名字。
注释:
①《礼论篇》
②《礼记 ·郊特牲》。
③《礼记 ·乐记》。
④《老子》三十八章。
⑤阮籍语,原文见《世说新语 ·任诞》
⑥《荀子 ·乐论篇》,《礼记 ·乐记》
⑦⑧⑨《礼记 ·乐记》
⑩《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论语 ·泰伯》。 [参考资料]洪业《礼记引得序》,《仪礼引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