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劳动号子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 变声期知识 发声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劳动号子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 变声期知识 发声练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9 11: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中国民歌 什么是民歌? 民歌: 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 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 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民歌的特点是: 1、民歌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2、民歌是经过人民大众的即兴创作、口传心授而逐渐发展的,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4、民歌的音乐语言洗练,形式生动灵活,篇幅短小精干,内容简明朴实,易于传唱。常见民歌体裁: 通常按风格色彩民歌又可划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彩区。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劳动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过程歌唱的曲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紧张的劳动、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以吆喝、呐喊的特点。它不仅起着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步调的作用,而且具有振奋劳动者精神、激发劳动者热情、鼓舞劳动者个金的功能。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另外,还有齐唱或独唱等形式。号子的种类有: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等。经典曲目:四川民歌《平水号子》
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
东北民歌《哈腰挂》哈腰挂 抬木号子——黑龙江伊春市 哈腰挂,嘿,哟嘿,嘿,哟嘿,蹲腿哈腰嘿,搂钩就挂好,挺起个腰来,哟嘿嘿,推住个把门,嘿,不要个晃荡,嘿,往前个走哇,哟嘿嘿,哟嘿嘿也,老哥儿八个,嘿,抬着个木头,嘿,上了个跳板,嘿,哟嘿嘿,嘿嘿嘿,找准个脚步,嘿,多加个小心的,嘿,哟嘿嘿,哟吼嘿嘿,前边个拉着,后边个推着,前拉后推,哟嘿嘿,嘿呀,这就个走起来吧嘿,哟嘿嘿,哟嘿嘿,这就个上来吧,嘿,哈腰撂下,嘿。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题材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歌词质朴、率直,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欢悦、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主。山歌的音乐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简洁、爽朗、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等特点。我国的重要山歌歌种: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等。经典曲目: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陕北信天游《脚夫调》
山西绣荷包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割莜麦》
江西民歌《打着山歌过横排》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小调:是一种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故有“里巷之曲”之称。小调又叫“小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生活与风俗活动过程中。小调的内容题材相当广泛,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咏唱历史故事传说、描述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愁、表现男女青年的爱情是小调表现的重要内容。小调的曲调抒情、流利,感情委婉、细腻,结构规整、均衡,节奏匀称、整齐。小调的种类主要有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
、剪靛花调)、地方性小调和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秧歌调等)。经典曲目:江苏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小白菜》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民歌,属于小调,是典型的民族五声调式,它的旋律欢快流畅,婉转羞涩。山东民歌特点 旋律清丽高吭,节奏由缓到急。江苏民歌特点: 江苏民歌,属于小调,是典型的民族五声调式,它的旋律欢快流畅,婉转羞涩。中国民歌之魂——西北民歌西北民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风土人情 、生活习惯、文化、语言、语音、语调。(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势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语言的差异也是不同民歌色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言、语音、语调相一致的。其中“花儿”、“信天游”最具有西北民歌的代表性。) 信天游: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地。属山歌类。特点:①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②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
代表曲目:《脚夫调》、《兰花花》、《赶性灵》、《横山下来游击队》、《见面容易拉话难》花儿:又称“少年”,在其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物的昵称逐渐成为该种山歌的名称,并统称为“花儿”。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特点: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结合的方法演唱。
代表曲目:《上去高山望平川》《达坂城的姑娘》
《青春舞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半个月亮爬上来》
《玛依拉》 《阿拉木汗》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依拉拉》
《在银色的月光下》西部歌王——王洛宾
