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描述矿物(二) 配套教学设计(11)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察、描述矿物(二) 配套教学设计(1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09:11:0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不同的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能力目标:
通过老师的指导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观察、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并养成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和描述。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矿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上一课时学生观察了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节课承接上一课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探究矿物的其他特征,让学生对矿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难点: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这里分别有标着1、2、3号的三张纸,透过这三张纸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后面的纸上的内容。
生:透过1号纸看不见,透过2、3号纸看到的是:透明度。
师:为什么同样是纸却有不同的效果呢?
生:因为1号纸是不透明的,2、3号纸是透明的。它们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
师:说的太好了,她们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1、2、3号纸分别是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纸有不同的透明度,那我们前几节课研究的那些矿物呢?它们的透明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些矿物的透明度呢?
生:想。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描述矿物(二)》
2、揭题:《观察、描述矿物(二)》(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活动一: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
1、明确科学概念:透明度:光线能不能穿过矿物的程度,称为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2、小组合作,自由探究。
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来观察其透明度。
A. 用类似观察纸的透明度的方法来观察矿物的透明度;
B.小组内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C.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D.小结:不同的矿物透明度是不一样的。
(二)探究活动二:观察、描述矿物的反光程度
1、师:刚才在观察矿物时有同学说:“老师,我发现了黄铜矿是不透明的,而且它里面有金光闪闪的物质。”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就是矿物的光泽了,因为里面有大量的铜,所以会反射出金黄金黄的光泽。那到底什么是矿物的光泽?你见过哪些物体有光泽?
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 个画框有光泽。
师: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请你观察它们的反光情况,并按反光强弱排列。
A、学生观察图片并动手排列。
B、交流反馈,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强烈、耀眼、很亮、暗淡…
2、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1)明确科学概念:光泽: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观察矿物的光泽就是观察矿物表面的反光情况。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2)观察、欣赏图片来区分不同物质的不同光泽。
(3)观察云母、石英的光泽,看看云母的光泽跟图片什么光泽比较接近,石英的光泽跟哪个物体的光泽相似?小组内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4)小组汇报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泽。(生:云母的光泽最像玻璃的光泽;石英的光泽有点像蜡烛;石英的光泽也有点像玻璃瓶的光泽;云母也有点像金属的光泽...)
(5)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像这个,像那个,其实这就是描述矿物光泽的一种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对比的方法描述)对了,当我们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描述时,可以找一个与它接近的东西作为参考。
(三)观察、描述矿物的形状
(1)投影图片: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
(2)学生观察形状,并小组内描述。
(3)交流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
(4)连一连(练习巩固)
(5)小结:不同的矿物会有不同的形状,同一种矿物也会有不同的形状。
活动3【练习】知识回顾,拓展提升。
(1)阅读课本82-83页的有关矿物特征卡的知识。
(2)总结:我们可以从矿物的 、 和 来观察和描述矿物。(透明度、光泽、形状)
活动4【作业】课外延伸,提升能力。
1.阅读单元资料库《怎样采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2.试着收集和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