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寓言四则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人们:不要信神,神不值得尊重。
B.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C.讽刺那些胆小怕事的人。
D.赞颂雕像者不信神,有反抗精神。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庇护(bì) 溉汲(jí) 宙斯(zhòu sī) 躇步跐蹈(chú)
B.爱慕(mù) 饶头(ráo) 凯歌(kǎi gē) 舍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称(chèn)职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添头(tiān tou) 闻而传之(chuán)
3.《蚊子和狮子》一文开头详写蚊子对狮子说的话,而开战的精彩场面却略写。这一详一略,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弱者与强者冲突时,弱者毫不示弱,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勇敢性格。
B.为了突出表现蚊子的自信,敢于藐视敌人的性格。
C.既要表现蚊子的“勇士”精神,又要暴露出它骄傲、自信、藐视一切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寓意。
D.用狮子的懦弱无能衬托蚊子的勇敢聪明,从而更好地表现本文的寓意。
4.下列加点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 之:的
B.以刀劈狼首 以:用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而:于是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在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身亡所寄”中“身”字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屈伸呼吸 B.日月星宿 C.地,积块耳 D.充塞四虚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1)《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 ,是先秦 (流派)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2)《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本名 ,相传是 (朝代)时期的道家(流派)人物。《列子》一书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8.《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 》。该书是一部 故事集。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 (国家)作家。
第二部分 综合素质
三、综合性学习
9.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解读寓意】
(2)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其寓意。
【甲】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
【乙】一只狮子的脖子上被挂了一个标签,写着“驴子”。狮子发怒,不停地辩白他是一只狮子,可人们还是叫他驴子,并给他拿来了青草。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死不从;可每个从他身边走过的人看到标签,都认为他是一头驴子。时间久了,狮子也感觉自己可能就是一头驴子。又过了几日,从狮子洞里传来驴子的叫声……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A】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个哲理,严肃认真。______________。”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
【B】
谈谈寓言:走进寓言的世界
①说起寓言这个文体,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寓言》篇。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
②无论寓言里的形象是人还是动植物,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③动物故事是寓言的源泉。原始人的生活和动物极为密切,动物不仅直接影响着以渔猎为生的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在远古时代,人的力量比野兽要弱小,所以在人类的意识里野兽中如老虎、狮子、狼、狐狸等是具有超人的力量、超人的智慧、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动物形象。甚至某些民族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于是以动物的形状或属性表现神的故事产生了。后来由于生产力发展,人类在熟悉动物生活,细致观察它们形态、习性的过程中,发现动物与人之间有相似之处,于是便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把动物“人格化”,借以展现自己的理想,传达事理。
④无论西方文学,还是东方文学,寓言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三地寓言作品最为有名。希腊神话和《圣经》里,就有很多寓言的成分。古印度还有用寓言治病的例子。而我国古代,先秦寓言和后来明朝的刘基寓言,都是很有名的。伊索、莱辛、拉封丹和克雷洛夫号称“西方四大寓言家”。我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
⑤不过,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心理学家和童话理论家贝特尔海姆对童话的价值非常肯定,他认为“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即叙事)”,并认为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但他对寓言就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寓言“通过文字、动作或事件——尽管这些可能是传奇式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还断言寓言的问题在于说理太明白,太道德化,没有给儿童留下任何想象的空间。其实,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转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C】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我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蚊子和狮子》)
10.请用材料【B】中的一句话解释材料【A】中划线句的含义。
11.结合你阅读寓言故事的感受,在材料【A】的横线上用比喻的修辞续写一句话。
12.材料【B】中,对于“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这一观点,作者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13.寓言有哪些特点?请以材料【C】为例,分点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蜻蜓和蚂蚁
①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②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③“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④“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⑤“我们在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⑥“那么你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⑧“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文中加点的“好日子”指的是什么?
(2)蜻蜓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什么?