(1913-1996)茉莉花江苏民歌中国走向世界的艺术名片——欣赏《茉莉花》《茉莉花》是江苏民歌,属于小调,是典型的民族五声调式,它的旋律欢快流畅,婉转羞涩。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茉莉花原出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已有1700年的历史。
  茉莉花,是一种小花型,花色洁白,叶色翠绿,花小素淡,香味芬芳。茉莉也有红色的,色艳而无香,而浅红色的称米茉莉。茉莉夏季盛开,“风流不肯逐春光,削玉团酥素淡妆”。茉莉花与兰花、桂花并称三大香祖,誉为人间第一香,居薰茶植物之首。茉莉花既可成片种植,作为经济类植物薰茶,茶价扶摇直上,喝一杯茉莉花茶,芳香爽口,回味无穷;也可盆栽,点缀居室,清雅宜人。 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歌曲《茉莉花》的旋律,是第一首流传到海外的中国民歌。1804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巴罗在他的《中国旅行》一书中就记载了《茉莉花》的歌词和曲调。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也将《茉莉花》的旋律贯穿其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茉莉花》愈加散发出弥久的艺术魅力。1997年6月30日24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茉莉花》响彻了庄严的会场。1997年秋,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访问美国,克林顿总统在白宫草坪上举行欢迎音乐会,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茉莉花》。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晚宴上,首先响起的音乐又是《茉莉花》。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茉莉花》从十四位中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这首歌曲的旋律还贯穿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然而这首歌来自民间。六十年前,抗日烽火连天,新四军文艺小战士何仿在江苏六合金牛山附近采集到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成《好一朵茉莉花》,从此唱遍大江南北。可以说,这首民歌早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好一朵茉莉花》曲调缠绵,寓意含蓄。茉莉花之美代表了爱情和幸福,东西方人都从茉莉花的芬芳中得到愉悦和快乐,因此,民歌《茉莉花》传唱六十多年而不衰。何仿先生也在《茉莉花》的传唱中不断成长,后成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前线歌舞团团长。如今《茉莉花》真可谓是“芬芳美丽满天涯”,这首动听的歌人们还将长久的传唱。
1、蒙古族民歌:
《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牧歌》
代表乐器:马头琴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曲2、维吾尔族民歌:
《阿拉木汗》、《送我一朵玫瑰花》、《掀起你的盖头来》
代表乐器:热瓦甫、手鼓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曲3、朝鲜族民歌:
《道拉吉》、《阿里郎》
代表乐器:长鼓、迦耶琴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曲4、藏族民歌:
《酒歌》、《阿玛嘞火》
代表乐器:扎木聂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曲谢谢合作,再见!中国民歌欣赏欣赏《脚夫调》《脚夫调》是陕北民歌,属于信天游类,它描绘的是苍凉的黄土高原上,被逼离家赶脚的脚夫思恋妻儿悲叹苦难命运的主题。
云南民歌的特点: 它有高腔音,打哦音,全曲节奏明快,曲调短促,表现出一种快节奏的放马气势。欣赏《放马山歌》《放马山歌》是云南民歌,它属于山歌类,主要描绘了正月和二月放马的高兴心情。
中国民歌欣赏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中国民歌欣赏 民歌是中国
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中国民歌欣赏民歌: 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
民歌的特点:短小、生动、纯朴。民歌的体裁: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劳动号子:也称“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为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调剂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中国民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四川境内的长江称为“川江”。                 《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它的节奏变化多样,紧密配合每一个劳动过程。音乐感受:请说出“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定,沉着有力。一人领众人和。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中国民歌欣赏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民歌."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民歌《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你若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此时,姑娘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中国民歌欣赏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音乐感受:请说出“山歌”的特点 音乐奔放、嘹亮、开朗,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中国民歌欣赏  《茉莉花》(江苏民歌):这是我国民间小曲流传最广的优秀曲目之一。它借茉莉花抒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描写江南水乡人细腻的性格。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
中国民歌欣赏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
中国民歌欣赏小思考:
谈谈歌曲音乐中体现出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独唱茉莉花(江苏民歌)《猜调》 :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感受:请说出“小调”的特点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表现力强.中国民歌欣赏劳动场合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一人领众人合服务劳动鼓舞斗志山间、田野、牧场旋律舒展独唱、对唱抒发感情城镇集市伴奏表演优美抒情用于表演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中国民歌欣赏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