(3)蜻蜓和蚂蚁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只桶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得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永远也赶不上。
15.文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
“后者”:
16.你认为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所有的桶: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五、作文
17.请你以“鼻子和嘴的对话”为话题,发挥想象,写一则约百字的寓言故事。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故选B项。
2.B
【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修改。
B.舍然大喜(shě)——shì。“舍”同“释”,解除,消除;
故选B。
3.C
【详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是以物喻人,用来讽刺骄傲自大、藐视一切的人。故C项正确。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理解加点字词。
C.句意: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这里理解为“于是”不正确;
故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身亡所寄”中“身”为名词,身体。
A.代词,你;
B.名词,星星;
C.名词,土块;
D.名词,四方;
故选A。
6.D
【详解】D.“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有误,《列子》是道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
故选D。
7. 《吕览》 杂家 吕不韦 列御寇 战国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2)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学者,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8. 伊索寓言 寓言 古希腊
【详解】《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9.(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
(2)寓言甲: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忽视自己的缺点。寓言乙:心态决定我们做事的方式与态度,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细读材料可知,寓言的特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故事”,因此可用“讽刺”“劝诫”“智慧”“故事”等填空作答。
(2)本题考查分析寓言的寓意。
甲文,根据“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可知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忽视自己的缺点。
乙文,根据“时间久了,狮子也感觉自己可能就是一头驴子。又过了几日,从狮子洞里传来驴子的叫声”,可知狮子本来不可能成为驴子,但在他人的引导下,竟然也感觉自己马了一头驴子,因此本则寓言的寓意是:心态决定我们做事的方式与态度,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10.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11.示例一: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示例二: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示例三:寓言是一颗小小的露珠,晶莹剔透,能以滴水见阳光。 12.作者并不赞同。①他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②他认为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是不可忽视的。 13.①寓言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借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消灭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②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蚊子和狮子》中蚊子、狮子都能说话,体现出这一特点。③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蚊子和狮子》仅二百多字,却能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解析】10.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A中的“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将寓言的内容比作里面的东西,将阅读寓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理解体会比作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由此强调寓言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此意义上,材料B第②段中的“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与之符合。
1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根据例句“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个哲理,严肃认真”可知,这里是对“寓言”进行比喻,来表现寓言的文体特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写即可。
示例:寓言如同一位神秘的变装艺人,当它披着故事的外衣走上舞台时,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色彩斑斓,引人入胜;而当它在故事的舞台上转身告别时,却变身成了一位智者,沉思着探讨人生的深邃哲理,仿佛是舞台上的双重身份,让人在欢笑和思索之间游走。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我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和第⑤段“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知,对于“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这一观点,作者并不赞同。作者高度评价了《伊索寓言》在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地位,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同时还强调了寓言对儿童的正面影响,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特别是它内容方面的哲理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有很大作用。
13.根据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B第①段“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可知,寓言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联系材料C可知,《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借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消灭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
根据材料B第②段“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可知,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在体裁上一般比较短小精悍,但又蕴含深刻哲理。联系材料C可知,《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将动物拟人化,都能够说人话,有人的言行动作与心理,虽然篇幅短小,却寄寓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据此可答。
14.(1)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
(2)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逝去了,冬天到了,蜻蜓又寒冷又饥饿。
(3)告诫人们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作为代价的,不可只顾享乐而忘记工作。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从蜻蜓身上接受教训,要未雨绸缪,勤于劳作,不能只顾眼前的快乐,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结合前后文语境,根据要求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结合第②段“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可知,“好日子”指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可答出答案。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提炼。
由第④段“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可知,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由第⑤段“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跳舞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可知,蜻蜓只顾贪图享乐忘记了工作。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寓言的寓意: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启示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才会有收获。
15.前者指盛着酒的桶 后者指空无所有的桶 16.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学无术的人
【解析】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本题依据“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可知:“前者”指的是盛着酒的桶;“后者”指空无所有的桶。
16.试题分析:考查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本题作答可结合“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永远也赶不上”来分析作答。“前者”指的是盛着酒的桶,“后者”指空无所有的桶。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那些个不做实事,只会高调吹嘘的人,无论它再怎么喧嚣,他都是一副空壳,没有任何实质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人,脚踏实地,往往很低调,尽管这样,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的价值。据此可知:“盛着酒的桶”喻指有真才实学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空无所有的桶”喻指不学无术的人或没有任何实质价值的事物。据此理解作答。
17.示例:
鼻子和嘴天生不和。这不,今天,他们又为了谁的功能最大而吵了起来。
鼻子:“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吃,别的什么也不会。”
嘴:“别看我只会吃,我的作用大着呢!”
鼻子:“你除了会吃,还会什么?”
嘴:“当主人感冒时,你不透气,我还可以呼吸呢!”
两人此后就一直冷战。最近偏偏主人感冒了,晚上鼻子不透气,嘴巴又不张开,差一点把主人给憋死。
眼睛终于看不下去了,对鼻子和嘴说:“你们都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分工不一样罢了,功能没有太小,都很重要。”鼻子和嘴听了以后,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以“鼻子和嘴的对话”为话题的寓言故事的小作文。作文时可以从“鼻子”和“嘴”的各自立场出发,来强调各自的重要。设想一个合理的情节,叙写“鼻子”和“嘴”之间的一段对话,赋予其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